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真龙之工业中华
字体: 16 + -

123.二次丰收和碾米机

    “今年风调雨顺,各地粮食都实现了丰收,今后的稻米价格应该会跌不少。”督军府议事厅内,祁斌正向姜明汇报近期粮食的收获情况。祁斌跟随姜明来到肇新寨后,就分担了许多民政工作。

    姜明“嗯”了一声,说道“革命占领全岛之后,严禁粮食输出,而海南过去没有受到战乱冲击,相对和平,粮食产量一直比较高,地主手上都有大量的粮食。因此,今年粮食继续丰收后,稻米的价格肯定会大跌一波。”

    海南的气候条件好,阳光充足、水源丰富,合理安排耕种的话,粮食作物可以达到一年三季。海岛四周的平原面积较多,后世海南的耕地面积超过1000万亩,其中90是水田。虽然现在海南人口稀少,只有6万多人,但经过1000多年的开垦,至少也有20多万亩的水田在耕作。若按每年两季算,每亩两季稻的总产量600斤算,每年稻谷总产量达到100万石,合公制6万吨;按稻谷75得米率计算,大米产量75万石,合公制45万吨。

    因此海南是粮食富产区,只不过海南的田地基本都在地主手上,老百姓每年上交6成的租子,还要承担2成的重税。假定每户耕种30亩田,每年两季收5石,到手也才30石稻子,只够勉强维持一家5口的温饱。

    革命军在海南推出征兵制后,每户都分了20亩的田地,每年收获的100石稻子都是自家所有,在限制粮食卖出岛外的情况下,供给将大大超过需求,稻谷价格必然大幅下跌。而受伤最大的将是那些大地主,这些人的主要收入就是粮食。

    姜明在海南没有搞“打土豪、分田地”的办法,因为五代时期,人口稀少,土地矛盾并不突出,可以腾挪存量和开垦增量来化解矛盾。不像民国时期,人口超过4亿,耕地已经开垦到极限的16亿亩,因此我d摧毁了整个地主阶层,进行再分配,实际农民也只是得到土地的使用权而已。

    “肇新寨这一年多开垦出了上万亩田地,推广督军的堆肥、沤肥之法后,平均亩产量达到3石,现在百姓家里都堆满了稻谷。”苏佚拿着一张统计表,向姜明汇报水稻的收成情况。

    “另外,那1000亩的玉米地也取得了丰收,数不清的玉米棒子已经推满了仓库,按督军的估算方法,大约有1万石的玉米。”苏佚继续道。

    姜明心中默算片刻,伸出手指道“第一,现在岛上的粮食非常充足,粮价往后可能大跌,到时咱们再大量收购作为储备;第二,玉米是不错的主粮,要让更州县的官吏向百姓大力推广种植;第三,放开粮食向天下各国的销售,但必须交纳6成的税收,私自向海岛输出粮食的商家都以谋反罪论处。”

    粮食在乱世都是硬通货,姜明的一番措施有疏有堵,如果海南的粮食跌的足够多,商家如果上交60的税仍有盈利的话,仍会将粮食卖到中原各国。

    听到姜明的粮食收购计划,祁斌问道“不知督军打算收购多少粮食?”

    “大米10万石。”姜明伸出右手食指,道“必须满足1万大军两年的用度,大米不好保存,如果收购稻谷的话,至少12万石。”

    听完姜明的话,祁斌眼睛一亮,这是做扩军打仗的架势呀,心中暗想“看样子革命军年底之前,就会对南汉出兵,自己终于得到更好的施展拳脚机会。”

    苏佚倒是一脸平静,作为革命军的领导者之一,他很清楚姜明的计划,因此淡淡地问道“现在仓库中还堆放着不少去年的稻谷,要是再大量收购稻谷,恐怕需要雇佣大量人手舂米。不知督军之前说的碾米机是否已经造好?”

    姜明脸上展出淡淡的笑意,道“放心吧!七月以来,我一直都在制造碾米机,前几天终于发明出了几台,总算赶上了这波夏收。”

    碾米机,姜明老早就想发明这种机器,因为古代人力舂米的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对百姓的身体伤害也大,农村妇女长期舂米,很容易落下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根。要想发展工业,让百姓过上好生活,就必须将老百姓从低效率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百姓不需要舂米了,就有时间去修路、做工赚钱,没有富余的劳动力,搞各种需求端的发明,都是扯淡。

    姜明发明的碾米机是农村90年代的那种老款卧式碾米机,作为农村出生的娃子,姜明小时候见过老式碾米机,大学实习的时候,在工厂恰好看到过碾米机的内部结构,所以他倒是知道怎么制造碾米机。只不过碾米机的零件较多,像滚动轴承、螺丝、内螺纹、碾辊等技术都需要时间突破,所以耽搁了一年才发明出来。

    碾米机的结构并不复杂,主要部件包括转轴、进料口、机盖、滚筒、主轴、米筛、米刀、机架和底座等。

    进料口由木头打造,因为钢铁厂以生产地条钢为主,还不能生产铁皮,进料口呈漏斗状,底部有铁门,控制稻谷的流速。

    机盖用生铁铸造而成,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与进料口相连,下部固定在机架上,机盖内部的直径大小不一,离漏斗口的距离越远,直径越小,出米口的直径又变大。正因为机盖这种直径的变化,在没有型砂之前,确实不好铸造。

    滚筒用高碳钢铸造,也是有了型砂之后才铸造出来,是产生磨擦力的主要配件,端部的表面有6条沿着轴线的棱筋。

    主轴滚筒的承受部分,被套在滚筒里面,用螺丝扎紧,架放在机架两端的滚动轴承上,最底端连接着转轴。主轴需要一定的韧性,因此是用含碳量055的中碳钢铸造而成,两个滚动轴承是用黄铜制造,虽然没有后世的钢质轴承好用,也只能勉强顶上,现在制造钢质轴承还有点难度。

    米筛用低碳钢铸造的铁皮,呈长方的弧形,上面许多长方形小孔,安装在上部机盖的下面,好像碾米机的肚子。

    米刀低碳钢铸造的长条形钢板,固定在机盖上、下两部分的中间,当然密合的,不会有缝隙。刀架旁边有调节螺丝,可以调整米刀与滚筒的距离。

    碾米机的原理是稻谷从进料口流入到机盖与滚筒之间,滚筒转动后,由于6条棱筋的推动,稻谷从左向右运动,叠加滚筒的转动,稻谷在两条棱筋的空间内互相挤压磨擦,做螺旋式自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稻谷受到米刀和互相之间的磨擦力作用,当磨擦力大于稻谷皮层与胚乳的联结力时,皮层便会破裂、掉落,变成米糠。

    稻谷自左向右运动过程中,所受磨擦力越来越大,米粒越来越白净,到了最右端的时候,机盖的内径变大,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米粒在出米口被抛出。米糠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米筛被抛出,最终流向出糠口。

    碾米机虽然结构和原理简单,但已经属于精密制造,需要各种零部件的精密连接,对零件的尺寸要求很高,所以并不好制造。姜明也是等到各种机床都发明出来,工人的技术也熟练之后,才真正着手碾米机的制造。

    听到姜明已经发明出碾米机,苏佚脸上充满兴奋之色,他了解姜明的本事,一旦搞出新的机器,一定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姜兄,既然已经发明出这么好的机器,何不带苏某去见识一下。”苏佚颤声道,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激动。

    姜明呵呵一笑,道“今天还不是好时机,等过两天我再带苏兄参观碾米机。”

    “哦?怪不得姜兄有前番动作,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啊。”苏佚有点猜出了姜明的意图。

    姜明与苏佚对视了一眼,心照不宣地点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