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夫人又使坏啦
字体: 16 + -

第171章 抵达京城,伯父长华

    颐和堂外



    青颜长身独立,望着面前的主屋,曾几何时这里是最讨厌的地方,如今却成了她最牵挂之处,里面的老人也不知在何时走进了她的内心。



    “小姐!咱们之前不是与老爷夫人一起来与老夫人辞行过了吗?现在?”以寒、以萱不解地看向她。



    “你们在这儿等我!”青颜只留下一句话,便快步走了进去。



    老夫人依然如往常般坐在暖榻之上,顾嬷嬷站在旁边,轻声的说着什么,使她的面上多了丝笑意,可即便如此,青颜依然能够从那双沧桑的双眼之中感受到一丝忧伤。



    “祖母!”



    “你来啦?”老夫人平静地说着,没有丝毫的意外。



    “祖母,我——”



    “到我这儿来!”老夫人伸出手向她招了招,带着从未有过的慈祥。



    她一怔,而后便缓步上前,在老夫人的身旁坐了下来,看到自己的双手被其温柔的握着。



    “我知道你受了不少的苦,不过好在你是个聪明的,相信有你在,你父亲也不会如你祖父那般荒唐的伤了你母亲的心。”



    “祖母,我?”



    “有些事情发生了就不可能回头了,此次你们四房跟随你父亲同时上京是正确的,只是京城不比青州,到了那里要处处小心,与人交谈更要多思多想,以免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还有,这个镯子是祖母当初离家之时唯一带出来的,是祖母的祖母临走之时送给我的,如今便送给你,你定要时刻的带着,它能保你平平安安!”老夫人摇了摇头,止了她的话意,一字一缓地说着。



    “谢祖母!”青颜没有想到她会说这样一翻话,更没有想到如此重要的玉镯会送给自己,一时之间,她泪如雨下。



    “快去吧!嬷嬷,送公主出府!”



    “是!”



    “祖母保重,孙女儿去了!”



    青颜跪在其面前,第一次带着浓浓的敬意叩了头,而后在顾嬷嬷的陪同之下走出颐和堂,并带上以寒、以萱走出侯府,坐上了马车,长长的队伍在其登上马车的瞬间出发,不多时便出了青州府渐行渐远。



    与此同时,榆林关



    常天佑站在城墙之上,看着关外的风景,转身而下,直奔守尉府。



    “见过纪大人!”



    “起来吧!”



    “不知纪大人找属下有何吩咐?”



    “不是本官要吩咐你什么,而是京城传来了密旨,要你即刻返回京城!”



    “密旨?”



    “正是!皇上亲写的旨意,你自己看看吧!”



    常天佑接过,打开之后,便见上面的字迹确为当朝皇上亲笔所书:榆林关守尉纪明尘接旨,命其部下建威将军即刻起程,十日之内抵达京城,进宫候旨!



    “可看懂了?”纪明尘复又拿回密旨,郑重地看向他。



    “看懂了,那便收拾一下,即刻起程吧!”



    “是!”常天佑领命而去,回到住处没多久,袁儒逸与常卫便背着各自的包袱赶来。



    “你们也收到旨意了?”



    “属下没有,属下的职责便是世子在哪儿,我在哪儿!”



    “我收到了!”袁儒逸摊了摊手,而后满脸兴奋地说着,可见他还是喜欢和常天佑混在一起的。



    “那就走吧!快点儿的话还能赶上宿头!”常天佑拍了拍袁儒逸的肩膀,看着外面的天色后说道。



    两人也不多话,翻身上马,三人便快马加鞭的离开,留下满地的灰尘。



    纪明尘看着三人离去的方向,眸光闪烁,许久后叹息低语:“但愿你们能够平安抵达京城,也能够平安回来!”



    京城外十里亭



    一名男子带着两名随从,焦急的在亭中等待着,目光不时眺望远处,两手不时相搓,眉头微皱着,紧抿的嘴角显示着他内心的不耐烦。



    “来了!哈哈!”某一刻,他双眸一亮,看着出现在视线之中的马车,以及骑马行在最前方的人,大笑着冲出十里亭,翻身上马,便疾驰而去。



    “大人!”两名随从见此,匆忙跟上。



    “四弟——”



    “二哥——”青长贵一见他,便欢喜的唤着。



    两人一见彼此,便迅速从马背上下来,相到注视,目光之中有说不尽的喜意。



    “你怎么才来?可知我都等不及想要出来找你们了!”青长华口埋怨,却忍不住拍了拍青长贵的肩膀,表达着思念之情。



    “二哥怎么亲自来接?派个下人过来就是了,如今虽说还未入冬,天气也是渐凉了!”



    “下人?那怎么成?我都多少年没见你了?原本想让玄风那小子也跟来的,哪曾想临出府的时候太子有请,这才没带他过来。”



    “玄风已经长大成人,自有着自己的事情,我们此次前来,也不会几日便走,二哥实在没必要这般兴师动众。”



    “哪有兴师动众?就我自己带了两个部下过来了,你二嫂在家给你们准备好吃的呢!快回家!”



    “是!回家!”



    青长贵见此,心底深处对此京城之行的犹豫又淡了几分,原本他是想着自己前来,考中进士,得到了职位之后再将家人接过来的,不曾想女儿青颜意志坚决,无奈之下,这才举家来到了京城。



    想到此,他下意识回头看向身后的第二辆马车,那是青颜与大女儿青莲的马车,小女儿与小儿子则跟随母亲乘坐一辆马车。



    “那便是二伯父吗?果真豪爽!”青颜放下车窗上的帘子,桃花眼散发着灼人的光芒。



    “说来这是你记事以来第一次见二伯父吧?”青莲点点头,满心满眼的喜意,可见这位二伯父是极得她敬重与喜欢的。



    “嗯!听娘亲说,在我两岁的时候,二伯父便到京城为官,这一去就是近十年。”



    “是啊!若不是我自小便经常与二伯父接触,与其比较熟悉,只怕也不会记得他!”青莲微笑着摇摇头。



    “那如今的二伯父与你印象中的可有不同?”



    “不同?觉得似老了许多,而最重要的,感觉他很疲惫!”青莲皱眉思索片刻。



    “为官之人哪有不累的?更何况在京为官,要处处小心,一丝都大意不得,真真是如履薄冰,其中的疲惫可想而知。”青颜悠悠说着,目光望向车外,此刻已经入了城内,纷繁而喧嚣地声音传入耳中,切实感受着京城非凡的繁华。



    “公主,大小姐,已经到青府了!”王嬷嬷的声音于车外传了进来。



    “知道了!”青颜回了句



    而后两人便在以寒、书画的服侍之下整了整衣衫,头发走下马车。



    看着面前敞开的朱漆大门,一种油然而生的敬畏之感自肺腑之内发出,青颜不由想着:这便是京城了,即便只是个五品侍卫,所住之处也不是青州府小小侯府可以比拟的。



    “见过各位主子,四老爷已经随我们大人进府了,夫人让老奴在此等候!”青王氏身边的王嬷嬷眉开眼笑的站在门口,身着众人行了一礼。



    “有劳嬷嬷了!”江映月上前笑着说到,而后柳嬷嬷拿出了荷包放到她的手上。



    “谢四夫人赏,快随老奴进府吧!”



    “颜儿,莲儿,随娘亲进府吧!”江映月点点头,而后带着身后青玄承与青暖,唤了两人一同走进了府内。



    一行人在王嬷嬷的带领下走进府中,是个三进的院子,院落被打扫的纤尘不染,假山、花草、树木应有尽有,即便是众人走进,府内下人也可以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可见当家主母的手段何其了得。



    不多时,青颜等人便跟随王嬷嬷进了正堂,其内青长华、青王氏端坐上首,青娴立于青王氏身后,端庄大方,进退有度。



    下方青长贵端正而坐,与青长华、青王氏开心交谈,在看到众人进来的刹那,连忙站起,担忧地走到江映月的面前,小声的询问着,在得知她身体还好之后,方松了口气。



    “看来四弟媳最近吃了不少苦,比起上次见你倒是清减了不少,手竟这样的冰,明儿让老爷求了皇上,请个御医过去诊一诊,开个房子,好好调理调理!”青王氏在看到众人进来的时刻便起身,而后在青长贵与江映月交谈过后,方走上前来,拉住了她的手,诧异地说着。



    “多谢二嫂子!”



    “客气什么?本就是一家人,总不能看着你这般受病痛之苦吧?娴姐儿,快来见过你四婶婶!”



    “见过四婶婶!”青娴听此将目光由青莲、青颜、青暖、青玄承身上收回,款步上前,盈盈一拜。



    “快起来!这是娴姐儿?真真是女大十八变,竟已生得这般贤淑了!”江映月双眼闪亮,看着面前的人儿,欢喜之极,而后从手腕上褪下一只清透的乳白玉镯戴在了她的手上。



    “这怎么使得?我记得这可是你出嫁之时,你母亲为你戴上的。”



    “使得!上次见娴姐儿,她还是个孩子,那个时候她便与我亲近,带给我不少的欢乐,那个时候我便将她当成自己的女儿般看待了。如今一见,她出落的这般亭亭玉立,我心欢喜,给什么都使得!”江映月拉着青娴的手,上下看着,满眼的欣慰慈祥,那般样子,真就如看自家女儿一般。



    而青颜却看到了其眼底深处的忧伤,那个时候是母亲于家中生活的最为艰难之时,想来当时的青娴真的带来了许多的欢乐。思及此,她上前一步,行了一个大礼:“颜儿见过二伯父、二伯母!见过二姐姐!”



    “莲儿、暖儿、玄承见过二伯父、二伯母,给二伯父、二伯母请安!见过二姐姐!”青莲见此,拉着弟弟妹妹同青颜一般,向三人行了大礼。



    “这、这如何使得?都是一家人,不必行如此大礼,更何况颜儿如今是太子义妹,当朝亲封的贞渝公主,万不可如此!”青王氏连忙拉了青颜起身,青莲等人见此,也跟着站起。



    “二伯母说的哪里话?在家里只有青府六小姐青颜,可没有公主、太子义妹!”青颜莞儿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