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爵爷
字体: 16 + -

第36章 仗义执言

    李承乾回到皇宫,就直接去寝宫见母后了,正好李世民处理完政务,也在长孙的寝宫中,就省的李承乾还得说两遍了。李承乾把杨赢说的东西,给李世民说了一遍,并且又说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听的李世民频频点头。长孙也比较高兴,毕竟看着李承乾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可以清晰的表达出来,做娘的能不高兴吗。

    等到李承乾把所有的东西都讲完了,就被李世民打发出去了。看着手里的册子,李世民陷入了沉思,长孙皇后看到皇上在想事情,也没有打扰,而是默默的拿起绷子,在上面绣起花来。李世民隔了半响才放下册子,问长孙皇后道:“你说杨赢这身本事是跟谁学的?”

    “二郎到底在怀疑什么呢,难道杨赢这孩子做了什么对您不利的事情吗?”长孙皇后回护道。

    “呃……那倒没有,只是朕比较好奇罢了!”李世民讪讪的说道。

    “既然他没有做什么对我大唐,还有二郎不利之事,二郎又何必刨根问底呢。二郎也是熟读史书的,如果杨赢得到的是黄石公给的《太公兵法》呢,难道二郎要抢过来自己看不成?”长孙调笑着对李世民说道。

    “臭小子那有那么好的命,你以为他是张良呀!就算他是张良,难道朕当不得汉高祖吗?”李世民傲然的说道。

    “恐怕‘知心阁’的人,已经安插进了杨家了吧!二郎还有什么不放心的?”长孙继续说道。

    “那有,观音婢想多了,对付他有你就够了,朕可不操那份心。不过刚刚你也听到了,你说这个卫生条例真的能有这么大的作用吗?”李世民赶紧岔开话题。并且一会就的把安插进杨家的密探撤回来,不然让皇后知道了不好。

    “通过前面的事情来看,杨赢的话是可以相信的,他给我们上的这些个小册子,可比大臣们的奏折靠谱多了。没有大臣们的舌灿莲花,唯有事实求是。看他农庄的计划,就知道他说的事情,都是自己先做了的,有了一定的成效,才会拿来给我们。虽然我不懂军伍里的事。但是杨赢既然说了,就应该错不了!”长孙皇后认真的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先拿到十二卫里,试行一下。在找些死囚或是俘虏试验一下,如果可行就在全军推广开来!”李世民说道。

    “军伍里的事情,陛下自行定夺就行了。不过如果陛下不反对的话,农庄的事情臣妾就在皇庄实施了!”长孙皇后问道。

    “此事观音婢安排就好!不过今天承乾的表现,朕甚是满意,虽然有些想法不免幼稚,可是有些观点却是新颖,给朕眼前一亮的感觉。看来给他请的名师教的确实不错,朕改日就嘉奖一番!”李世民兴奋的说道。

    长孙皇后看到皇上高兴,虽然没有说什么,可是真的认为这些都是那些大儒们教的,可也未必!

    两天之后,杨家庄就热闹了起来。皇宫里派来的各个管事和宦官都来取经了。杨赢不耐烦接待他们就都推给了李管家,让李管家负责带领他们整个庄子乱转,走到那里都问,有吃不准的还拿小册子记下来。等找到明白人弄清楚。

    没有宫里的这些个‘苍蝇’烦自己,杨赢的日子可是逍遥的很,除了习武之外,还可以去自家的鱼塘钓鱼。现在的大鱼都产完了卵,也就没用了,每天鱼塘都打一车鱼,放到大木桶里,活着运到长安去卖,价钱可比死的值钱,每天都能收个几贯钱,这是杨赢所有农庄的产业里,唯一一个有了收入的产业。虽然不多,可是给了庄子里的人希望,所有其他产业里的人都盼着自己养的东西赶紧长大,好有所收益,能够分红!

    杨家各地的管事也陆续的发消息回来了,杨赢年前所有的计划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看到登州不但积攒了很多的干海带,还在试验晒盐的方法,大唐就是比后世好,连盐都不国家专卖,这可给杨赢这样的家伙制造了大的空子。有空子不钻可不是杨赢的本色。

    江南也开始造海船了,杨赢年前的时候把后世看‘加勒比海盗’时的海盗船给画出了外形,应该比现在的船先进,至于船里有什么杨赢也不知道,这就要靠老的造船师傅自己研究了。杨赢主要就是试制这种船,要是成功了,那可是可以改变一个时代的伟大发明!

    身在各地的朋友们,也陆续的来了消息,有的闲军中无聊的,有的想建功立业的。什么情况都有,在杨赢看来,只就是因为他们太闲了,应该狠狠的操练他们,让他们没有过多的精力来想这些破事,而是要勤练本事,在战场上能够保命才是王道。

    看到别人都有事情可干,杨赢也是无聊,可是要让他去混官场,他又觉得累得慌。纠结是现在杨赢的代名词。一会想要建功立业,一会又要躲到后面闷声发大财。纠结的很!

    为了分散自己过多的精力,杨赢就去亲自照顾自己的试验田,每天浇水,施肥,除草,杀虫就是他的工作,他一个人当然干不完,所有身边的人就倒霉了,馨儿和护卫们谁也没跑了,都参加到集体劳动中。在不断的劳动中使得本来是三股人混到一起的侍卫们,有了一定的默契,而且关系也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么僵了,刚开始的时候,这三伙人玩的就是‘三国杀’呀,弄得杨赢好几次都要给他们‘断案’,让杨赢不胜其烦,这回好了,大家一块干一个事情,确实是最好的把人拧成一股绳的好办法,杨赢一时的心血来潮,没想到会有如此效果。

    不过远在长安的杨赢,自然不知道,侯家在洛阳站稳脚跟之后,岳母放心不下杨赢一个人在长安,已经排了他的未婚妻回来,帮他管家。不过不知道候大小姐到了长安看到杨赢把家里打理的这么好,这么大会是何感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