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如来密码
字体: 16 + -

第一回 思亲妹玉帝落泪

    且说自天神大会后,天宫的建设便正式启动。张百忍仍在太上老君处暂时居住。经过一段时日的观察,太上老君对药效极为满意。既然他们一切正常,不须再去多操心,便又开始专注于金丹的炼制。



    对于被扶为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这两口子,天上的诸路大神自然不屑一顾,可太白金星与文曲星当成了头等大事,每日都到太上老君家请安探视,从不间断。



    接触与了解多了,文曲星突然发现个重大问题!



    这日,文曲星将太白金星拉至无人处,低声道:“眼见天宫即将建造完毕,却不知白兄可曾发现,那张百忍每日里战战兢兢,死样活气,竟无半点三界尊主的风度。这却如何是好?”



    太白金星听了,不以为然。眯着醉眼道:“你个书呆子,怎么一天到晚总有想不完的事?人家既已得到众神认可,还管象不象做什么。你象,那你怎么没当上玉帝?”



    文曲星吓了一跳,忙道:“哎呀,你个老酒鬼,怎敢讲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幸亏此处只有你我二人,倘若让别人听到,还不问我个意图谋反的重罪。”知道这事同他讲不明白,只好领着他去找太上老君商量。



    见到太上老君后,文曲星将所担心之事讲了一遍。文曲星道:“君兄既已将他二人的肉身改成仙体,何不再使一味药,把行止气度也一同改变过来?”



    太上老君听罢,连连摇头道:“我这金丹只能对身体构造产生效果,而行止气度只能靠训练培养,二者根本就不在同一范畴之内,此实非吾力之所及。”想了想忽道:“不过,我识得一位专精此道之人,只要将他请了来,此事定可圆满解决。”



    文曲星忙问道:“是哪个?”



    太上老君道:“他便是万寿山五庄观的镇元子,镇元大仙。”



    文曲星道:“这位镇元大仙倒也略有些耳闻,听说他本是西牛贺洲拘萨罗国的一位王子。不知遇到什么变故,离开家乡入了道门。因不曾与他有过来往,如何相请,却又是个大难题。”



    太上老君道:“镇元大仙精通社交礼仪与各种形象设计,当年道教成立之初,曾给我的两位师兄提出过建议。大仙认为,做为一个新兴教派,需在形象上彰显出独特之处,方能令信徒们增强向往之心。于是设计出了月破星巾、霓裳霞袖、真形冠、轻云履、八卦服等一系列经典造型。为道教在日后的推广壮大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外在基础。他与我家师兄交情最厚,若以我的名义前去邀请,想来也能给上几分薄面。”



    文曲星听了大喜,还不待开口,太白金星早已夹起酒葫芦道:“既是如此,老夫这便到万寿山走上一趟。”



    事情办得出奇顺利,太白金星巳时动身,未时便将镇元大仙请了上来。更让文曲星诧异的是,平时猥琐不堪的太白金星,回来后竟让人眼前一亮,仿佛变了一个人。



    原来,太白金星到了五庄观,见到镇元大仙,亮出了自己的身份并将来意讲明。镇元大仙听他是代太上老君前来相邀,二话没说立即应承下来。



    就在二人准备起身时,镇元大仙忽叫住了太白金星,仔细端详了半晌,回头在童子耳边吩咐了几句,那童子很快取来一柄拂尘。



    镇元大仙道:“太白老哥,此次您亲自前来相邀,因事情紧迫,小弟不能尽心招待。若就这么两手空空的回去,小弟的心下又实在有所不安。”将拂尘交到太白金星手上道:“今将这柄暗玉云丝拂云帚送与老哥,请你日后务必不可片刻离手。”



    太白金星满头雾水,接了过去。镇元大仙又从怀里掏出一根大红的金丝吊穗丝绦,将太白金星夹着的朱漆酒葫芦要过来,仔细绑妥后,递还给他,道:“老哥的这只酒葫芦日后亦当时时背于身后,万不可再用手提着或夹在腋下了。”



    太白金星一时还不明白镇元大仙的意思,只得一一照办。可回到天宫后,所遇之人无不对其另眼相看。



    文曲星更是连呼“咦,咦?”问镇元大仙道:“何以老酒鬼到您那走一趟后,竟有这等惊人之改变?”



    镇元大仙乃笑道:“感老神仙亲自上门相请之德,小仙无以回报,便为其做了些简单的形象修整。”大仙转头指着太白金星道:“俗话说,人靠衣衫马靠鞍。老神仙身形枯瘦,无论穿什么样的衣装,都难以掩盖他天生的猥琐模样。而身为三界沟通使,以这种形象往来于三界四方,着实有损天庭的威严。小仙经过简单思考后,决定为其加上几件衬托之物。那拂尘,手柄翠绿,云丝洁白,再让他将朱红的酒葫芦配以金色吊穗,负在背后。几种色调完美的搭配在一起,无论从什么角度观看,都会产生极强烈的喧宾夺主效果。”



    文曲星恍然大悟道:“哦哦,原来如此!”



    镇元大仙又道:“另处,这柄拂尘还有一项实用功能。老沟通史平时一身酒糟气味,用它防身,便没有了被神蚊子、仙苍蝇围绕纠缠之苦。”



    文曲星叹道:“大仙的手段,看似轻描淡写,实有神鬼莫测之机。佩服啊,佩服。想来对玉帝与王母的调教也必定不会令吾等失望了。”



    镇元大仙道:“小仙尽力而为就是。”



    果然,在镇元大仙的精心指导下,不出一个月,玉帝和王母娘娘便已学会各种宫庭礼仪,龙形凤态也做得象模象样了。当然,一些在乡下时的俚语粗口一时还难以尽除,尚需日后自行收敛克制。



    又过两月余,九天之上焕然一新,玉帝乃正式入主天宫。按照规矩,各路神祇每天按时到玉清天灵宵宝殿,朝贺参拜,排班奏事。凡事皆要先行禀明玉帝,经其审批后方可施行。当然了,诸神呈上的折子奏章,玉帝也都是走走形势,无有不准。大家各得其所,彼此相安无事。



    且说这日没有什么可奏请之事,早早便散了朝。太白金星抱着崭新的蝇甩子,随着众大神晃晃悠悠走出殿外。忽见执事官匆匆跑来,高声唱道:“陛下有旨,宣太白金星即刻进御书房陪驾——”



    太白金星听了,躬身应道:“臣遵旨。”



    一溜小跑来到御书房,请安已毕,玉帝命人为他摆座献茶。



    太白金星抬眼看去,见龙颜之上竟满是愁苦之色,乃问道:“陛下,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



    就见玉帝抬龙袖,拭龙睛,擦干几滴龙泪,缓缓张开龙口,叹了声龙气道:“唉,说来话长啊……”



    太白金星忙道:“陛下你看你,怎么还哭上了?有话尽管说,这是何苦呢。”



    玉帝摇了摇头道:“你有所不知,现如今朕在天上享尽富贵荣华,可每每忆及下界还有个妹子,情动处,便禁不住生出了些感慨。”



    太白金星诧异道:“什么?你妹?当初你们一家升天之时连鸡狗都带上了,这会儿怎么又出来个你妹?”



    玉帝叹气道:“只因我妹当时已经嫁人,她的夫君乃是村东一个叫杨天佑的农人。两家相隔里余,你自然见不到了。”



    太白金星怔了半晌,发觉事情比较复杂,事情一复杂他就头疼,更不愿耗神费力的去剖解分析。敲了半天脑袋瓜子,挥手叫人道:“快快,赶紧把太上老君和文曲星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