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归雁门
无名山西麓,山花烂漫,林木蓊郁,绵延百里而不绝。相传晋时有一无名道士在北峰飞升而去,故而唤做无名山。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个黑衣劲装的少年慢悠悠地行在山路上。这路是通向掌门所居住的沉云峰,凡会见掌门者,大都是昂首挺胸,气势轩昂地纵马狂奔,或低首噤声,催动神功迅猛疾行。可这少年面上却是几分悠然之色,还不时踢着石子,似乎并不是要去见掌门,而是外出游春一般。
这少年自七岁入山,便被分派到侧峰流丘驻守山门。流丘地处偏僻,人烟稀少,毒虫猛兽遍地。每日无甚事情,只有苦练功夫,打熬时日。寒来暑往,已有十年了。掌门虽偶尔前来试炼功夫,唤自己前往主峰却是罕有。
他不知这功夫有何用处,除了练功,掌门也从不交代他去做任何事情,他自然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这少年目如秋水,心思单纯,虽然已经十七岁了,却不谙世事,有着如七岁孩童一般的天真。纵使徒步行在路上,也时而蹦蹦跳跳,哼着山歌,不知掌门叫自己前去所为何事。
静心堂内陈设古朴,石桌石椅都是师祖太尘真人留下,已有五百余年了。堂内虽有些破旧,却也明亮,香台前的壁上挂着一幅秋雁南归图。虽只有寥寥数笔,却也入神化境。
台前的蒲团上,坐着一位麻衣老者。双眼浑浊,皮肤黝黑,粗糙的麻布衣已经破了几个洞,花白头发的头上戴着一顶破旧的草帽,满是老茧的手正翻弄着竹编箩筐里的灵草,如果是外人定不会相信这样一个和世俗老农无二的人会是归雁门的掌门,寒川子。
那少年走至归雁门掌门寒川子的跟前,恭敬的施了一礼,道:“寒川先生,子晖来了。”
见到少年已到,寒川子将箩筐里的灵草拾弄一下,然后把箩筐放到身旁,对着他说:“子晖啊,不用这么拘束的,随意些。”说着摆摆手,示意他放松些,顺手摆正歪了的草帽。不过那少年不敢放肆,掌门师祖不在乎礼法小节,可他在入山以前,家训严苛,便已成自然。
“子晖,这次唤你来是我有事交托你去做。”见那少年没有放松的意思,也就算了,寒川子神色一正,道:“门中的白石和其它一些物事已快用尽了,你去洛阳坊市买些。”
少年闻言,神色一愕,刚要开口,寒川子右手一摆,拦住了那少年已在口边的话,“你苦修多年,尽得我门精华,尤其神行之法,已达上乘之境,这归雁门内恐无人能与你比肩。师祖觉得你当下山历练一番了。”
那少年应了一声。只见寒川子从背后取出一只包袱,递给那少年,说:“所需之物都已收入包袱,你收拾一下就去吧。
那少年接过,对着寒川子施了一礼,向堂外走去。而寒川子又重新拾弄他的箩筐,边拾弄边嘴里念叨着:“灵草啊灵草,老道伺候你还真是费心费力,也怪老道当初没看明白,傻哈哈地接手了这一亩药田,不像太华那般精明……”
空旷的堂中,寒川子真如俗世老农那样,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衬上身后那幅秋雁南飞图中的萧萧黄叶,多少显得有几分冷清。 走到堂外,少年正要下山。迎面却是走来一年青道人,气质脱俗,相貌清俊,年青道人见着那少年,颜色一动,开口问道:“徐师弟不是驻守山门,怎么来了静心堂?”
这年青道人为寒川子的入室弟子林远,功力非常,在两年前归雁门的饮宴上见过一面,但并不熟捻。
那少年独守山门已久,多年来不言不语,几近木头人,同门师兄的问话却也不知该如何作答,憨笑了几声。那年青道人见其如此,也不多问,“既然徐师弟有事在身,师兄也不便多谈,徐师弟先行吧。”
少年也不推辞,一揖礼,跨起包袱而去。林远笑笑,也不作停留,进了静心堂。
待少年回到流丘,打开包袱,其中有书信一封,银票几张,还有一件白衣和一把折扇。上面字条一张:“进城前穿此白衣,拿此折扇,会见麒麟庄主。”
少年有些迟疑,明明是让自己去送信,却不直说,只道是采买事宜,便觉此事有几分古怪。信封上写着麒麟庄主李八百亲启 。摸去那白色缎衫,做工精细,是上等的缎子。打开折扇,上面一首诗,背面绘着的,正是那幅秋雁南归图。
想到了此处,少年不敢迟疑,自己以神行见长,此番要自己送信,定是要紧的事情了。简单收拾了行装。收起了几双草鞋,一双靴子,启动神行之法。
神行乃归雁门奇术之一,纵使名声广震,但门内徒弟所知者亦寥寥,大都当作传说。即便归雁掌门寒川子,门内弟子也未曾见其使用。此术数代单传,只有口传心授,并无半点文字记录,也严禁徒孙书以文字。因而修行方法鲜为人知,百年来只挑选资质极佳的一人传授,修行亦极为严苛苦累,非寻常人所能习得。
这少年自幼性子沉静,不善言辞。看似木讷不善机变,竟得了归雁一门的真传。纵使入室弟子林远也并未有此殊遇。这少年虽身怀如此神功,却不骄不躁,更不愿轻易示人,只在山中无人时拿来练练手。
他便如从以往一般,洗手洗脸,在祖师画像前燃香一柱。盘腿打坐,随着香气氤氲,倏忽间已进入混沌境界,自己的竹篱院落,一一呈现眼前。山下金家村,稚子老翁在村口乘凉,两只红灯笼也摇摇晃晃。那洛阳城,麒麟山庄也一一浮现出来。再看百里外,山野樵夫,林间草木,莫不如是。山下的路线行径,已是了然于胸,便出了定,往山下去了。
此时红日西沉,树林阴翳,声声鸟鸣杂于其间。这少年虽练得神功,毕竟也只有十六七的年岁,少年心性不改,哼着山歌一路走下山去。
这少年自七岁入山,便被分派到侧峰流丘驻守山门。流丘地处偏僻,人烟稀少,毒虫猛兽遍地。每日无甚事情,只有苦练功夫,打熬时日。寒来暑往,已有十年了。掌门虽偶尔前来试炼功夫,唤自己前往主峰却是罕有。
他不知这功夫有何用处,除了练功,掌门也从不交代他去做任何事情,他自然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这少年目如秋水,心思单纯,虽然已经十七岁了,却不谙世事,有着如七岁孩童一般的天真。纵使徒步行在路上,也时而蹦蹦跳跳,哼着山歌,不知掌门叫自己前去所为何事。
静心堂内陈设古朴,石桌石椅都是师祖太尘真人留下,已有五百余年了。堂内虽有些破旧,却也明亮,香台前的壁上挂着一幅秋雁南归图。虽只有寥寥数笔,却也入神化境。
台前的蒲团上,坐着一位麻衣老者。双眼浑浊,皮肤黝黑,粗糙的麻布衣已经破了几个洞,花白头发的头上戴着一顶破旧的草帽,满是老茧的手正翻弄着竹编箩筐里的灵草,如果是外人定不会相信这样一个和世俗老农无二的人会是归雁门的掌门,寒川子。
那少年走至归雁门掌门寒川子的跟前,恭敬的施了一礼,道:“寒川先生,子晖来了。”
见到少年已到,寒川子将箩筐里的灵草拾弄一下,然后把箩筐放到身旁,对着他说:“子晖啊,不用这么拘束的,随意些。”说着摆摆手,示意他放松些,顺手摆正歪了的草帽。不过那少年不敢放肆,掌门师祖不在乎礼法小节,可他在入山以前,家训严苛,便已成自然。
“子晖,这次唤你来是我有事交托你去做。”见那少年没有放松的意思,也就算了,寒川子神色一正,道:“门中的白石和其它一些物事已快用尽了,你去洛阳坊市买些。”
少年闻言,神色一愕,刚要开口,寒川子右手一摆,拦住了那少年已在口边的话,“你苦修多年,尽得我门精华,尤其神行之法,已达上乘之境,这归雁门内恐无人能与你比肩。师祖觉得你当下山历练一番了。”
那少年应了一声。只见寒川子从背后取出一只包袱,递给那少年,说:“所需之物都已收入包袱,你收拾一下就去吧。
那少年接过,对着寒川子施了一礼,向堂外走去。而寒川子又重新拾弄他的箩筐,边拾弄边嘴里念叨着:“灵草啊灵草,老道伺候你还真是费心费力,也怪老道当初没看明白,傻哈哈地接手了这一亩药田,不像太华那般精明……”
空旷的堂中,寒川子真如俗世老农那样,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衬上身后那幅秋雁南飞图中的萧萧黄叶,多少显得有几分冷清。 走到堂外,少年正要下山。迎面却是走来一年青道人,气质脱俗,相貌清俊,年青道人见着那少年,颜色一动,开口问道:“徐师弟不是驻守山门,怎么来了静心堂?”
这年青道人为寒川子的入室弟子林远,功力非常,在两年前归雁门的饮宴上见过一面,但并不熟捻。
那少年独守山门已久,多年来不言不语,几近木头人,同门师兄的问话却也不知该如何作答,憨笑了几声。那年青道人见其如此,也不多问,“既然徐师弟有事在身,师兄也不便多谈,徐师弟先行吧。”
少年也不推辞,一揖礼,跨起包袱而去。林远笑笑,也不作停留,进了静心堂。
待少年回到流丘,打开包袱,其中有书信一封,银票几张,还有一件白衣和一把折扇。上面字条一张:“进城前穿此白衣,拿此折扇,会见麒麟庄主。”
少年有些迟疑,明明是让自己去送信,却不直说,只道是采买事宜,便觉此事有几分古怪。信封上写着麒麟庄主李八百亲启 。摸去那白色缎衫,做工精细,是上等的缎子。打开折扇,上面一首诗,背面绘着的,正是那幅秋雁南归图。
想到了此处,少年不敢迟疑,自己以神行见长,此番要自己送信,定是要紧的事情了。简单收拾了行装。收起了几双草鞋,一双靴子,启动神行之法。
神行乃归雁门奇术之一,纵使名声广震,但门内徒弟所知者亦寥寥,大都当作传说。即便归雁掌门寒川子,门内弟子也未曾见其使用。此术数代单传,只有口传心授,并无半点文字记录,也严禁徒孙书以文字。因而修行方法鲜为人知,百年来只挑选资质极佳的一人传授,修行亦极为严苛苦累,非寻常人所能习得。
这少年自幼性子沉静,不善言辞。看似木讷不善机变,竟得了归雁一门的真传。纵使入室弟子林远也并未有此殊遇。这少年虽身怀如此神功,却不骄不躁,更不愿轻易示人,只在山中无人时拿来练练手。
他便如从以往一般,洗手洗脸,在祖师画像前燃香一柱。盘腿打坐,随着香气氤氲,倏忽间已进入混沌境界,自己的竹篱院落,一一呈现眼前。山下金家村,稚子老翁在村口乘凉,两只红灯笼也摇摇晃晃。那洛阳城,麒麟山庄也一一浮现出来。再看百里外,山野樵夫,林间草木,莫不如是。山下的路线行径,已是了然于胸,便出了定,往山下去了。
此时红日西沉,树林阴翳,声声鸟鸣杂于其间。这少年虽练得神功,毕竟也只有十六七的年岁,少年心性不改,哼着山歌一路走下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