将军:夫人又使坏啦
字体: 16 + -

第264章 变故

    清晨的一缕光于天际遥遥显现,火红的地平线不断的跳跃,仿佛下一秒就能够穿越所有空间,迎来温暖的光明。京城的城墙之上,守城的官兵们如木桩子般伫立,一旁的将士惫懒地打着哈欠,望向日出露出松散的样子。



    踏踏踏——踏踏踏——



    于此时,隐约传来了马蹄踏破地面之音,瞬间惊醒众人,睁大双眼看着那越来越清晰的一人一马。



    “开城门!边关急报——”



    随后一道穿破耳膜的叫喊使得守城将士眯起了双眼,随即在看清来人穿着传令服的官兵后,连忙喊:“开城门——”



    “边关急报——瓦剌大破榆林关,守尉纪大人战死沙场——”



    一声声急报于清晨时分响彻京城,惊醒了无数人,而当这急报传入皇宫的刹那,青颜已经服侍常天佑穿戴整齐,送他出门了。



    皇宫,御书房



    所有的大臣均无声而立,昭文帝阴沉着脸看着众臣,而后看向人群中的常天佑,朝中武将不多不少,可最适合之人就属他,毕竟之前瓦剌攻来,就是他一力抗下,并重创敌军:“武侯可有什么决策?”



    “臣的决策便是臣亲往榆林关!”他想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的,况且有常卫等夜杀军在,竟然还是败的这么惨,他也必定要前往一探究竟的。



    “皇上,武侯刚刚成亲,臣愿代为前往!”定国侯杨子龙上前一步道。



    “武侯意下如何?”昭文帝道。



    “回皇上!臣感激杨大人好意,只是榆林关有臣的近身侍卫,如今生死不知,若不能亲往臣实难心安,是以还是臣亲自前往。”



    杨子龙听此无奈点头,不再多言,只是暗中想着:贞渝公主年幼,又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如今京中多事之秋,但愿武侯离京之日她能够安然无恙。



    “何时动身?”昭文帝道。



    “若皇上允许,臣想即刻动身。”



    “朕记得当年你镇守榆林关之时,身边除了自己的侍卫,还有宁妃之弟袁儒逸。”



    “是!”



    “便带他一起吧!朕希望你们三人能够再创奇迹,将吾朝损失的一切都夺回来。”



    “臣定不辱命!”



    常天佑退出御书房,仰头看向初升起的太阳,温暖的光线投射而来,令他不由得想到青颜,他想她必然是想到此事,是以才会那般不舍的看着自己离府,只是这件事非他不可。



    武柱国侯府



    他才走入晗月阁,便看到院中仆妇丫鬟比起往日要更加的忙忙碌碌,竟是他行过都未能入目,他书步行入正房韶华苑,便看到青颜正一件件的侍弄着他的衣衫。



    “夫人!”



    “侯爷回来了?看看这些是否足够?”她莞尔一笑,笑容虽明媚却少了爽朗,美丽的桃花眼情意绵绵,满含着浓浓的不舍。



    “你知道了?”虽然他猜到她料到即将出征的事情,然亲眼看到,还是不由自主的问上一句,好似很想听到她对此毫不知情,在这一刻他忽然期盼她笨笨的,因为只有这样,那些人的眼睛才不会盯在她的身上。



    “军情急报必定是来自榆林关,而你曾在此大获全胜,常卫又带领三鹰王四天狼镇守于此,如今军情紧急,你是最合适的人选。”她轻搂住他的腰间,脑中忽然闪现出他满是伤痕的身体,没有哪一刻她如现在这般恐惧,没有哪一刻如现在般很想无理取闹的要他别走,可偏偏思绪很是理智、镇定。



    “等我凯旋归来!”



    “届时我亲手煲上你最爱喝的老鸭汤和你最爱吃的菜,从今日起我会准备梅子酿青梅酒,只等庆祝你凯旋!”她将头靠在他的胸前,低声诉说着,他紧紧环抱着她,重重的点了点头,拿着收拾好的包袱跨门而出。



    才至花厅便见老侯爷常仕忠站在院中望着他,快步上前:“孙儿叩别祖父!”



    “男子汉大丈夫,当顶天立地,是以你此次出征,我只对你一个要求。”



    “祖父请说!”



    “平安归来!”



    四个字的说出好似用尽了他所有的力气,常天佑听在耳中,忽觉轰鸣阵阵,仰望而去,方发现祖父苍老的双眼不住抖动,他明白父亲死亡的真相令这个老人真正走到了风烛残年,也真正的打在了他的软肋,是以才会有这四个字。



    “孙儿领命!”



    他起身阔步走出,全然不知老夫人站在花厅之内,眼望着他离去,拭去眼角泪水之后便挥了挥手,身旁的嬷嬷便悄然退出,另两名大丫鬟上前搀扶着她回到颐年堂。



    于此时,常天佑走出府门,看到袁儒逸已经带着两人的马匹等候在此。翻身上马,最后看一眼侯府,视线于晗月阁方向停留片刻,方纵马疾驰而去。



    “哥,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常婉儿得知消息跑出来之时,只来得及看到两人离去的背影,不顾身份地大喊着。



    “走了吗?”青颜于韶华苑呆坐,看到茉莉走进来后道。



    “回夫人,走了!”



    “费力!”青颜叹息过后道。



    “属下在!”他忽然从天而降,于门口单膝跪下。



    “去告诉荀统领,暗中保护侯爷安全。”



    “回夫人,荀统领受侯爷之命于京中保护夫人安全,是以已经派噬血门人十名尾随侯爷之后。”



    “也好!告诉子鼠十二个时辰盯着常府,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诺!”



    费力退下,青颜起身看着头顶湛蓝如洗的天空,不知为何,此次他的离开总是令她心神不宁,如若可以她真的很想跟随而去,然人活于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与担当,这是他的责任,亦是他的担当,更是他的抱负,她不能打破。



    “夫人!”费力去而复返。



    “何事?”



    “子鼠来报,就在刚才常二少爷忽然纵马出城,看其方向似是冲侯爷的。”



    “常天明?可知道为什么?”她眯了眯眼。



    “不知,只道二少爷出京时极为愤怒与悲伤。”



    青颜听此,不解地皱起眉头,常天明这个人她虽只见过一面,然而却感觉此人行事应光明磊落,况且能够被先生欣赏,必然不是那卑鄙小人。



    “夫人!常府的小小姐来了!”仆妇走进来道。



    她听此,眉头皱的更深了,小小姐指的是常可儿,这常府今天是怎么了?偏偏挑在这个时候添乱,思及此,她挥手令费力退下,而后道:“让她进来吧!”



    不多时常可儿走了进来,一身水粉罗裙,雪白斗篷,梳着双丫髻,头上戴着她送的珠花,看到她的一刻,浅笑着恭敬行礼:“见过大嫂!”



    “快起来吧!”她笑着道。



    “谢大嫂!”



    “以寒,让以萱端些点心来,再配上果茶,想来可儿会喜欢。”



    “不必忙了,可儿今天来只是帮二哥哥传话,说完便走。”



    “天明?他可是有事?”



    “回大嫂,二哥哥出城了,会跟在大哥哥身边贴身守护,二哥哥说,让大嫂放心,只要他活一日,大哥哥就决不会有事。”常可儿说着神情落寞,小小的年纪已经是满目的苦涩。



    青颜听此便明白,定是常二爷夫妇又算计了什么,被这兄妹二人得知,是以一个追随侯爷护其周全,一个前来报信以策万一。思及此,她不由感叹他们夫妇命好,即便做了那么多伤天害理之事,竟还能拥有一双出色儿女,当真是天大的福气。



    于此时,才出京城不久的常天佑忽然勒紧缰绳,掉转马头,看着越来越近的常天明皱了皱眉:“你怎么来了?”



    “我要随大哥前往榆林关镇守。”



    “你不是要参加秋季的科考吗?还有杨先生那里怎么办?”



    “出人头地并不是一定要走科举,投军也是一样。”常天明驭马到他的身侧,郑重地道。



    “你想好了?”他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对。



    “想好了!”



    言罢他策马而驰,两人见此只好跟上,三人先后疾行,可不论常天佑在哪个位置,他都始终与之保持随时可替代其位的距离,袁儒逸在旁看得分明,忽然想到侯府之前的分家,或许之中有着什么隐情也说不定。



    常天佑却心下了然,明白这是他以别样的方式保护自己,明明大敌当前,却还要提防背后的刀子,想来他也是想到此,所以才会以身相护吧!



    京城应天



    定国侯杨夫人的马车疾驰至武柱国侯府,而后迅速下了马车,不等通传之人来请便自行走入,才至颐年堂外,丫鬟已经出门来请,她快速走入。



    “你这是怎么了?急成这个样子?”老夫人见此惊道,青颜坐在一旁更是诧异,定国侯夫人一向稳重,从未听人言她有失礼之处,今日竟这般闯了进来,想必是出了什么急事。



    “唉!老夫人我这也是急了,您可别怪罪!”她语带哽咽。



    “慢慢说,到底是出了何事?”老夫人连道。



    “今晨军情急报入京后,晴云那孩子就不见了,整个京城遍寻不到,事才下人才在她的房中发现了书信说是要前往榆林投军。”



    “投军?”老夫人活了这么大年纪,还是第一次听说女子投军,不由也有些吃惊。



    “是啊!所以我听说侯爷领命前往榆林统率全军,特地来此相求,若见到了晴云,定要劝她回来,不然一个女孩子一旦在军营生活,哪里还有什么前程?”



    “郡主也是个有傲骨的,她做了这样的决定,想来是下定了决心,寻常劝解怕是不管用。”



    “什么办法都行,只要让她平安回京,哪怕是绑也无碍!”



    “好!此事我定让人传达到。”



    “有老夫人此话,我便放心了!”她边说边起身,恢复了往日的稳重行礼之后告辞而去。



    “颜儿,此事就交给你来办吧,想必你定然能以最快的速度让佑儿知道此事。”



    “祖母放心!”



    她应道,随即走出颐年堂,忽然想到大婚之时杨晴云说的那番话,如今想来此决心是早早就下了的,既然早就打定了主意,就必定会想到家人所做出的每一个为抓住她而做的决定,那么她真的会去榆林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