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岁月峥嵘
字体: 16 + -

第十三章 张铁峰

    fri sep 02 18:07:31 cst 2016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孔子有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很快大半个月过去了,学校也已经放假了。

    今天是周末,王爱云没有去上班,丈夫赵国富也要回来,于是就打算中午给这爷俩做排骨汤,早早地起来收拾收拾,就去镇上买食材。

    正准备出门时,回头看到赵柯卧室的门是开着的,就知道赵柯又跑去晨跑了。心想:这孩子啊,自从从医院出来,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心里这么想着,脸上流露出来的尽是喜悦和自豪。

    这些日子里赵柯一点也没闲着,每天坚持晨跑,锻炼身体,左手也运用自如,已经学会写字画画了,虽然并不怎么好看,但也耐看。

    年轻就是资本,身体恢复起来就是快,今天竟然感觉右手臂可以轻微运动了,赵柯激动地差点把石膏给拆了。

    “真不舒服,整天戴着这么个玩意,胳膊都快废了,等完全好了,我一定要锻炼锻炼!”赵柯不止一次这么想。

    锻炼回来,赵柯看时间还早,想问问母亲早饭吃什么,结果叫了一圈,没人答应。敲了母亲的房门,也没有回应,推开门并没见到母亲。

    “这么早,会去哪了?算了,一会我把早饭做了吧!等妈回来吃饭就好了!”

    赵柯走进厨房,抽开火,放上锅开始做汤,不一会汤的香味就飘了出来。这些日子赵柯跟着母亲学了做汤,炒菜,虽然很多时候都是母亲上阵,不过自己记住了母亲所有的操作步骤,稍微尝试就学会了,毕竟对于现在的赵柯真的是小菜一碟!

    早饭很快就做好了,赵柯回到卧室继续学习。自从知道自己拥有超强记忆力这个逆天的能力之后,赵柯便奋不顾身地投身到学习的革命中去,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锻炼,做家务。

    变态的赵柯不仅把初一初二所有的课本都复习了一遍,甚至连课后题和练习册也没落下,化身为学习机器的他竟然十分享受这个过程,能把枯燥无味的学习变得这么有滋有味,恐怕只有他一人了。

    过了半个多小时,王爱云买菜回来,闻到厨房里的饭香,一阵纳闷。

    “奇了怪了,我早上出门没做饭啊,难道是孩子爸回来了?不对啊,说好的中午回来吃饭的啊!”

    “难道是小柯做的饭,这孩子什么时候会做饭了?”

    带着疑惑,王爱云来到赵柯的卧室,看到赵柯在书桌前看书,又看到满桌子的草稿纸,练习册,着实吓了一跳。刻苦学习是好事,可是她也知道学习不能这么胡来啊,要张弛有度,不然会学成书呆子的。

    王爱云记得一个朋友说过,有学生学习压力大,用脑过度,最后竟学成脑神经衰弱,一辈子都不能再用脑了,王爱云真担心赵柯这么学习下去,会用坏脑袋。

    “小柯啊,在学习呢。”王爱云关切道。

    “恩,妈,你回来了,早上去干嘛了,那么早就出去。”

    “今天你爸回来,妈给你爷俩做排骨汤,早上去了趟镇上,赶早的菜新鲜些。”

    听到母亲一大早去镇上买菜做排骨,赵柯心里淌过一股暖流。

    “妈,辛苦你了,我把早饭做了,你一会吃点昂,我去学习啊。”

    赵柯说完,准备继续学习,王爱云不忍心看到赵柯这么下去,忍不住道:“小柯啊,你这么不停地学习,会不会不好啊,我听人说,学习要量力而行,有学生学的过火都学出病来了!你可千万别......”

    “妈,你说的是脑神经衰弱吧。”赵柯知道母亲担心自己用脑过度,想劝自己。

    “妈,放心吧,这些东西又不难,我很快就能学会的。我还准备一会去借一些咱们村张铁峰的课本回来学习呢。放心吧,妈,我可是你儿子,是天才!”为了不让母亲担心,赵柯故意开玩笑。

    “还天才,你是我儿子,我还不知道你那点本事儿,妈不奢求你是天才,只要你平平安安就好。”王爱云见儿子也没事就放心了。

    “小柯,你学习这么认真,妈都不敢相信你是妈的儿子。”

    “嘿嘿,妈,您这话说的,我就算是天才,也是您的儿子啊,到时候您就是天才的妈妈!咱们吃饭吧,一会饭就凉了。”

    “那是,当时候我不就是天才妈妈了,哈哈!”王爱云被赵柯逗得乐呵呵的。

    赵柯看着母亲开心,心里默默许下承诺:妈,儿子这辈子一定让您幸福。

    吃了早饭,赵柯和母亲打了声招呼就去村西头的张铁峰家借书去了。

    张铁峰,是村子里为数不多的初三学生,和赵柯一样都在镇一中上学,学习成绩不错,据说在同年级都能排上号,每次年纪的表彰大会都有他,村里的街坊邻居都说是他们家祖上积德,出了个好学生,以后一定是大学生。张铁峰也一度成了村里人饭后茶前谈论的对象。

    印象里的张铁峰还是很不错的,个子不高,长得憨厚壮实,说起话来,嗓门大得隔着三四家都能听到,每次赵柯跟他说话都要提醒他说话声音小点。

    赵柯和张铁峰是在一次去学校的路上认识的,那年赵柯刚读初一,大早上起来晚了,慌里慌张骑车往学校赶,刚到村口就看见一个男生蹲在地上拾掇自行车,看着有几分面熟,就把自行车停在路边,去帮忙修车子。

    “你是赵村的?”

    “嗯,俺是这个村的,俺家就在村西头大石头那,俺往学校去。”

    “自行车坏了吧?你是不是去镇一中啊?”

    “车链子掉了,俺拾掇拾掇就好,你也是镇一中的?俺叫张铁峰,你叫啥?”张铁峰抬起头,冲着赵柯咧嘴憨笑起来。

    “赵柯,现在快迟到了,要不我带你去学校吧?”赵柯当时觉得这个男生很实在,就想帮他一把。

    “不用啦,马上就好,俺的车子经常掉链子,每天都要拾掇拾掇,都习惯了。”张铁峰用根小木棍,挑着车链,同时转着脚蹬,呼啦呼啦。

    “好了,嘿嘿,俺最有办法了。”

    似乎想到快迟到了,张铁峰突然一拍脑门,惊呼:“坏了,差点忘了快迟到了,俺得赶紧走了,不然肯定迟到。一起走吧,我骑车可快了,你要跟上啊!”

    说完,张铁峰把自行车立起来,抬腿一跨,“蹭蹭蹭”地蹬了起来,赵柯也赶紧跟在后面,一路无话,很快就到学校了。

    “俺是初二五班的,你是哪个班的?放学了俺找你去。”张铁峰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

    “初一九班,我放学早,你不用等我。”

    “那好,俺比你大一级,以后你有不会的,可以去找俺,俺教你。”说完嘿嘿的笑了起来。

    赵柯和张铁峰就这么认识了,憨厚老实,为人诚恳,这是张铁峰留给赵柯的印象。不过赵柯后来也没去找过他,两人都只是在学校见面说说话。

    ......

    赵柯凭着印象来到村西头大石头那,这里有好几户,不知道哪家是张铁峰家,看到大石头边有村里人在唠嗑,就过去询问。

    “大婶,张铁峰家是这吗?”

    “你是说那个学习挺好的那个张铁峰?”中年大婶反问赵柯,搞得赵柯一阵迷糊,村西头还能有几个叫张铁峰的?

    “嗯嗯,是他,我找他借书。”

    “那就是那家,没有大门的那家。”大婶说着指了指最里面的那户人家。

    “哎,你是爱云家的孩子吧?都长这么大了,我是你常玉婶,小时候还抱过你呢,那时候你才这么大点儿。”突然边上一位穿花短袖,留着剪发头的妇女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她那两片薄嘴唇快速地张合着。

    “你现在还上学着哩?”那常玉婶又问。

    前几句,赵柯还觉得遇上村里的长辈,说话礼貌些,可是后面的话听着就不大舒服,什么叫还上着学?自己难道就不像个学生吗?不过又想,可能人家没什么意思,就是客套话。

    “常玉婶好,我现在上初二,开学就是初三了。”赵柯礼貌地回答这位婶子。

    接着这位常玉婶子像是发现新鲜事物一样,突然“哎哟,你胳膊是咋了?”

    “前几天骑自行车摔的,快好了。”

    “哎哟,现在的孩子骑车子就是不小心,好好学习哪能这样,我就老跟我家张军说,没事别乱折腾,生怕他出事。”

    张军是这个常玉婶的儿子,比赵柯大几个月,也是在镇一中上学,不学无术,整天借着上学的名义,跑去网吧打游戏,赵柯不止一次在网吧门口撞见他。

    赵柯听到这里,觉得不是自己冤枉她,这人整个就是狗嘴吐不出象牙来,存心挤兑人。于是就脸部红心不跳地说:

    “常玉婶,张军哥比我懂事多了,我经常在学校门口的网吧看见他在学习呢。”话已带到,点到即可,剩下的就不是赵柯该管的事了。

    赵柯看都没看那常玉婶,直接往张铁峰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