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大唐
字体: 16 + -

第30章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唐不弃在国子监混的是越来越好了,每天见到的不是一群王公贵胄,就是一位位当世大儒。李世民的一堆儿子,唐不弃基本都混了个脸熟。在李泰对唐不弃那近乎崇拜的推崇下,唐不弃很快就在一堆王公子弟中声名鹊起。

    而名声带来的,确是唐不弃意想不到的麻烦。

    时年四岁,已被李世民封为晋王的李治,在国子学院內,一见到唐不弃,便指着唐不弃的鼻子,满口质疑。

    “你真如同二哥李泰所言那般能做许多世上仅有的美味?能不出五步而作诗?能引经据典,高谈阔论?”

    面对未来的唐高宗李治,唐不弃很是温和,嘴角的笑容展现到了最大的程度。更是对李治小家伙的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晋王殿下,小臣并没有如同魏王殿下讲的那般出众。小臣只不过是有些小聪明罢了。君子远庖厨,小臣自然是不会做饭的。至于诗书,小臣作为一名国子学弟子,自然是会的。殿下之才能才是小臣值得佩服的。”

    都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唐不弃那是对李治一通的阿谀奉承。但是,小家伙李治显然不吃这套,依旧没完没了的对着唐不弃纠缠着不放,甚至用身份来压迫唐不弃。

    “你给本王老实回答。”

    既然给你脸你不要,那就休要坏我不客气了。

    唐不弃瞬间收拢了笑脸,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抡起大黑笔就朝着李治的小屁股一顿猛打。只是唐不弃下手之后,不知为何心里想起了杨妃的身影。

    在场的王子公主们,傻了眼,呆若木鸡,全然忘记了上前去帮忙。一个个望着唐不弃,面面相觑。

    李泰那个大胖个,却是激动的放声高喊道,“大哥威武!大哥威武!”

    显然李泰还没有意识到,唐不弃正在欺负的李治,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的事实。

    事情闹大发了,国子学的教谕李平,很快就闻讯赶来,即刻制止了唐不弃野蛮的行径。李平一边安抚着大哭的李治,一边派人去给国子监的祭酒们报信。当众殴打皇子。这事情大条了,岂不是他一个小小教谕所能评判的。再后来,张后胤来了,虞世南也拄着拐杖来了。

    场面越来越威严,庄重。而看热闹的学子们也纷纷都低下了头。

    最后,在虞世南的一声令下,唐不弃连同哭泣的李治便在几位教谕的陪同下进了大明宫,出现在了李二的寝宫甘露殿內。

    虞世南的意思很明显。李世民你的儿子在学校被人欺负了,你来评判吧!这样,他这个做校长的才好下决断来处理。该罚的罚,改打的打。

    李世民确实很生气,不是对打人唐不弃,而是对被打的李治。看着哭鼻子抹眼泪的李治,李世民就感到一阵头疼,心里更是遭受了莫大的屈辱。朕的儿子被大哥李建成的儿子打了,而且是在国子学院里,众目睽睽之下。丢脸呐!

    李世民的旨意很快就下来了。只是事情解决的结果很是出人意料。

    唐不弃被罚抄写《论语》,李治则是被李二陛下关了禁闭。

    消息一经传出,所有人都看出了唐太宗李世民对唐不弃的偏爱。

    原本想替妹妹长乐报仇的李承乾,老实了。果断放弃了上门寻仇的战略。

    李恪也停止了对唐不弃的调查,撒出去的人也都被调了回来。作为皇子的他,自然从这件事中闻到了一股不寻常的味道。

    李泰这几天却不开心了,被长孙皇后请进了宫,仔细询问了一番。长孙皇后问的,当然是李治当日在国子学院被打一事。然后可想而知,作为旁观者的李泰,自然是逃不过悲剧的下场。

    事情有了结果,也就意味着此事翻篇了。但是,有许多人却依旧耿耿于怀!

    唐不弃最近很老实,上课也认真了起来,唯一不足的便是写字时,手总是抖的厉害。那刻,被罚抄了《论语》三百遍的唐不弃,很想哭!

    时间过的很快,唐不弃入学已以有半月了。可一堆的勋贵子弟,在唐不弃的眼中却依旧是一群乡里老朋,没见过世面的。完美的优越感,使得唐不弃每天上学都不自觉的挺起了胸膛,头抬的老高,一副傲娇的不行的模样。

    可真正的境况,却并不是如此。唐不弃因课业,早已成为了全国子监的笑柄。但有了李治的前车之鉴,还是没有人敢当面对唐不弃表露出来的。

    虞世南对唐不弃还是时常记挂在心上的,时不时的会去国子学院串个客,考教一番唐不弃的学业。但结果,每次是虞世南摇着头,唉声叹气的离开。

    老家伙是真的被唐不弃气到了。哪有人会把《论语》当成是桌垫,放在桌子脚下当桌垫的。哪有人会连启蒙的《三字经》来来回回只会背一句的。

    唐不弃无疑成为了国子监之耻。

    张后胤对唐不弃入院来的表现为之咋舌,一改往日之风范,亲自登门,去寻李二的不是了。他可不怕李二不快,毕竟他曾经担任过李二的老师,这点面子还是有的。而且,他登门,为的还不是李二陛下亲自举荐的唐不弃。

    但无论国子监的几位祭酒在李二面前这么闹腾,这么说唐不弃的不是,得到的永远是李二那霸气的回答。“唐不弃既入了国子监,就是你们的学生。朕不管。”

    李二的气势够盛,脸皮也更厚,这些个大儒们自然无可奈何。

    李二陛下的任性导致唐不弃在国子监的日子那是度日如年,各科的老师看待唐不弃的目光都是一种嫌弃的态度。但是碍于君子的面子,他们还是不敢给唐不弃小鞋穿的。

    唐不弃后来终于发觉了不对劲,自己想当猪养似的在学院混日子是没指望了。毕竟连唐不弃那最忠实的小弟李泰都看不下眼了,出声狠狠的取笑了唐不弃一番。

    “大哥,你在读书一道上课真是个榆木脑袋。”

    于是,唐不弃开始了自己的奋起反击。不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更是为了维持自己在李泰面前那大哥的高大形象。阿拉伯数字,就此出现在了国子监內。

    “0123456789”

    简简单单的笔画,以及他那奇怪的模样,一经面世便在这国子监內掀起了轩然大波。

    当然,唐不弃是计划好了的,在国子监放年假的那天公布出来的。然后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下,悄然离去。

    唐不弃算是提前为即将到来的贞观七年奉上了自己的大礼。

    一石激起千层浪。

    作为始作俑者的唐不弃,正悠闲的坐在观澜观的院子里,看着唐小小和李泰为争抢着桌上的美食而相互弄的狼狈不堪。唐不弃对于孩子的玩闹自是不会太关心的,他如今在意的是观澜观外那围满了的人。

    大吼大叫的,还让不让人活了。

    替唐不弃背了好几次锅的袁天罡这次也不干了,无视唐不弃无辜的小眼神,拿起酒壶就平地纵起,翻墙而去了。

    这次的锅太大,他袁天罡背不起。

    观澜观的大门外,今日可谓是文人的盛会。世家大儒,国子监祭酒,竟然连被誉为“十八大学士”中的虞世南,孔颖达,许敬宗都来了。

    也难怪这次袁天罡要逃之夭夭了。

    但唐不弃是谁?他可不懂这些,依旧紧闭大门,两耳不闻窗外事。

    最后,房玄龄来了,带着李二陛下的的旨意来的。紧闭了的观澜观大门这才打开,在唐不弃的迎接下。

    李世民的旨意很是简单,念唐不弃在算学一道上的巨大贡献,特封其为安远县男,食邑五百户。至于封地嘛!没有。李二对唐不弃依旧一贯的小气。当然这只是唐不弃一个人的臆断,别的人都会好不犹豫的觉得当今的李二陛下对唐不弃是何等的大方。前来传旨的房玄龄就对眼前的旨意吓了一跳,心里暗道李世民的大方,皇朝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一个六岁的黄口小儿却一跃成为了大唐的开国县男,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侯爷。无论这么看,这么想,始终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李泰在听到圣旨后很是兴奋,一把拉住唐不弃,拍着他的肩膀高兴的说到,“大哥,从今以后你也是勋贵中的一员了。”

    李泰的话一出口,跟随进来的众大儒一起绝倒。

    天啊,这都什么事啊!

    不管如何,唐不弃这个名字在今天之后必然传遍整个大唐。大唐开国史上最年轻的侯爷就此诞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