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大唐
字体: 16 + -

第24章 亲情与美味

    唐不弃自认为不是个爱挑剔的人,再说他前世在现代是个孤儿,还能挑剔到哪里去。可是,自从重生在唐朝后,唐不弃开始变得挑剔了起来,尤其是在吃这一件事情上。衣食住行,四大需求中,衣住行,唐不弃都可以忍耐,唯有食这一件事情上他忍耐不了。唐朝的饭菜,真的太难吃了。菜,不是水煮的,就是火烤的,加上点盐,就完成了。吃的唐不弃嘴巴淡出了鸟。在如此惨痛的教训之下,从四岁开始,唐不弃就开始教春娘做菜了。虽然条件有限,但是唐不弃知道的做菜方法多,菜式丰富啊。在有限的资源下,最大可能的满足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同时也算教会了春娘一门手艺。可令唐不弃万万没想到的是,唐家堡的所有人的嘴也变刁了,天天跑到春娘家蹭饭。当然,他们前来都不会是空手的。吃过唐不弃教春娘做的菜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生出了一个感慨。“以前吃的菜和如今一比,那简直就是猪食。”唐不弃是想老老实实的做个唐人的,不想改变这个世界的原本轨迹,可是他的一言一行却在无声中默默地影响着身边的所有人。这是唐不弃所想不到的结果。因为他存在的本身就是对这世界的改变。

    又到了进宫的时间,唐不弃抱上大黑笔,在老余的护送下前往了长安城。今日唐不弃是不用去太学报道的,这自然是李渊从中使的手段。唐不弃很感谢那位新见的祖父,免去了他上学之苦,虽然只有短短的几日。对李渊,唐不弃不知为何一点都没有陌生感,难道真的是血脉使然?唐不弃不想去想,也不愿去猜,只愿认真的对待,好好的陪伴这个名义上的祖父。

    两个内心孤独的人,走到了一起,给予了彼此最好的慰籍。

    至于唐不弃的师傅和师兄,从昨日唐不弃回来就没了影,仿若消失了一般。唐不弃如今每日都有着紧张的日程安排,他很忙碌。对于袁天罡和李淳风是否不见了,自然没有兴趣去关心。不见了,也许才是最好的。也省下了唐不弃防贼似的那份心力。唐不弃很累,感觉自己的生活完全被李世民指手画脚的给规划好了。唐不弃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自己仿佛回到了现代,就如同自己还是曾经那个小白领,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在家和公司之间不停的来回。唐不弃被缩小了自己所能接触的世界,一切按部就班,毫无自由可言,没有闲暇可以再去享受如同唐家堡般的自在生活。也不知道唐小小那个丫头在李靖家过的怎么样,是不是想我了?看来得找个机会向李二陛下请个假了。理由呢?不管了,这都不是事。

    国子监坐落在长安城西面的万年县內,占地500余亩。依山面水,房舍亦着地势而建,布局紧密却不失大雅之风。从远处望去,就如同一座碑塔,层层递进。而在碑塔的最顶端有着一座阁楼,那便是国子监祭酒办公的所在,明理堂。

    今日的明理堂內显的格外的热闹,几位国子监祭酒都在场,并放声议论着同一个人,唐不弃。这景象,放在平日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但是,李二昨日传来的一道旨意却让这不可能成为了现实。这是一道入学的旨意,特赦童子唐不弃进太学。如果单单是这样,那么就不会有今日国子监祭酒为唐不弃一人齐聚一堂的景象了。不知是李世民有意还是无意,在召书上写了唐不弃那日所吟的诗,还备了注,“顷刻而作,毫无迟疑。”然后,此事便在国子监內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个来自乡野的六岁孩童能即刻赋诗,不及五步。需知昔日之曹植亦才七步而成诗。天才,神童,都无法表达几位国子监祭酒内心的震惊。因为唐不弃所作的那首诗,真的意境太过深远。“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真的只是一个六岁孩童所作的吗?震惊之后,几位当世之大儒,堂堂国子监祭酒就开始了不要脸的争论,目的只有一个,收唐不弃为自己的弟子。什么风度?礼仪?统统暂且抛却一边。几位当世大儒如同市井小民,骂街般争的面红耳赤。直到虞世南,在一人的搀扶下走进明理堂。这场争论才就此作罢。

    这两日,大明宫內没有如同往日般传出阵阵的丝竹声,显得的格外的冷清。习惯了太上皇放纵生活的宫内人,都一下子变得无所适从起来。难道太上皇病了?难道皇上再也忍受不住了?各种谣言与猜测开始在诺大的宫帷中暗自流动。但当一个怀抱大黑笔的俊俏童子出现在大明宫门口时,一切的谣言和猜测都瞬间破灭了。李渊依旧那个大唐帝国高高在上的太上皇,无人可以撼动。

    “祖父。”唐不弃一进殿,便甜甜的朝李渊喊了一声。

    李渊如沐春风,雪白的胡子无风自动,热情的从榻上跳下,一把抱住了眼前小小的人儿,道了一声。“我的宝贝孙儿。”

    唐不弃心里顿时感受到一阵温暖。有亲人的感觉真好。随即脑海里又闪现了一个身躯铁塔般的男人,他的养父唐门。不知道,他如今可还安好?使劲的摇了摇头,唐不弃努力的让自己忘却,珍视起眼前的人。

    唐不弃絮絮叨叨的和李渊诉说着自己在唐家堡的六年时光。在那片唐门为唐不弃所建立的净土里,唐不弃闹过,笑过,也哭过。山里的平静生活,是唐不弃此生最难忘却的美好。而聆听着的李渊,顿时对唐不弃口中所描绘出的平凡生活心生向往。李渊觉的自己的余生就该如此度过。没有高大的宫墙,没有雄伟的殿宇,没有天天更在身后的侍卫宫女。有的只是一座宁静的庄园,青山绿水,与眼前的小孙儿为伴。当然,这只能是李渊的想象,他不能,李世民也绝不会允许。

    美好的时光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的短暂。唐不弃还没来的及接着对李渊诉说唐家堡的美好,外边就传来了內监的高喊,午时到了。李渊放下怀里的唐不弃,同时从榻上站了起来,他们该准备吃饭了。唐不弃却一把拉住了李渊的手,抬起头仰望着李渊,开口道,“祖父,今日的午膳,请允许孙儿为您老增加一道菜式。保证祖父你食之后,赞赏不已。”

    “好。”李渊笑呵呵的同意了。随即命令身后的何內监亲自带领唐不弃前去尚食局为其准备新的菜式。

    在何內监的带领下,唐不弃很快就到了尚食局,见到了名叫陈平的尚食局尚宫。唐不弃自然是不会亲自动手的,在将所需的食材、调料以及做法如实相告之后,唐不弃就站立在旁开始监督起了忙碌起来的尚食局的人们。唐不弃今日为李渊准备的这道菜,很简单,那就是小鸡炖蘑菇。这道菜所需要的佐料并不是很多,而且材料亦很平常,最主要的是制作方法简单。不愧是御厨,唐不弃只是粗略的讲了一遍做法,他们却全记下了,为错分毫。菜在半个时辰后,按照着唐不弃所说的做法下终于完成了。

    当唐不弃命令跟在身后的宫女端上这道菜时,那浓郁的香气顿时令李渊喉结耸动不已。打开锅盖,一股热气顿时扑面而来,伴随着的是浓烈的鸡肉香味。当热气散尽,锅里浓汤里静静的躺着一只小鸡,有葱花散落其身,有蘑菇、姜片漂浮其旁。这一刻,李渊再也忍受不住内心那强烈食欲。不顾太上皇的威仪,拿起筷子就是朝锅里一夹,一条肥美的鸡大腿就被他夹了出来,大快朵颐了起来。唐不弃自然不甘示弱,小小的人站到了椅子上,开始与李渊争夺了起来。

    一顿饭,吃的祖孙二人满头大汗,油光满面。李渊靠在榻上,滋吧着嘴,一脸得意犹未尽。唐不弃则靠在李渊腿上,望着殿顶发呆。两人谁都没有出声,就这样躺着,安静的享受着饭后的小憩。

    残局自有人收拾。

    安静,却无人敢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