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爵爷
字体: 16 + -

第3章 蒙混过关

    杨赢匆匆忙忙的回到家中,就直接去了书房,让下人去把李管家叫来。他自己则在书架上翻找空白卷轴,在众多的卷轴中找到了一个看起来相对陈旧一些的,这时李管家也就到了,杨赢在书案上把卷轴铺开,让李管家执笔,把《弟子规》在卷轴上抄写了一遍,抄写完了李管家才愣愣的问杨赢从何处得来的此篇文章。杨赢又把他在宫中的谎话再说了一遍,李管家听完之后狐疑的看着杨赢,他在杨家都八年了,可却从来没有看过这篇东西,想来是杨家的不传之秘,今天杨赢也是被逼着不得不拿出来。

    等李管家出去之后,杨赢又到花园里找了一些细细的沙土,把沙土均匀的撒在卷轴上,轻轻的抹了一遍,让卷轴看起来陈旧一些,虽然做旧的方法粗糙了一些,但是这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忙完了这些,天也渐渐黑了,吃过晚饭又去后面的演武场去练了练家传的刀法,拳脚。倒是不指望靠着这些个武艺去建功立业,但是平时用来强身健体倒也不错。

    第二天一早,杨赢早早的起来,吃过早饭,去书房把写有《弟子规》的卷轴用个长长的木盒装了,就在燕十三的护卫下去了东宫,到了听涛馆,先生还没到,其他的学生不是温习功课,就是交头接耳的说话,杨赢却困得要死,昨天晚上因为今天的事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一直折腾到二更天才睡下,四更天又起来上学,现在一座到座位上就困得不行,刚要趴到桌子上睡一觉,内侍就进来说先生到了。

    宋濂进来之后,弟子们都见了礼,老先生就开始考校学生们的课业,然后又给他们布置了不同的课业,因为年龄原因学生们学习的进度都不一样。最后考校完了杨赢的课业,才拿着杨赢献上来的卷轴大步去了。剩下的时间就是学生们的自习时间了。杨赢因为太困背着背着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宋濂拿着卷轴直接去东宫见李世民,现在李世民虽然登基为帝,但是李渊还是住在太极宫,其他宫殿不是破败不堪,就是在皇城里面,李世民为了方便处理朝政,就在以前的李建成的东宫办公。到了宫门口,早有内侍进去禀报了李世民,李世民就宣宋濂进去,施礼完毕李世民就问到:“爱卿不是在听涛馆授课吗,怎么来朕这里了,可是有事?”“陛下请看!”宋濂说着就把杨赢的那幅卷轴递给了内侍,内侍连忙接过放到李世民的御案上,李世民狐疑的看了宋濂一眼,就随手打开卷轴看了起来,看完之后拍案而起,大声道:“这篇千古奇文可是宋爱卿所作。”宋濂答道:“臣可作不来这样的奇文,此文乃是侍读杨赢的家传之物。”

    李世民道:“什么,久利家还有这样的传世之作?”

    宋濂道:“是呀陛下,此篇文章乃是杨赢的六世祖杨济源所作,昨日我考校杨赢的学问之时,他背诵给我听的,并且他愿意把此篇文章拿出来献给陛下。”

    “好,好,杨赢这孩子也是朕看着长大的,从小他就宅心仁厚,今日又献上奇书不可不赏,此事容朕斟酌斟酌再行定夺。”李世民道。

    “好,不过陛下杨赢可是恳请微臣给此书作序的。”宋濂说道。给这样的文章作序可是一件名流千古的事,宋濂也不想让别人抢了去。

    “这个……,爱卿呀,朕想让此文刊行天下,不但太学,弘文馆,还有天下的学馆,书院。都要学习此文章,你看能不能让朕来作这个序。”李世民用商量的口吻对宋濂道。

    宋濂想了想,如果要让此文刊行天下自然是皇上最好,也最快捷。不过跋文却不能再让出去了,于是便道:“序文由陛下来写,自然是最好不过,不过题跋之事却的由老臣来完成。”

    “好,好,好,此事就这么说定了。”李世民答道。李世民为什么非要抢宋濂的作序之权呢?只因为他在玄武门囚父,弑兄,杀弟,还抢了兄弟媳妇当老婆,在士人中间名声太臭,急需要做一些事情挽回影响,正好碰到了《弟子规》这样的奇文,他怎么可能放过呢!

    不过这些事情杨赢却是不知道的,他还在呼呼大睡呢。一直睡到了中午吃饭,杨赢才被叫醒。宋濂也已经从李世民那里回来了,吃过午饭杨赢再次被宋濂叫到了办公室,并且把上午和皇上所说的话,又和杨赢说了一遍。杨赢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不过听到了皇上要给他升官,还是比较高兴的。其实也不怪杨赢,他一个后世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大学生如何能明白《弟子规》的横跨出世所带来的影响。

    中午时李世民也批完奏折会后宫去了,还不忘记拿着那卷《弟子规》,他要给皇后长孙看看。到了后宫长孙皇后早就让宫女们把饭菜都摆在案几上了,就等着李世民回来吃呢。

    看到李世民兴冲冲的进来,长孙皇后就问道:“陛下什么事这样高兴呀?”

    “观音婢,你来看看。”说着李世民就把卷轴递给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接过卷轴打开来看,看完就惊问道:“陛下,此文是何人所作?”

    “是杨赢的六世祖杨济源所作,今日由杨赢进献了给朕,由宋濂呈上来的。”说着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跟长孙皇后说了,并且又问道:“观音婢,此事你怎么看?”

    长孙皇后想了想说道:“杨家现在虽然是武勋世家,但是他们家祖上也是书香门第,之所以走武将之路也是被乱世所迫。要是说他家祖上做出此文倒是并不奇怪,说起来他家的情况和牛进达家的情况差不多。”牛进达家也是文官改走的武将路线,牛进达的父亲也是做过县令的,只是后来隋末乱世他全家都饿死了,他才改走的武将路线,毕竟乱世只有武力才是保命的手段。‘盛世文乱世武’还是有道理的。

    李世民听了长孙皇后这样一说,也觉得是有道理的,便对长孙皇后说道:“杨赢这孩子这次倒是帮了朕的大忙,此文一出就是不能堵住那些士人的嘴,也能转移一下他们的视线,久利死后,杨家就剩下杨赢一个人了,况且今年他才十二岁,朕忙于政务恐怕有些顾不到他,正好观音婢可以管教他,他要是成了才,咱们也能对久利有个交代。”

    “是,陛下,赢哥这孩子就交给我了,有我看着他,就算他想走歪路也没那么容易。”长孙皇后答道。

    杨赢这时还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已经由长孙皇后掌控了,还傻乎乎的和太子承乾玩耍呢,不过《弟子规》这个事情算是蒙混过关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