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纨绔我骄傲
字体: 16 + -

第77章 流年不利

    陈诩找来陈子杰,语重心长的说道:“子杰啊,看来我们陈家这次是在劫难逃了,以前有我在,有事还能多照顾你一些,万一有一天若是我被外放贬谪,你自己可要多加留心,自己好好照顾自己了!,不过你可以放心,你现在身居天雷局的要职,有皇上为你撑腰,想那康王不会为难你,不过你也不可掉以轻心,万事要三思而后行,再不可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陈子杰苦笑,他知道自己的老爹不好意思自己求自己,就采用以退为进之计,博取同情呢,也不废话:“爹,你这是在为白玉观音的事烦恼吧?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法子,就看爹你有没有胆子说了。”

    陈诩大喜过望:“有什么法子,快快道来!”

    。。。。。。

    第二天,陈诩自身来到康王府,康王似笑非笑地看着陈诩:“陈大人找我前来,想必是已经寻到了白玉观音的下落了?”

    陈诩在心里骂了好几百遍死康王直娘贼,面上依旧笑容可掬:“不瞒康王,白玉观音还未找到。”

    康王挑眉:“那你叫我来作甚?陈大人故意耍我不成!”

    陈诩道:“康王稍安勿躁,且听下官道来。下官打听到,那定王家中,其实也有一尊白玉观音,模样与康王要找的甚为相似,但下官知道,定王对那尊白玉观音甚为喜爱,想必是不肯割爱的,而对于康王而言,白玉观音还在其次,您当务之急却有更大的危机。”

    康王哂笑:“陈大人危言耸听,无非是想逃脱责任罢?”

    陈诩摇头:“非也。康王如今上得陛下信重,可看似鲜花着锦,实则烈火烹油。想必康王也知道陛下之所以信重康王,除了康王本身精明能干之外,还有赖陛下宠爱高贵妃及康王的舅舅高宏高大人在朝中的威望,但康王也应该知道高贵妃虽然不过三十五六的年纪,可在后宫之中却也算是高龄了,皇上还能宠爱多久?再看那定王,人家的母亲孙贵妃只有三十,年纪轻不说,定王的外公还是南州大都督,论实力可比康王的舅舅强多了,当今皇后无所出,论年纪康王比定王大,论才学,康王也不比定王差,可皇上为什么没有立康王为太子,康王可有想过?“

    康王心头一动,陈诩所言,正好说中了他的心事。

    他为什么急吼吼地要招揽朝中大臣,为什么急于扩张势力,跟定王对着干?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宠信不如定王,别看自己的王府离皇宫更近,可定王的王府却比自己要大上一圈,而且每年的赏赐也比自己的要好,所以自己更要通过扩大自己的势力,来巩固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康王看向陈诩:“那么依陈大人之见,本王该如何做呢?

    陈诩也不忙着开口说话,单用手指沾了沾杯中酒水,在红木圆桌上写下四个字:

    文治武功。

    陈诩说道:“文治这一块,康王已经做的很好了,再加上高大人在遥相呼应,康王已经胜过了定王,但是定王只所以敢和康王你较量,其中仰仗的就是他外公手中的军权,而这也正是康王你所欠缺的。“

    康王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对陈诩的说法也认同。

    陈诩又说道:“所以康王接下来最要紧的是想办法建立军功!”

    想明白这一层,康王终于道:“陈大人有心了,白玉观音之事暂且作罢,这东西丢了就丢了罢,我也不想找回了。”

    陈诩等的就是他这句话,不由的长舒了口气。

    康王直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以陈大人你的个性,不太像是会给我出这种主意的人,这些话,莫不是子杰说的?”

    陈诩尴尬一笑:“没有的事,没有的事!

    陈诩走后,从后面走出一个人来,康王对那人说道:“舅舅,你觉得陈诩那老东西说的话可有道理?”

    高宏说道:“他说的也是我要和你说的,自从知道你打算找陈诩,我就想告诉你这步旗你下的很臭,陈诩可是个老狐狸,在内阁里除了和陆炳走的稍近外,和其他的都只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我听说定王也邀请他过府一述,可结果和你一样,他谁也没答应。你急着找他只会让他生心警觉,所以以后你不要主动去找他了,不过他说的话你却要听进去,我们缺的就是军队的支持,所以你要想办法多建立军功!”

    康王说道:“那我应该怎么做?”

    高宏说道:“皇上不是设了一个天雷局吗,我听说那天雷威力巨大,我猜皇上应该是想用天雷去收复失地,到时候你主动请婴,争取拿到领军的资格。”

    。。。。。。

    陈诩觉得自己今年是流年不利,刚摆平康王的事,舒心日子过了没几天,就又碰到一桩棘手的事情了,而且还是件通天的大事情。

    皇宫中一片黑暗,远远的只有前方一些宫殿里还亮着微弱的烛火,除此之外就是偶尔路过执勤的兵士手中提着的灯笼,以及他们这一行人手中赖以照明的几个灯笼。

    皇帝固然富有四海,但若是让这偌大宫城处处明亮,灯火通明,那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根本承担不起,陈诩已经是这里的常客了,只是这次到皇宫里来心中却不安的很,以自己的经验这么晚了皇上还招见在臣,多半是出了大事,不是边类告急,就是哪里又有人造反了,这是最近鬼国新败,北戎又在内哄,边关应该不会出大事,看来十有八九是国内出了大事,借着分神的当口,陈诩观望了一下这座雄伟辽阔的宫城,心中浮现的不是膜拜景仰,而是在黑暗的掩盖下,宫城里头这一座座宫殿一个个房间里头,也不知道上演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恩怨情仇,人间悲喜。

    一行人约莫疾走了两刻钟左右,穿过一座又一座的宫门,见过一道又一道的宫墙,他们的脚步终于缓了下来,不远处一座宫殿人影幢幢,烛火通明,大门敞开,宫殿门口乃至外围还有好些人在来回走动巡逻,守卫很是森严。

    进了里头,正中更坐着一名黄色绫罗圆领袍的中年男人,陈诩没有怔愣失礼,直接就下跪行礼道:“臣陈诩,参见陛下。”

    “免礼。”文武皇帝道,声音是万年不变的懒洋洋,但他不是故作慵懒,而是真懒。

    陈诩起身谢礼,肃手而立,并未抬头东张西望,面色依旧平稳。不过借着余光,陈诩发现屋里除了自己外,其他几个内阁大学士都已经在了,而且皇后,高贵妃,孙贵妃,康王,定王也都大,看上去高贵妃,孙贵妃好像还哭过似的,满脸的泪痕。

    文武皇帝已经很疲倦了,只是今天所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严重了,这不,连内阁所有阁老都被连夜招进宫来,所以皇帝也不得不强打起精神来。

    他望向小平子:“小平子,由你来说罢。”

    人虽多,却愣是没有发出半点声息。

    除此之外,唯有殿中烛火不时噼啪作响。

    那头小平子已经开始说起原因。

    原来宫里有规定,所有的王子公主不管有没有成年,只要没有实授都必需在规定时间到宫里来学习,老师班底很强大,但除了老师之外,还要有伴读。

    定王的伴读叫韩方,这不是那种皇子做不好作业就要代罚受罪的那种奴婢,而是实打实的伴读加玩伴,韩方跟定王年龄相当,成日在一起读书,感情也很融洽,另外他还是孙贵妃奶娘的孙子,孙贵妃顾念奶娘的情谊,就让韩方到定王府当伴读。

    但就在今天,皇子公主们正在上课的时候,韩方忽然喊着肚子痛,结果还没等太医过来,韩方就忽然往地上一栽,没气了。

    这还得了!

    皇宫顿时就沸腾了,太医火速赶来,左看右看,都看不出韩方到底是为什么死的。

    好巧不巧,就在韩方喊着肚子疼之前不久,高贵妃曾经亲自送绿豆百合汤给所有的皇子公主们吃,说是大家一大早就进宫学习一定饿了,特意亲自煮了绿豆百合汤给大家吃。

    结果就发生了接下来的事情。

    康王和定王的事,整个大神国都知道,好了,说到这里,韩方为什么会死,似乎已经非常明了,审也不用审。

    高贵妃在这件事发生之后,极其震惊,哭天喊地,当即就跑到皇帝面前闹,指天誓日地说这件事绝非自己所为,坚决要求皇帝彻查到底,查出真相,还自己一个清白!

    正因为如此,事情涉及了皇子,贵妃等人,文武皇帝头疼之余,不得不将宰辅们召入宫商量对策。首辅陆炳从政治和大局的角度考虑,建议皇帝将此事轻轻揭过算了,反正皇子公主们都万幸无事,至于韩方,朝廷可以下旨对韩家加以厚恤,这样皆大欢喜。

    但高贵妃不干了,不管大家心里信不信,她都再三坚持自己在这件事里是完全无辜的。而且高宏也不同意陆炳的意见,,他相信自己的妹妹不会做这么愚蠢的事情,所以坚持要把事情调查清楚。他很清楚如果皇帝真的将此事含糊过去,那不但高贵妃会被上一个黑锅,康王和自己也会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在心爱女人的坚持下,皇帝没有办法,只好同意派人调查事情真相。而陈诩恰巧管理着刑部,所以调查之事当仁不让的就交给了陈诩。

    陈诩一听完就知道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凡是聪明的人都会选择躲避,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趟进这浑水中,因为不管结果如何,自己都是两面不讨好的人。

    不过皇帝心意已定,陈诩没法把这烫手的山芋扔掉,于是就以此事事关后宫,希望让内务府的人负责此事,刑部在一旁协助。皇帝找来内务府主管,人家也不是傻子,还没等把话说完,人家就以自己是内务府和后宫联系颇,理应回避多为由成功的把球又踢还给了刑部。

    陈诩又说让大理寺出面,谁让大理寺卿不在现场呢!

    可高宏不同意,他说大理寺只负责四品以上官员的刑事案件,这事发生在后宫,交给大理寺不合理,而且大理寺卿是南州人,和孙贵妃同出一脉,按理也应回避,只有刑部负责揖拿侦破所有刑事案件,又和后宫没有多大的联系所以才最合适。

    陈诩心道:我也是南州人,也应该回避啊?

    陈诩看了看陆炳,希望他能为自己说几句话,可陆炳两只眼睛像死鱼的眼睛一直朝上看,根本不看陈诩,最后大家通过举手表决,各人怀着事不关己讥高挂起的思想觉悟,一致推荐刑部负责调查此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