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真龙之工业中华
字体: 16 + -

114.肇新造船厂

    刘根水、李兴全联袂而来,苏佚和王行道心里猜着可能是关于技术的问题,因此便向姜明告辞,这不是他们的强项,免得在这里听天书。

    “刘根水(李兴全)见过督军。”两人走进议事厅,拱手见礼。

    “两位免礼,不用客气!”姜明右手虚抬,问道“不知二位今日来见,所为何事?”

    李兴全道“回督军,造船厂已经修建好,特来复命。”

    姜明眼睛一亮,高兴道“不错!比我预期花的时间少一点,没想到你们这么快便掌握了建造方法,值得称赞。”说完,便向两人伸出了大拇指。

    在五月份的动员大会上,姜明给两人安排了建造船厂的任务,地址由姜明和他俩共同选定。造船厂在北门江出海口附近,是一处宁静的港湾,距离儋州城不到10公里,一条笔直的三合土马路已经修好,连接盐田、造船厂和儋州城。

    刘根水谦虚道“多亏了督军的指点,没有你画的图纸,我们也很难这么快完工。”

    姜明轻轻摇头,道“关键还是你们经验丰富,了解造船厂的结构,我只是凭借自己的见识提供了一些建议。至于图纸,那是我的老本行,不值一提哈。”

    选定造船厂的位置后,姜明便和刘根水、李兴全一起设计造船厂的建造图,有了图纸标注的各种细节,施工便事半功倍,古代则不注意这些细节。姜明是机械专业出身,学过工程制图,画出来的图纸将细节都标注的很清楚,如柱子的高度、直径,路面的宽度等。

    李兴全是船工出身,在造船厂待过,知道古代船厂的结构和设施;姜明在此基础上,添加一些后世的配套装置,像升降机,有了黄铜制造的滚动轴承,由滑轮组构成的升降机便能应用于造船,减轻人工负担。刘根水是木匠的老师傅,熟悉各种横梁、木柱的架放。三人分工明确,三五天便设计出全套的船厂建造图。

    想到造船厂已经建好,而自己今天好像没什么安排,姜明决定索性去实地看看,便道“既然船厂已经建好,咱们索性一起去看看,如何?”

    两人点点头,道“但凭督军吩咐。”

    。。。。。。

    三人坐上马车,在督军卫队的骑兵保护下,前往儋州城外的造船厂。两次击败南汉军队加上攻占海南五州,革命军搜罗到不少马匹,组建了一支50人的骑兵排,直属督军卫队。

    造船厂建在北门江出海口,离河岸只有二三十米,周围修建了河堤和海堤,用的材料是山上的大石和水泥。造船厂用高大的砖墙围了起来,占地面积足有2万平米。

    姜明走下马车,看着眼前的造船厂,赞道“不错!设施齐全,船台、滑道、升降机的设置基本符合要求。有了造船厂,咱们就能造出乘风破浪、万里远航的海船。”

    古代造船法分成两种,船台和船坞,船坞造船是北宋时期发明的造船法,成为后世使用最广泛的造船法。姜明选择的造船法却是船台,倒不是他不想用船坞,毕竟无论造船或是修船,船坞都是最好的选择。

    船坞是指修造船用的坞式建筑,灌水后可容船舶进出,排水后能在干底上修造船舶。如果想利用船坞造船,如何将水排出却是极大的问题,船坞是低于水平面的,想利用挖沟等方法都不可行,只有依靠抽水。

    可是如果建造一艘排水量250吨的海船,长约30米、宽7米、吃水3米,船坞的容水量至少1000立方米。如果想靠古代的龙骨水车抽水,不要说根本很难架设,就算是真能抽水,也不知要抽到何年何月,根本谈不上工业化生产,更不要说排水量更大的海船。

    在没有好的抽水机器的时候,在船台上造船,再利用滑道将船拉到水里,是最符合目前技术水平的方法。至于船坞,用于建造排水量100吨以下的小船也很好用,古代的龙骨水车用来抽浅水还是很好使的,多使用几架,很快就能抽干。

    船坞曾在宋朝用于修复皇帝享用的大楼船,即龙舟,但那是给皇帝干活,完全不计较成本,再多的水都能抽干。

    姜明走进造船厂,只见船厂设有3个船台,其中2个船台是半露天结构,1个船台为纯露天结构。半露天船台用于建造中小吨位的帆船,而露天船台用于建造大型帆船,因为大型帆船实在太高,盖不了那么高的房子,只能露天建造。

    半露天船台相当于给船台加盖了房顶,帆船可以先在封闭船台建造,待船体建造的差不多了,再拖到露天区域,安装桅杆。按照设计,小型船台建造吃水线3米、长30米、宽7米的帆船,排水量约250吨;中型船台建造吃水线5米、长45米、宽11米的帆船,排水量约1000吨。

    露天船台可以建造排水量超过1500吨的大型帆船,长和宽分别超过55米、13米,吃水线也超过5米。

    姜明很满意船台的设计,拍了拍刘根水的肩膀,赞道“建造这么高的船厂不容易,多亏有你这样的巧匠督造!”

    船厂是用砖石、水泥、木材等材料建造,坚固耐用,只要不是超强台风直接冲击,一般吹不垮。根据姜明在后世的印象,儋州极少有台风登陆。

    刘根水有些受宠若惊,忙拱手道“督军谬赞,刘某愧不敢当。”

    造船厂确实是精心设计,船台周围安装了类似升降机的装置,利用滑轮组可以轻易将物料从底部调到甲板上,减轻造船工人的负担。船台有细微的倾角,与滑道相连,当船体基本建造完成后,利用船台的倾角,将船体拉到露天船台,安装桅杆,再推船下水。

    为了方便工人切割木材,姜明从北门江开挖了三条引水渠至船厂,安装上大型水车,制造出3台木材切割机。切割机的结构很简单,在旋转的主轴上安装圆形锯片,水车带动圆形锯片高速旋转,可以将很坚硬的木头切开。

    看到设施如此完备的造船厂,李兴全眼神里透露着渴望,便问道“不知督军打算何时开始造船?”

    作为一名造船工,李兴全心中最想做的事还是造船,他恨不得姜明现在就下令开工。

    看到李兴全跃跃欲试的表情,姜明笑道“既然李厂长想快点开工,那就明天吧!”

    “厂长?”李兴全脸上充满疑惑。

    “嗯,从今天开始,你就是肇新造船厂的第一任厂长!”姜明干脆利落,不但为造船厂取了名字,还任命了第一任厂长。

    三人不知道的是,肇新造船厂将会在日后成为帝国造船业的摇篮,为造船工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作为船厂的奠基人,李兴全被后人誉为“现代造船业之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