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英雄录
字体: 16 + -

九章 天下大势

    



    



    自古以来,中原就以地大物博著称,更有南北之分,南北的气候与民风份外不同。



    南方气候温暖,水土肥沃,为鱼米之乡,老百姓生活富足,从而导致商贾之风盛行,读书习文的气氛浓厚,书香门第之家不可甚数。在儒文商贾的影响下,百姓多是知书达礼,行事精明之中更带着一丝商人的狡猾。



    而北方久经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入侵,战乱不止,因此北方百姓习武之风盛行,以求练武保身,习武之人的性格大多豪爽又勇悍。因而导致北方的民风变得纯朴而彪悍。



    而这一南一北的分界,就以千里秦岭为准。秦岭以南为南,以北为北。秦岭自古就有“面巴蜀而背秦川”之称。在秦岭南麓,汉江上游。



    有山名叫紫柏山。



    山中深处有着一座宏大的道观。观名“真一”。以‘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而独取其一’之意。江湖武林中人,每行到此处,在遥望此观时无不是敬仰万分。



    不仅因为真一观是江湖武林中七大正宗之一,更是因为二十四位封天榜中,其中排名第二位的‘玄微真人’便是此观的观主。



    在十年之前,魔道之中有“绝刀,血神,花间,万毒,玄阴,紫狱,九幽,黄泉,邪灵,”这九宗。



    魔道中这每一宗的实力皆可比足江湖中一等一的势力,若是这九宗能联合在一起,无数魔道群雄齐聚,实力和声势之浩大,在武林中根本没有什么门派能够与之比肩。



    但魔道中人,性情邪异,心思诡毒,各宗之间为争当这魔道九宗之首,互相征伐内斗,耗尽了魔道宗门的实力。到头来反被正道武林压制了一百余年。因此导致了魔道的声名不显,鲜有人知!



    只是天行有道,物至极则必反。



    魔道中犹如天降般出现了一位绝世魔雄。此人来历不明,但身怀鬼神莫测的武功,辅以血腥杀伐的手段,在短短六个月之内,便一统魔道。



    更是以大手笔创立了魔教,一统魔道九宗。接着,又创立了魔教三门,分别为“天地,日月,阴阳”三门,此三门位列于九宗之上。



    其自身更是成为魔教的第一任教主!如此气魄天下无人能及。因其名也为无极,被天下武林中人尊称为“无极魔帝”。魔教自此大兴,数年间,对武林正道进行了血腥反扑。



    当时江湖正道以六大正宗为首,这六大正宗分别为:“少林,峨眉,五岳剑宗,玉皇阁,九天玄宗,鸿儒书院。”



    对于来自魔教的攻伐压力,这六大正宗联合了当时江湖中的所有正道人士,组成联盟,开始与魔教进行一次大决战。但最终却因为‘无极魔帝’此人武功极高,已快至武道巅峰之境,六大正宗中的无数绝顶高手,在联手之下竟被‘无极魔帝’给杀得惨败而逃。



    其下的正道势力更被魔教杀得大败,甚至当代的宗主都有战死,门中的弟子长老,更是死伤无数。



    此后魔教携大胜之威,大举反攻。在数年之间,死在魔帝手中的各门各派的长老,高手,不计其数。最后这六大正宗为求自保,只得自封山门,避世不出。



    这六大正宗一向是江湖武林的正道之首,连他们都封隐山门,避战不出。更是助长了魔教的嚣张气焰。一时间,江湖武林中为之大乱,邪魔尽出,妖魔肆虐。



    至此魔教称尊,独霸了整个江湖武林。



    魔教之辈多是阴毒狠厉之人,为了修行无上魔功,残杀无辜百姓,各种残忍的手段层出不穷,天下为之大乱,老百姓苦不堪言。这种日子又足足过了五年,那段时间号称是‘江湖中最为黑暗的五年’。



    这时间一久,这魔教的所作所为,更是惹得天怒人怨。



    正值此际,一位骑着毛驴,年至古稀的神秘老道,莫名的出现在江湖之中。



    数日之间,连败魔教九宗三门之主,更是杀了魔教中近百名的先天高手,一时间魔教九宗三门的实力受到重挫。老道更是立下战书,在云门山约战无极魔帝。



    消息一出,天下大哗,受到魔教多年压迫的武林人士群情振奋,慷慨激昂,纷纷前往云门山为老道呐喊助威。自封山门的六大正宗,闻此消息也有所动作,隐有复出的迹象。



    为了压制正道武林复燃的气焰,无极魔帝当下果断应战!



    当日在云门山上,天下正魔群雄齐齐前往观战!各方势力云集,暗地里暗流涌动,波澜诡谲,各方势力都在期待着这一战的结果。



    当日云门山山巅之上,老道与无极魔帝两人隔空而望,对言数语后,便战作一团,在比斗交手中,引起的罡劲余波,竟让百丈之外的人都不能靠近!两人大战一天一夜,过了数千余招,不分胜负。只见老道在出手间,罡气如浩浩日月,刚正而柔和,又如苍茫大海一般,深不可测。



    无极魔帝为魔道至尊,功法邪异至极,魔气沸腾之间竟有翻天之势,身形在滔天的魔气之中,若隐若现,每次出手如闪电般,凌利霸道至极,招式之中又含着无数波澜诡谲的变化,令人无从防备。



    两者罡气,一正一魔,在交会之间,却导致异变,最终引发了天象。



    当日,在苍天之上,压下无数黑云,云门山山巅之上立时变得狂风肆虐,雷电密布。如此景象更是让天下豪杰只能远瞧,不敢近前一观。但见山巅之上,狂风呼嚎,银蛇似的闪电四处游动,伴随着阵阵雷霆之声。无数掌风剑影,在声声利啸之中,直冲云霄,交战间,竟引发出如此可怖如同天威的气象,数百年来,无人能及。



    此战足足过了三天三夜,终于是停歇了下来。



    此战过后,整个云门山山巅被削了足足三丈之高,此战更号称是‘中原武林三百年来的第一战!’



    大战过后,就在天下正魔群豪,各方势力对于这一战的胜负纷纷翘首以盼时,老道却是只身从云门山巅上掠下,面色苍白,隐有受伤之态。



    见到老道并无大恙的安全下山,魔教诸人心生不妙,又等了良久,不见魔帝下山,众人再也按捺不住,急忙涌上山巅查看。但见山巅之上到处是大战之后的痕迹,灰尘密布,魔教中人在当中搜寻了良久,乃至于挖地三尺,教主‘无极魔帝’却是不知所踪。



    对于两人的胜负,魔帝是生是死,无论江湖中人如何相问,老道就是缄口不言,摇头不语。



    见老道不答,对此天下豪杰只得猜测:‘或是无极魔帝的所做所为,引发天怒,被神雷劈中,身陨了。’‘又或者传闻魔帝境界突破,破空飞升了,在飞升前击伤了老道!’···。于此,这一战的结果便成了江湖中的第一悬案。



    对于外界传闻的种种,老道更是充耳不闻!悠然自在的骑着毛驴,行游于山水之间。



    无极魔帝一失踪后,魔教为之大乱,因为畏惧老道之威,这嚣张的气焰也终于消减了下去,江湖中的正道门派,因而得到了喘息与恢复的时间。



    这六大正宗,也是重新出山,重新整顿江湖中的正道势力,开始与魔教抗衡。



    至于这老道,在云游中原的数年之后,偶然间,行至秦岭,见到了紫柏山,看到柏树林立,山势自然,几近于道。一股玄之又玄的感觉涌上心中,直觉感到此山与已有缘,不由的出声感叹了一句:“吾生,将归于此地!”



    此话一出,仿佛是冥冥中的宿命,话已出口,已经不能收回。



    由此,老道便在紫柏山安居,准备在此立一座道观,潜心修练。



    江湖中的正道人士和六大正宗,听闻老道要在此处建立一座道观,对其是推崇备至,有侠义之心的人,纷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不消一年,便在此处,建立了一座规模宏大的道观,老道亲自取观名为‘真一’。



    在建观的同时,在紫柏山上发现了一处天然的地洞。



    由于老道通晓天下武学,轻功,暗器,剑法,刀法,内功,等无一不精,无一不晓。老道便将生平所知的所有武学,无论高低,花了十年时间,全部默写了出来,收藏于洞中。在这处洞口,老道亲手刻下‘琅寰洞天’四个大字。当中更有一股囊括天下所有武学的气概。



    自此这‘琅寰洞天’成为了天下学武之人心中的圣地,没有人不想进去,一览天下武学。在江湖之中,武学是立派之本,每门每派对自己的武学都是看得珍而重之。从不会轻易外传,因此导致了在江湖中,随便一本二流武学都是弥足珍贵。由此一来,这收纳天下无数武学的‘琅寰洞天’,更被江湖中人称为‘江湖第一宝地’。



    而这“真一观”也从此,毫无疑问的成为了武林中七大正宗之一,由原来的六大正宗演变成了七大正宗。



    因为这老道从不曾透露俗家姓名。便被对其感激之至的正道中人尊称为“玄微道长”。取其中:‘濯清俗尘,勤修正道,抱朴守一,早悟玄微;’之意!



    ······



    江湖之中,实力由下到上,为不入流,三流,二流,一流高手。武学的级别也是如此,三流,二流,一流武学,以及绝品武学。



    至于兵器之分,到了先天之上时,重要的是自己对武学的领悟,对于外物反而却没有那么重要了,一草一木都可作为兵器。只有号称能破先天罡气的神兵,才能入得上先天高手的法眼。



    因此这兵器之分,便只有普通,精品,玄品兵器之分,普通级别即为凡铁所铸,江湖上普遍至极。精品级别的兵器,即是由铁匠精心铸就,经千锤百炼而成,一般是由江湖上的一二流高手所用,颇为珍贵。至于玄品级别的兵器,主要是在于兵器自己,已经能生出一股蒙蒙的意识,犹如初生的婴儿一样,有了属于自己的意识和生命。这意识虽弱,但也能让兵器的威力大增。



    能形成玄品级别兵器的意识一般有两种。一是其本身所用的材质本就非凡,或深海寒铁,或天外陨铁等等,根脚深厚,其本身就自带着一股蒙蒙的弱小意识,经名匠精心所铸,一旦铸成,便是玄品级别的兵器。二是其本就是一件普通的兵器,又或是一根普通的木棍等等。在一位高手,或几代高手将他们自己的意识与意愿,加诸于它。时日一久,经过一人或数人,十年或无数年意识的蕴养。这件兵器在冥冥之中,便生出了一股蒙蒙的意识,自而威力大增。



    在玄品级别的兵器之上还有先天神兵,如果说玄品兵器的意识,还只是一个初生婴儿的话。那么先天神兵的意识便与一个成人相差无异,这先天神兵其本身自带着一股破罡属性,能破先天高手的护身罡气,就算是一个普通人,手持一柄先天神兵,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也能重伤,甚至杀死先天高手。因此让这先天神兵更显得弥足珍贵,在江湖中极为稀少。



    在先天神兵之上,就只有传说中的上古神兵了,这类兵器也仅存于传说中,几乎从未出现在江湖之中···。



    在这江湖之中,要想成为一流高手,其实不难,只要有一本二三流武学,就算天资愚笨,但肯下几十年的苦功,练到高深之处,就算再笨的人也可以成为一流高手。



    只要是一流巅峰的高手,足可成为江湖中一个不大不小的门派之主了,但若想更进一步的话,便要突破后天桎梏,成为小先天高手。



    但此时,便需要一个人的悟性与功法了,这两者缺一不可。但是这通往先天之路的后天桎梏,这一关实在太难,能成为小先天高手的千中无一,多少一流巅峰高手,卡在这一关上,终生不得寸进,最后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抱憾终生。



    不过,一旦成为了小先天高手,在江湖中的地位便超然于上,成为大宗大派之主,乃至是太上长老,也无不可。此时才算是真正进入江湖中的最上层。



    只不过这小先天之境,是初入先天,还未真正进入先天圆满之境,也被人称作伪先天之境。



    要想突破小先天之境,其难度十倍于后天桎梏,一百位小先天之境的高手能有一位突破到大先天境界的,已经是侥天之大幸。而这大先天之上的境界,便是玄域境。此境极高,天下之间只有少数几人能达到这种地步。



    能突破到大先天境界的高手,便已经站在了这江湖之中的金字塔的塔尖之上。此时就有资格登上这封天榜。



    再说···这封天榜。



    一向是由江湖中极为神秘的神机楼,创立而成。



    神机楼,其出自何处,由何人所建,已经是无从可考。



    江湖中人对其一向是惧若鬼神,相传普天之下,没有神机楼不知道的事。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逃过它的算计和眼睛,它的密探更是遍布天下间的每一个角落。



    甚至是王朝的更迭,都有人说在它的控制之下。而武林中人对其一直是讳莫如深,从不敢招惹。



    这封天榜,是以神机楼无人能比的计算分析能力,在详细比较之下成立的,取江湖中战力最强的二十四位大先天,乃至是玄域境的高手,分析其战力排名而成。



    若是有人战败了封天榜中的人物,便可取而代之,成为封天榜中人。



    二十四位封天榜上,排名第一的便是魔教教主‘无极魔帝’。排名第二的就是这紫柏山真一观的观主‘玄微真人’



    第三是少林寺‘妙藏禅师’。



    第四‘刀尊’。



    第五‘剑神’杨九霄。



    第六‘儒师’宁问道。



    第七‘活佛’密宗,迦叶顿珠。



    ······一共二十四位,当代的绝世高手。



    而正在此时,紫柏山上,此时正值入秋。天地之间,草木一片枯黄,枯黄的树叶随风飘散,在地上铺上了厚厚一层落叶,入眼一片金黄。



    肃冷的秋风扫过,天地之间萧索一片。忽然,从林中扑腾起一群飞鸟,扇着翅膀飞上天空,对着下面的林中不停的鸣叫。显然对打扰它们休息的人极为不满。



    砰··咚··。



    深林中传来一阵阵闷响。



    一位五岁小男孩,正站在一棵枯树面前。手持一柄斧头,对着一棵枯树劈砍。小男孩身穿麻布衣袍,面容颇为清秀。一双灵动而清澈的眼睛,紧盯着眼前这棵枯树,满脸专注的劈着柴。



    这把六七斤重的斧头,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还是重了些,不一会,小男孩额头上便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水。



    直过了半个时辰,小男孩终于砍完了,长舒了一口气,小脸上有着一抹轻松,顺手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把砍下来的柴仔细捆好,背在身上,往林外走去。



    走了不一会儿,穿过林子,在眼前出现了一条由青石铺就的阶梯,一级一级的阶梯一直通到最上方的尽头。



    男孩驾轻熟路的爬上阶梯,缓缓的往山上走去。在阶梯的尽头,一道高大的观门出现在男孩的眼前,观门上写着三个大字,字体中正而宏大,字风温厚清润,一缕若有若无的道意缓缓散出,上书三个大字‘真一观’。



    此观···正是江湖七大正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