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奉祠
字体: 16 + -

第165章 锦衣营分裂

    随后,孝宗听到远在四川的相国虞允文,还有他举荐的几位重臣说明,这才知晓,金人的谈判筹码,远比黄金银两还要珍贵。

    只是一切后悔晚了,总不能又跟金人因为驸马罗术,再打一架吧。

    不过,现在已经清楚,驸马罗术下面的产业既然都在宋人境内,还是很心安,只要控制住出境的往来商品,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驸马罗术对清除李家扰乱朝纲有功,李府的财物及所有未诛杀人等,皆入罗府,加封驸马罗术为逍遥王爵位,俸禄按王府待遇。”

    这一次,孝宗可动真格的,一定要把这位大才驸马拿下,论收买人心,金人与夏人,无论怎么比较,也不可能跟宋人相比。

    最主要,罗氏下面的店铺及场坊,还有各种优惠政策,海面上行驶的船舶也都标有罗家的标识,整个宋人境内,分布大小数千家,与罗家有关的铺面。

    可从这一天开始,孝宗要求罗术,不能随便离京,如金人要求,才可按照和约,并有重臣紧密跟随,一路上所有言谈举止,都要他第一个知道。

    皇城伺也被暗中下令,对所有罗氏分布的店铺进行监视,从生产到运输,乃至出境,都要进入严密监管。

    弄得罗术下面的店铺都很紧张,忙于应对官府的差使。

    皇上旨意虽然严密,实际执行下去,每个地方都不同,尤其象罗家重点的几块地域,大散关、福州、广东、福州等,当地官府得受罗家亲善美名,实际并未严格执行。

    这一切,都被罗家的锦衣营禀报给驸马罗术,尤其在大散关秘密进行的各种武器实验,要是被朝廷知道,怕又是麻烦。

    他很清楚,火器这种轻量极的武器都被孝宗严格看管,别说更威力的武器出现,恐怕到时候,连生产出来,也难见天日。

    这就象一个人捡到宝物一样,绝对不敢让任何人知道,实际上,它的价值也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先进技术不断创新。

    远在灵州的罗府内,为了掩人耳目,罗术专门找人假扮,纵然被宋朝廷知道,在这个地方也有罗氏产业,却也是被一个叫完颜术的异族人把控,也算有一个交待。

    实际控制权仍处于他手中,还有他手下的锦衣营,开始密布于宋金夏三国,每个地方都负责监视收集及处理必要事件的任务。

    从开始,他并没想要这支守卫军,成为一种杀人的队伍,只是在极特别情况下,才会处理某些应急事务,误杀是难免的,一切都为了不出现意外。

    天下纷纭,自然不是他能控制得住,何况这三国都各有利益,彼此之间矛盾重重,尤其始终不相信他的夏国,从罗术占领灵州开始,梁子就节上的。

    罗婉儿作为锦衣营统领,负责主要是驸马罗术身边的事宜,数次派往灵州查看锦衣营的各项训练任务。

    在进入西辽过程中,充分发挥锦衣营的快速反应力,很快在辽国建立十几家秘密联络店铺,收集情报之外,销售罗氏代表的商品,很快打开了通往西部的门户。

    此刻的西辽,正处于分崩离析阶段,末代皇帝,还在四处发兵,意图把以往庞大的帝国,再恢复原样,可是由于疆域太大,各部落管事松散,实际能管理的就是最近的北部蒙古部落。

    对于这些信息,罗术通过历史已经知道,对于这片国度,重要的一定是和平,哪怕架构一个虚空的庞大帝国,也要比分裂要好很多。

    部落联盟,最大的原因,不单纯是疆域,还有就是他们生活的环境,适宜生存的空间分散的,才会形成安居于不同区域的小国。

    以往采用委派官吏,王子人质法,都不能根治内部不时兴起的政变,与中原文化不同,对于宗教的信仰与内心的力量,让这些部落,哪怕反叛,都会找出一个教派理由。

    这也是一种文化落后的表现,在人不明白事情原委时,谣言与无端的猜测,成为他们不时内部动乱的主要原因。

    建立起畅通的通讯手段,强化内部监控的杀伐,就象当年明朝锦衣卫一样,进行恫吓,表面看虽然只是治表,却又是能暂时应对最有效的手段。

    在这个时候,锦衣营不断扩大,分列出不同部落化,内部团结,约束一致的行动,越来越困难,建立另一套组织“红缨团”开始形成。

    所谓“红缨团”,是罗婉儿在西辽锦衣营不断分裂化后,开始进行的内部更紧密的一种组织,常以刺杀叛变的锦衣营主要首领为任务。

    这时候的“红缨团”主要使用的暗杀武器,都是由灵州生产出来的可连发三颗子弹,已经拥有现代化武器部分特征的火器。

    约束这些还在使用刀枪的锦衣营各处统领,武器的杀伤力,令分散的锦衣营,终于开始又形成一个聚力。

    罗婉儿在西部搞起来的这套管事措施,虽然是些看起来,比较有效的方法与措施,驸马罗术却清楚,这一切都太过依赖人心。

    恐怕一切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无法控制的人心下,都变得脆弱无力。

    直到他听说,金国中都,出现一次刺杀金主的暗杀行动,罗术知道,这个女人开始在进行自己的一个阴谋计划。

    一切都为了报复金人,当年对宋人的侮辱与恐怖的掳虐,罗金妮在灵州听到这个消息,马上要回中都去看自己的父皇。

    这一次,罗术也被迫跟随,一起去金国的是自己的义兄赵汝愚。

    自从与金国邦交后,他一共去了五次金国中都,其中有三次都是赵汝愚跟随,所以,他的行动还算自由。

    得知罗术又收到金主技术交流的旨意,赵汝愚安排好家眷,一队人马,经过金宋边境,朝金中都走去。

    每次去中都途中,他都看到不同的变化,这一切的变化都有罗氏的影子,由于金人生活越来越好,百姓安宁,宋金边境长时期处于平静。

    而这一次,赵汝愚却从逍遥王罗术眼睛里,看到某种不安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