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为弈
字体: 16 + -

037:朝内风云·八声甘州

    大明朝实在是太大了。余杭县阴雨连绵,北京城却是艳阳高照。

    这是一间数丈长宽的屋子。进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数名舞姬,一色的浅青薄衫紫鹃裤,右边则是吹拉弹唱班子,细听那词,却是——

    待不消魂不自禁。乍黄昏又阁轻阴。背灯佯溜搔头玉,隔座亲舒缠臂金。竹小苦无栖凤力,花含先有许蜂心。九天屈注银湾水,抵得恩多未抵深。①

    北京的秋天最是干寒,可瞧着那些穿薄纱的舞姬,各个面色红润,哪有半点受冷的意思?环顾屋内,原是这屋的房梁并非寻常房屋的木梁,而是整根的中空铜柱,下置地龙,一旦生火,热气便从由铜柱传遍屋内,是以不管外面如何寒冷,屋内始终可以温暖如春,还不沾半分炭火烟气。这不,屋内四角摆放的花卉叶子还是绿的,甚至那株兰草还抽了新芽。

    屋子正北面挂的万鹤朝松图,图自然是没什么看头,关键是图下的人。

    上首是两把紫檀木雕花的圈椅,中间隔了张紫檀木的茶几。右边那把椅子上是一穿着青毡貂皮褂的男人。

    这人莫约四十五六,留着八字须,偏下颚前凸太过,显得与常人有些不同。虽是有些怪异,可话说回来,反观太祖皇帝画像,似乎太祖爷的下颚也是凸的明显,两两相比,倒是有几分神似。

    这人双眼微闭,面热神迷,身子随歌声轻晃;左手放在茶几上,食指、中指、无名指还不时在茶几上轻敲几下……整个人似乎已完全陷入温柔乡中。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却是盖过了琴瑟的声音,“来消息了!”

    这声音来的太过突然,丝竹云声全都停了,连舞姬也都停了下来。

    来人莫约三十多岁,一身灰粗的长衫褂子与大厅雍贵气氛格格不入,可他一进屋,本在屋中心的舞姬自觉地退到两边,给这位突然来人让了一条道——显然来人的身份绝对不低。

    本敲着茶几的男子左手一顿,双眼猛地睁开,却是笑盈盈起身道,“春亮来了。”

    春亮本命杨春亮,模样虽是平常,却有一尺多长的长须,虽不知与传闻中的美髯公关羽相比到底如何,可配着他身上的书卷气,却有种出尘的飘逸。

    杨春亮急匆匆走到左边的那把紫檀圈椅坐了,却是将一只不及拇指粗细的纸卷放在茶几上,“贞卿呐,可真有你的,还真是来消息了。”

    贞卿,自然就是这位长得和太祖爷酷似的男子了。贞卿,本名朱希忠,字贞卿,为永乐朝成国公朱能玄孙,嘉靖十五年袭爵成国公。

    朱希忠闻言立刻拿起那纸卷观读起来,观其神情,完全没了之前听曲看舞时的那股纨绔气。

    纸卷虽然不大,写的却都是蝇头小楷,足足数百字。朱希忠读的很慢,待读完最后一字,才将纸卷放回桌上,“好啊!浙江通省官员皆是严嵩门人,上下其手、铁板一块,不想这半路杀出来的陈兴、罗宏俊还真能翘出颗钉子来!”

    杨春亮早就读过纸卷上的内容,已过了最初的惊喜,却是端起茶几上的盖碗,杯盖拨开茶叶,“一件案子,两年时间,从知县到知府,再到按察使衙门都告了个遍,偏还是无头公案,知县查便派人去杀知县,杀知县不成又杀害苦主……可话说回来,这只是一父一子、两条人命的小案子啊。”

    “此言差矣。”朱希忠摆手,“天下事从来都是上面费精神,下面费力气。天下本没有大案,所谓的大案,不过是上面多费了精神。上面多费了精神,下面也就多费了力气;下面费的力气多了,动静自然也就大了;动静大了,自然也就成了大案。这次虽然只是一父一子、两条人命的小案子,偏牵扯到这么多官员,若是加把力,说不定真能借机将浙江的官场清洗一遍。”

    杨春亮自然明白其中道理,可有些话该由朱希忠说,因笑道,“你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说到这里却是摇头不语。

    朱希忠知道杨春亮的意思,也是端茶呷了一口,“从来只有我锦衣卫找别人的麻烦,到了陆炳手里,我锦衣卫居然要向严党摇首乞尾,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说起陆炳,绝对是一号人物,毕竟他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三公兼任三孤的官员,关于他的评价嘛,以褒奖偏多。褒奖居多……这看似平常,可要知道,明朝言官那可都是想着靠骂人名留青史的主,那些笔杆子,活的也要说成死的,白的也要说成黑的,并且陆炳还担着锦衣卫指挥使这一向不受百官待见的职务……这样一个人还能留下不是太坏的名声,其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说到这里,朱希忠砸了咂嘴,继续道,“陆炳他是老好人做惯了,总想着两头不得罪。”

    说起陆炳,能力实在是没什么突出的地方,不硬不软,搞得性功能障碍一样。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当时的口碑却不太坏。至于原因,那就不得不说他做事的方法了。一点吧,嘉靖皇帝多次制造大案,陆炳偏能保护一些人,折节对待士大夫。陆炳保护的那些士大夫到底是不是被冤枉的暂且不提,就说那些整天到处胡乱逼逼、写书留世的,可不就是那些士大夫、御史言官们嘛。保护了这些人,那名声想臭也臭不起来呀。这点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

    陆炳既然立志要做好人,俗话说好人不长命,嘉靖三十九年,刚过完五十大寿的陆炳病死,朱希忠接任锦衣卫指挥使职务。

    杨春亮也不多提陆炳,只提余杭的事,“花花轿子人抬人,再有权势的人也得有人捧场。陈兴、罗宏俊虽说是知县、县丞,可没人捧场,那就是空有知县、县丞的头衔,轻松就被主簿、地方联手做空。他们两个明面上的人实在是力有未逮,既然想借这个案子达到目的,又该如何?你虽然派了洪秀全跟在他们身边,可你总不能明着派锦衣卫出面吧?还有,洪秀全的身份也有些遮不住了。”

    朱希忠明显心中已有打算,闻言一笑,却是对一旁的丝竹班子道,“停了做什么?继续!”

    那拨弦吹管的刚起调子,朱希忠便打断道,“这个不好,换了,换柳永的词,就……《八声甘州》吧。”

    不一会儿,丝竹云声便起来了,再看朱希忠,已是恢复了杨春亮进门之前的模样,闭眼轻晃起来。

    杨春亮深知朱希忠秉性,细听那词,却是——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禁道,“这个调调,也忒惨了些吧?”

    朱希忠依旧闭目轻晃,“柳永的词好啊,尤其这首《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一个‘对’字,一个‘当’字,更是精妙啊……陛下敬天修道,那太极的黑白双鱼,可不就是一个‘对’字,一个‘当’字吗?陛下身居九重,二十五年不上朝,治大国如烹小鲜,朱某虽然不才,却也有效仿之心;我虽欲对付严党,可想严嵩死的人比永定河的王八还多,何须我亲自出手?”

    杨春亮如何不明白朱希忠?

    提起陆炳为何能在陛下身侧这么多年荣辱不衰,主要有两个说法,一说陆炳是嘉靖的奶哥哥;二嘛,就是嘉靖一十八年,行宫失火,陆炳在大火力背着嘉靖帝逃出火海,那是有过命交情的。

    前一个说法并不靠谱,因为嘉靖帝兴王府旧臣实在不少,能有好命到最后、自然死亡的实在不多,这么一来,只能是第二种说法。

    世人只知道是陆炳冲进火海救了嘉靖帝,可实际上,是朱希忠和陆炳一块冲进火海救出嘉靖的。②

    杨春亮颔首,“严嵩、严世藩这狗爷俩这次有的忙了,我这就派人将这消息送到裕王府。”

    朱希忠打了个兰花指,似乎在附和丝竹的调调,“有劳先生。”

    幽幽朱门,依旧是《八声甘州》的曲调,却是朱希忠吊嗓吟唱的声音——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