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爵爷
字体: 16 + -

第110章 任命下达

    “在齐先生来之前,我已经让管事去收购药材了,如果先生还有什么特效的药材,就写下来,我让人给管事送过去,一并购买就是了!”杨赢说道。

    “我们这次去,毕竟是大军出征,兵部无论如何也得给些物资,就看小爵爷能要来多少了,自己购买终究有限,毕竟边关十几万的大军呢!就算你再有钱,也不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再说了,大军可不是你杨小爵爷的,而是陛下的,自己买一些没什么,但是不易过多,不然御史是不会放过这个弹劾你的机会的。”齐志远冷静的分析道。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虽然我不像齐先生像的那么穷,但是有很多的东西不是我可以自行解决的,应该朝廷来管才是呀!这就跟明朝的沈万三和朱元璋比着修墙是一样的,属于没病找病呀!齐先生不简单呀!连这个事情都能看明白,政治智慧比他师傅可强多了。’杨赢心中暗暗的想。

    “齐先生所虑既是,不过我的身份不一样,军中卫生条例就是我搞出来的,这才我买这么多药材也可以用在军中做药物试验的借口,不如创伤药的改进什么的,这些专业的医学知识恐怕就要劳烦齐先生了。”杨赢给齐志远解释道。

    “这样就好,省着给那些御史把柄,不过师傅他老人家正在研究创伤药呢,要是真能成功打的话,我们倒是没有说谎,再说了,我这里也有一些秘方,正好一会让小爵爷家的管事把药材买回来,我在配制好了,就说是我们在军中的实验成果就是了,别人也就没话可说了。”齐志远信心满满的说道。

    “好,那事情就这么定了,我还要在等几天,兵部最快也得后天才能给我送来任命文书,我们还有几天的准备时间,这几天要不齐先生就辛苦一些,去长安跟郑管事一块去购买药材就是,所有的费用由我家出就是了!”杨赢听到齐志远的主意,觉得可行,马上就拍板,并且提出自己的意见。

    “这样也好,我这就去长安找郑管事,一块和他采买药材就是,省的他弄不明白!”齐志远说完就要走,杨赢赶紧吩咐燕十三准备马车,跟着齐先生一块去,给他当个跟班小弟,也顺便保护他一下,虽然可能根本就用不到,因为没事谁会为难一个大夫,尤其是孙思邈的徒弟,要是绑着他去看病倒是有可能。

    等到把齐先生送走之后,杨赢就又去了书房,考虑接下来的路该如何去走,自己比这个时代的人唯一多的就是那点历史知识,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而已,但是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也给变了不少东西,很多的事情发展方向都有所改变,也不知道是好是坏?所以每次做事情之前,杨赢都会好好考虑的,想清楚了才去干!

    这一想,就想到天黑,馨儿来叫杨赢吃饭的时候,杨赢才把以后的事情规划了个大概,明天还要问问肖瑶影和燕十三他们,才能把自己的计划做一个完善。不过燕十三跟着齐先生办事去了,恐怕这两天还回不来,杨赢只能等他回来了再说。

    第二天一早,杨赢起来的比较晚,刚刚吃完早饭,就有下人来禀报兵部派人来给杨赢下公文了,杨赢一听就知道这是自己的事情定下来,赶紧出门把人迎进来,来得是兵部的一个员外郎,叫韦斯常,京兆韦氏的偏只出身,要不然也不可能爬的这么高,这时候的寒门还没有什么话语权,朝中的大权还是有豪门大族把持着呢。

    韦员外郎到了客厅,就把兵部的任命文书取出来了,也没有念,直接就给了杨赢,让他自己看,其实正常情况下,这个任命文书是要当场宣读的,接文书的的也要躬身行礼才成,不过杨赢这个家伙是娘娘和太子身边最红的人,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谁愿意得罪这样的人呢?所以韦员外郎很会做人的没有当场宣读,也算卖杨赢一个面子。

    这个任命文书就比圣旨简单多了,因为圣旨上的写法都是比较正式的,而且有很多时候都得用文言文写得,杨赢有时候会弄不懂,因为他的文言文水平实在是--一言难尽呀!

    不过这个公文就比较简单,直接就是任命杨赢为正五品的定远将军,定襄道行军司马,主管后勤事宜兼领军医队。这就是杨赢的职务,其实他这个行军司马是没什么实权,不是那种军中二把手,而是个管后勤的。在大军的官职排名中应该的有十多位吧!不过有一点好处,就是离大营比较远,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打仗时期的劫粮道,就是劫杨赢这家伙。因为他就是主管这个事情的。

    杨赢看到这个任命,也是意料之中,看完之后,就让李管家把准备好的一个纯银的盒子给了韦员外郎,因为他是官员,不是传旨的太监,文官就算是收受贿赂,也要文雅一些,向杨赢给的这个盒子里装的就是杨家自制的茶叶,盒子只是用来装茶叶的。就算是御史知道了,都拿他没辙,你能说人家拿了二两茶就是收受贿赂嘛,什么银盒子之类的,不过就是装茶叶的罢了。

    韦员外郎一看这个盒子的做工就知道不是便宜的东西,收了东西就心满意足的走了,毕竟出了一趟外差,要是什么都捞不到,那不白来了一趟嘛!

    送走了韦员外郎,杨赢就马上召集肖瑶影和燕十三他们来开会了,因为他们都是老行伍出身,行兵打仗的事情问他们就是了,杨赢这次去,可不是自己一个人走,连京卫带辅兵一共得带六千余人,还有大批的粮草和药物、衣物。这可不是像上次去河北,那次的东西只有粮食,而且还不是全部,只是少部分,多数是地方供应的,主要就是管理人罢了,这次不一样了,主要就是粮草什么的,士兵什么的管理倒是不用杨赢操心,毕竟大唐首重军功,不论京卫还是辅兵都是上过战场或是经过训练的,有各自的主管看着就是了,根本不用他去操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