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奉祠
字体: 16 + -

第150章 议政

    坐在朝堂上的孝宗点了点头,即命众臣有折请奏,无折退朝。

    一个年长近六旬的威严朝官,走上前,特意向退到队列的驸马爷罗术微微点头,递上奏折。

    “吾皇,川蜀重灾,饥民四野,臣欲往治理,请恩准。”

    顺眼望去,在高殿上的孝宗蹙紧眉头,轻挥手。

    “彬父不要再议此事,朝堂尚需汝辅佐,不要辜负吾的期望!”

    听到“彬父”,罗术知道,这个就是那个右相虞允文,赵汝愚还是经过他的引荐,是朝内的顶梁重臣。

    正在这时,朝臣中一位大臣迈步出列。

    “臣谏相国陈俊卿,两淮屯田,采取兵民合一,造成资源浪费,此过理应受到惩罚,不可姑息。”

    旁边的赵汝愚告诉罗术,这位谏官曾经弹劾相国汤思退,得到民众欢呼。

    汤思退就是那次与金国议和的相国,他原来是主战的,结果中途变成“议和”,尴尬成为孝宗的代言人,结果去年在奉祠途中,被七十二位大学士联名又参奏,死在路上。

    没想到,刚到朝堂任相国的陈俊卿屁股还没坐热,这位代表民意的谏官来弹劾他。

    瞬间,朝堂内一片安静,并没有出声。

    罗术回身寻找,才发现,今天相国陈俊卿没在,请假有事吗?

    而先前想去川蜀的相国虞允文,沉默不语,象没听到,这代表是一种默允,竟然没有反对的声音。

    这就有点尴尬了,难不成,上朝第一个奏折,就要让刚当相国的陈俊卿“奉祠”了,这也太快了点。

    朝堂上,死寂一片,孝宗等别人发言,大臣们似乎达到默契,连曾经在福州的周必大,也站在朝列里,没抬头。

    罗术觉得庆幸,心中无官,不必担心这一会儿成相国,一会儿被贬成庶官,上上下下,人不得了精神分裂不可,难怪那个才四十多岁的汤思退给吓死了。

    眼瞅再继续下去,孝宗已经无法继续自言其说,突然听到皇帝说道。

    “驸马爷,曾在福州闲差副转运使,与陈相国多有往来,可与吾说下,汝对此事的观点。”

    啊!

    罗术直接傻眼,在众目睽睽下,让他跟这个很有民心的谏官对峙,自己又笨嘴笨舌的,不是皇帝佬要看他笑话吧?

    此时也没有犹豫时间,只得躬身出列,向朝堂上的孝宗行礼。

    “吾与陈相国抵御海盗,共同为当地百姓民生,陈大人很有建树,据臣所知,平日相国爱民如子,亲历亲为,受到福州人爱待,可是……”

    所以罗术要加上“可是”,因为身后被赵汝愚怼了一下,还很有力。

    完蛋鬼,这是要他不要说了,或者说的不对,赶紧改正。

    罗术抬起头,看到左右列的朝臣都露出异样目光,里面闪烁厌恶。

    不行,别没事找事,赶紧又加上一句,“可是,臣与陈大人平时只是因爱好诗书,常多往来,政事不敢多干预,陈大人喜爱藏书,一起去茶舍饮茶……”

    “行了,不要说了,退朝!”

    朝堂上,孝宗打住罗术继续往下讲,他不是没听明白,这个驸马爷也受到别人干扰,风向开始摇摆不定。

    两句话没听进去,孝宗不乐意了,群臣议论纷纷,往大殿外走去。

    待到门口,一个十六七岁的侍官拉住罗术。

    “皇上要后殿等汝,请走偏门。”

    说话这孩子罗术认识,叫韩侂胄,任知问门事一职。

    赶紧跟随身后,回身看到赵汝愚及相国虞允文并未露出惊诧,想是岳丈要见女婿,有私情话要说。

    罗术走入后殿,看到已换常服的孝宗,站立花园中,身边几个宫女及宦官站得远远的,想是被打发开,有话要听他讲。

    “驸马罗术,吾听闻汝从大散关出来,一路踏平,未受到任何阻拦,是何缘故?”

    幸亏锦衣营提前告诉了他,罗术并不慌张,躬身回道。

    “臣实在着急见到公主,不知何故,那些肆意的土匪与暴乱者,纷纷让路。”

    “什么?与吾说话,也要巧言令色吗?”

    没想到,孝宗问得更直接,一点不给回旋余地,脑筋团转,这种事估计就很怪异,一定不少猜测,要说出锦衣营有点为难,可不说……

    抬头瞅了一眼孝宗,目光如炬盯着他。

    没办法,还得继续往下编。

    “大散关肆虐,金人与夏人为祸边境,途中确实有臣子的家丁保护,没想到,土匪如此不经打,吓得都跑了。”

    这话到是中意,孝宗点了点头,又问道。

    “驸马爷想来军事上很有见地,也有领兵打仗之才,公主已对吾说过,吾会酌情考量。”

    考量什么,历朝历代,就没有让驸马当官领兵的,罗术也没当回事。

    接着,见皇上手指天上飞翔的小鸟。

    “驸马爷,觉得这只展翅的鸟儿,汝觉得该打掉,还是继续让它飞舞?”

    这啥意思,罗术也不傻,刚才朝上还在议论陈俊卿,马上问这种含糊的话,明显要听他不同的想法。

    罗术赶紧跪地,“臣知道,打下的鸟,最多成为口食之餐,但展翅的鸟,却可欣赏,飞舞,很是好看,世间万物,自有它合理之处。”

    这也是他本意,陈俊卿作为重臣,正处于风头正盛的时候,皇帝佬想听啥,他能不知道,可也不能太直白,谁知道皇帝身边,哪个跟随嘴快,传到朝堂。

    果然,罗术一句话,听得孝宗连连点头,这正是他要听的,陈俊卿可是重新被启用,很有才干的重臣,朝堂上谏官所说,不过一件小事,不足为议。

    看到机会来了,罗术正要继续兜售他的商品,听到孝宗又蹙眉。

    “贤婿,可听说李府事件,最近在临安府传得沸沸扬扬,汝何看法?”

    这回罗术赶紧跪地,“臣有罪,贪婪国舅青楼生意,本想赚点钱,没想到会出现玲珑姑娘的事,请皇上制裁。”

    孝宗转过身,注视罗术,正有宫女在桌上摆上水果茶水。

    “来,来,贤婿在闲游四界时,听说做了为吾朝不少的善事,深得吾心,赚钱遇到祸事,总是难免。

    那个李凤娘,本就可恶,不用想,一定这个叫玲珑的女子招惹了皇儿,唉……”

    这话罗术没敢接,低头不语,这种关乎皇家礼仪的事,他做为外戚,别没事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