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大唐
字体: 16 + -

第18章 登门

    坐在马车里的唐不弃望着手中的玉牌,便觉的一阵头疼。玉牌是长孙皇后给的,目的是为了唐不弃方便进宫接受教导。玉牌不大,是上好的玉,成色足,玲珑剔透,更重要的玉上雕刻着“长孙”二字。同时,唐不弃发现自己真很穷,穷的身无分文。人家随便一出手就是价值连城的宝物,自己呢?也就剩下手中的大黑笔了。“看来得赚点零花钱了。”唐不弃想着,急忙对驾车的老余喊道,“老余,我们不回道观了,改道去李靖府邸。”现在还未至吃饭的时间,赶过去说不定还能蹭顿饭呢!还有唐小小,他也一定很想我这个哥哥了吧!

    长安城城东,有一座山,名无字。山上有个道观,名观澜。观里有个老神仙,叫袁天罡。这是在长安城家喻户晓的事。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个被传为老神仙的牛鼻子老道有一个很奇怪的癖好,他喜欢一边喝着酒,一边抠着脚。李淳风现在就坐在自家师尊的面前,看着袁天罡那毫无形象的样子。

    “小李子啊,你不用这么看着我,看的老道我都不好意思了。”袁天罡放下手中的酒坛,将抠过脚的手,不经意的放在了鼻子前嗅了一下,而后一脸满足之色。

    李淳风的脸开始抖动了,身子也再也坐不住了,霍的一下站了起来,手指着袁天罡,大声斥道。“师尊,还请自重。”

    “呵呵。淳风啊!看来你还是没有悟透呢,还是被世俗所约束着。吾等方外之人,自当率性而为,才为正道。这一点上,你那个刚入门的小师弟可比你强多了。”袁天罡说完打了个响亮的酒嗝,看向观外的大门。“你小师弟入宫已多时,怎滴还没回来。”

    “师尊难道一点就不担心小师弟此行?”李淳风又再次坐下,脸上有了一丝焦急。

    “既以入山门,何谈帝王业。”袁天罡突然正色道。“为师曾替你小师弟算过,此子虽生就不凡,可却无帝王之相。不然,你以为当今天子李二是这么好糊弄过去的。”

    师徒两人没有再接着聊下去,而是被墙角的几树梅花所吸引,正在那里悄然绽放。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如果唐不弃现在看到这情景,一定会忍不住吟起这首最应景的诗。可是,唐不弃现在很忙,忙着吃饭。

    现在的李靖还没有被李世民家封为卫国公,所以李靖的府邸还是叫李府。

    李府坐落在兴安坊內,门口没有高大气派的门楼,和普通的宅邸无异。要说唯一亮眼的也就门庭间那两个烫金的“李府”了。字迹苍穹有力,笔法更是铁画银钩、淋漓尽致,一看便知出自名家之手。低调,内敛,这就是唐不弃的第一映像。李靖作为武将中的一把手,唐不弃眼前所见的李府可以说是寒碜的。位置更是离太极宫有着半城之距,远离勋贵们聚集的永安坊。独善其身,也许就是如此吧!

    在驾车的老余向守护在秦府门口的家将道明来意后,其中一人便回府內通传了。不一会儿,便出来一位老仆,乃是李府的大管家,叫李叶。各自见礼过后,唐不弃这才怀抱着大黑笔傲然的走进了李府。主家都不在,这是唐不弃从李叶口中得知的。辛好,李靖曾留言说要是有叫唐不弃的童子登门,一定要府中人待若上宾。不然,唐不弃可就真的进不了李府的大门,只能是白跑一趟了。唐不弃再次向李叶问询了唐小小,得知的是李靖的夫人红拂女带着她上街去了,还未归府。好吧,唐不弃原先打算看往小丫头的打算今日看来是没有希望了。不过其他的算盘,唐不弃还是不能允许落空的。唐不弃在李府就如同在自己家里般,对李叶开始下了命令。第一,当然是马上备一桌饭菜。唐不弃是真饿了,四点钟起的床到如今快十二点了还是水米未进。李叶也是个老实人,在唐不弃自报家门之后,便将唐不弃奉为了上宾。饭菜很快就上来了,唐不弃也很厚到的叫辛苦了的赶车老余一起坐下吃。可惜,老余最后还是拒绝了唐不弃的好意,一个人捧着个碗躲出去吃了。这就是这时代的诟病,不是这么轻易就能改变的。吃饱喝足之后,唐不弃提了他的第二个要求。“给我准备五十两银子。”但是唐不弃的这一要求却遭到了李叶的坚决反对。理由是主家不在,他没有如此大的权限。好吧!得了便宜的唐不弃只能重新抱着大黑笔在李叶的恭送下,踏上了回道观的路。

    路上,唐不弃睡着了,睡得很安详。今日进宫年叫长孙皇后可以说是搬掉了心中的一块石头。从今日后,我唐不弃不再命名如浮萍,可以安心的活下去了。虽然至此之后,将会受到许多的约束。但这一切都没有比活下去来的痛快。

    老余替人驾车驾了快半辈子,今日还是头一次遇见主家邀他同桌吃饭的。那个年岁不大,长着一张瓷娃娃般脸庞的小主人,让他感受到了一股从未有过的感受。那就是尊重。听着车里传出的酣睡声,老余拉紧了缰绳,让马车缓缓放慢了步伐,他小心翼翼的,怕发出一点儿声响,吵醒了正在睡梦中的唐不弃。

    睡梦中的唐不弃并不知道,自己一个随意的举动,却在一个人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而这种印记必如星星之火,在大唐这片土地上越燃越烈。

    生而为人,我骄傲

    生在唐国,我更骄傲

    生为唐人,我最骄傲

    一种生而为人的自豪,对唐朝的自豪,以及作为唐朝子民的自豪,将永远持续下去。

    天还是那片天,唐国还是那个唐国,唐人依旧为唐人,只是这一切都随着唐不弃的到来、成长,发生潜移默转的改变。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