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曹军西征,引蛇出洞
曹操不知自己的行动已经被刘备军知晓,就算知道他的计划,曹操也不会犹豫派兵进攻汉中张鲁。赤壁大败而归,险些丢了北方大本营,乃是他的耻辱,率领二十余万大军,余下数万人。
曹操心知攻打江东之地,大军没有办法,只能将目光瞄准汉中。荆州六郡被刘备占领,他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刘备占据六郡,成为荆州牧。纵然赤壁之战大败,曹操也绝不会放缓自己的步伐。
经过一年多的休整,曹操卷土重来,由于自己的南征计划被孙刘联军阻挡,又加上士兵连年征战,疫病流行,战斗力大减。这样的背景下,曹操只能放弃南征的计划,让士兵休整。
既然南征计划不能实施,那么曹操就将目标放在关中以及巴蜀西川之地,还有凉州。此次,曹操将麾下谋士、将领全都召集在府内,共同商议西征的计划,而且曹操也有自己的打算。
“禀丞相,在下以为南征只能暂缓,西征确实可行!”荀彧恭声道,“巴蜀军阀乃益州牧刘璋,此人本与丞相交好,后因夷陵丢失,刘璋便转而与刘备结交,断绝与我军来往,可见刘璋并没有主见,只要大军兵临城下,刘璋必会投降,而益州军虽有将领,却是面和心不合,对刘璋亦是阳奉阴违,此战必胜。”
曹操赞同道:“刘璋虽是益州牧,不足为虑。此次本相西征之行,首先要攻打关中地区,接着便是汉中张鲁,再然后就是刘璋小儿。无论是关中,还是汉中,或巴蜀之地,都不足为虑。”
“关中虽归顺于本相,却也是不确定因素,尤其是以马腾父子为首。所以此次进攻汉中张鲁,直指巴蜀之地,必须要稳住关中局势。关中部将乃是大大小小的军阀联合而成。”
“其中韩遂、马腾之子马超为首,并没有严密的联合关系,只不过是因为利益而组成的联合体。如果他们之间因利益,必会发生矛盾,所以这次出兵汉中之地,也是为了引蛇出洞,让怀有异心的关中将领全都露出马脚来,到时候一并铲除。”
高柔沉声道:“禀丞相,文惠以为大军西征,韩遂、马超必会认为丞相率军前来袭击。纵然我军志在汉中张鲁,可是韩遂、马超等人就不会如此想,到时候不是他们主动出兵攻来,而是被逼无奈才如此做。文惠以为丞相先安抚三辅之地官员,待一切稳定后,汉中之地就可传召张鲁归降即可,不必如此大动干戈。”
“难道文惠没有听见本相刚才所言吗?”曹操不悦地说道,“大军西征不仅仅是为了汉中之地,而是引蛇出洞,就是让关中联军主动出现,要不然我又怎么会大张旗鼓率军西征?”
“关中不能平定,始终是个隐患,关中之地表面上臣服于本相,心里如何想却不知情。正好借此机会,让他露出马脚,本相也可以有借口名正言顺的剿灭他们,彻底掌控关中之地。”
高柔低头沉默不语,暗暗地退下,他是不想大动干戈,实在是劳民伤财。即便曹操大军战斗力强,也经不起如此远距离的战斗,要知道南征已经受阻,要是西征再出个什么闪失,就会影响军心。
可是高柔清楚,曹操一旦作出决定,他们要是反驳没有正当理由的话,那么他们就会承受曹操的怒火,轻者受军法处置,重则被处斩。高柔不愿看见众多百姓无辜受牵连,曹操心意已决,只能保持沉默。
曹操之所以坚持进攻汉中之地、巴蜀西川,不仅仅是为了收复这些地方,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切断刘备的后路。如果汉中、巴蜀都被自己掌握,那么刘备占据荆州六郡,就像是砧板上的肉任由他割取。
荆州南阳郡被己方占领,曹操却不能继续南征,一方面是孙刘联军,另外一方面就是己方士兵不适合水战,唯有退而求次。至于荆州六郡,曹操势必会拿回来,决不允许被刘备如此占领,最重要的是赤壁之战大败,是他最大的败仗,这个耻辱必须讨回来。
关中将领各自为政,因为利益而结合,自然可以因为利益而分离,到时候逐个击破就可以彻底收复关中之地,尤其是马腾之子马超、韩遂二人更有万夫莫当之勇,要是真的大军前往汉中之地,与张鲁双方展开激战,关中军队从背后偷袭,必会损失惨重,甚至全军覆没的可能性都有。
曹操决不允许大军西征时,在自己后方留有巨大威胁,尤其是之前赤壁大败,西凉军就开始蠢蠢欲动,而马超又镇守关中之地,只怕到时候再次杀来,那么所有的一切就白白浪费了,无论从何种角度考虑都必须将关中将领击败,彻底收复关中之地才行。
接着,曹操拟定作战路线,分为三路大军共计五万兵马进攻关中。中路大军则由镇守长安的钟繇率领两万大军沿着大路,直接经过潼关进入关中,直取汉中之地,也是为了麻痹众人以为只有一路大军;北路大军则由徐晃领兵一万出发,沿着汾河出河东,在蒲坂津西渡黄河进入关中;南路大军则由夏侯渊带领,率领一万兵马先南下宛城,绕道武关、蓝田迂回进入关中,曹仁为督军将领,曹操留守邺城,随时等候前方战报,然后再派兵支援。
曹操如此安排也是为了掩人耳目,借助两万兵马由钟繇率领从中路前往,就是为了吸引关中将领的目光,还有就是让其他人都认为只有这一路兵马,实际上徐晃、夏侯渊二人各自率领一万大军前往,至于曹操则留守后方,曹仁则成为此次作战的督军,随时传达曹操的命令。
曹操已经准备好粮草,命人先行一步送去,大军也已经集结,共有十万兵马。为了安全起见,防止前往关中时,东吴军乘船渡江北上,便让钟繇率领两万兵马,留下八万兵马镇守,其中也有是为了随时准备支援的兵马,一切准备就绪后,曹军便浩浩荡荡的西征之行。
(本章完)
曹操心知攻打江东之地,大军没有办法,只能将目光瞄准汉中。荆州六郡被刘备占领,他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刘备占据六郡,成为荆州牧。纵然赤壁之战大败,曹操也绝不会放缓自己的步伐。
经过一年多的休整,曹操卷土重来,由于自己的南征计划被孙刘联军阻挡,又加上士兵连年征战,疫病流行,战斗力大减。这样的背景下,曹操只能放弃南征的计划,让士兵休整。
既然南征计划不能实施,那么曹操就将目标放在关中以及巴蜀西川之地,还有凉州。此次,曹操将麾下谋士、将领全都召集在府内,共同商议西征的计划,而且曹操也有自己的打算。
“禀丞相,在下以为南征只能暂缓,西征确实可行!”荀彧恭声道,“巴蜀军阀乃益州牧刘璋,此人本与丞相交好,后因夷陵丢失,刘璋便转而与刘备结交,断绝与我军来往,可见刘璋并没有主见,只要大军兵临城下,刘璋必会投降,而益州军虽有将领,却是面和心不合,对刘璋亦是阳奉阴违,此战必胜。”
曹操赞同道:“刘璋虽是益州牧,不足为虑。此次本相西征之行,首先要攻打关中地区,接着便是汉中张鲁,再然后就是刘璋小儿。无论是关中,还是汉中,或巴蜀之地,都不足为虑。”
“关中虽归顺于本相,却也是不确定因素,尤其是以马腾父子为首。所以此次进攻汉中张鲁,直指巴蜀之地,必须要稳住关中局势。关中部将乃是大大小小的军阀联合而成。”
“其中韩遂、马腾之子马超为首,并没有严密的联合关系,只不过是因为利益而组成的联合体。如果他们之间因利益,必会发生矛盾,所以这次出兵汉中之地,也是为了引蛇出洞,让怀有异心的关中将领全都露出马脚来,到时候一并铲除。”
高柔沉声道:“禀丞相,文惠以为大军西征,韩遂、马超必会认为丞相率军前来袭击。纵然我军志在汉中张鲁,可是韩遂、马超等人就不会如此想,到时候不是他们主动出兵攻来,而是被逼无奈才如此做。文惠以为丞相先安抚三辅之地官员,待一切稳定后,汉中之地就可传召张鲁归降即可,不必如此大动干戈。”
“难道文惠没有听见本相刚才所言吗?”曹操不悦地说道,“大军西征不仅仅是为了汉中之地,而是引蛇出洞,就是让关中联军主动出现,要不然我又怎么会大张旗鼓率军西征?”
“关中不能平定,始终是个隐患,关中之地表面上臣服于本相,心里如何想却不知情。正好借此机会,让他露出马脚,本相也可以有借口名正言顺的剿灭他们,彻底掌控关中之地。”
高柔低头沉默不语,暗暗地退下,他是不想大动干戈,实在是劳民伤财。即便曹操大军战斗力强,也经不起如此远距离的战斗,要知道南征已经受阻,要是西征再出个什么闪失,就会影响军心。
可是高柔清楚,曹操一旦作出决定,他们要是反驳没有正当理由的话,那么他们就会承受曹操的怒火,轻者受军法处置,重则被处斩。高柔不愿看见众多百姓无辜受牵连,曹操心意已决,只能保持沉默。
曹操之所以坚持进攻汉中之地、巴蜀西川,不仅仅是为了收复这些地方,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切断刘备的后路。如果汉中、巴蜀都被自己掌握,那么刘备占据荆州六郡,就像是砧板上的肉任由他割取。
荆州南阳郡被己方占领,曹操却不能继续南征,一方面是孙刘联军,另外一方面就是己方士兵不适合水战,唯有退而求次。至于荆州六郡,曹操势必会拿回来,决不允许被刘备如此占领,最重要的是赤壁之战大败,是他最大的败仗,这个耻辱必须讨回来。
关中将领各自为政,因为利益而结合,自然可以因为利益而分离,到时候逐个击破就可以彻底收复关中之地,尤其是马腾之子马超、韩遂二人更有万夫莫当之勇,要是真的大军前往汉中之地,与张鲁双方展开激战,关中军队从背后偷袭,必会损失惨重,甚至全军覆没的可能性都有。
曹操决不允许大军西征时,在自己后方留有巨大威胁,尤其是之前赤壁大败,西凉军就开始蠢蠢欲动,而马超又镇守关中之地,只怕到时候再次杀来,那么所有的一切就白白浪费了,无论从何种角度考虑都必须将关中将领击败,彻底收复关中之地才行。
接着,曹操拟定作战路线,分为三路大军共计五万兵马进攻关中。中路大军则由镇守长安的钟繇率领两万大军沿着大路,直接经过潼关进入关中,直取汉中之地,也是为了麻痹众人以为只有一路大军;北路大军则由徐晃领兵一万出发,沿着汾河出河东,在蒲坂津西渡黄河进入关中;南路大军则由夏侯渊带领,率领一万兵马先南下宛城,绕道武关、蓝田迂回进入关中,曹仁为督军将领,曹操留守邺城,随时等候前方战报,然后再派兵支援。
曹操如此安排也是为了掩人耳目,借助两万兵马由钟繇率领从中路前往,就是为了吸引关中将领的目光,还有就是让其他人都认为只有这一路兵马,实际上徐晃、夏侯渊二人各自率领一万大军前往,至于曹操则留守后方,曹仁则成为此次作战的督军,随时传达曹操的命令。
曹操已经准备好粮草,命人先行一步送去,大军也已经集结,共有十万兵马。为了安全起见,防止前往关中时,东吴军乘船渡江北上,便让钟繇率领两万兵马,留下八万兵马镇守,其中也有是为了随时准备支援的兵马,一切准备就绪后,曹军便浩浩荡荡的西征之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