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剑行
字体: 16 + -

第一章 龙虎山上的泼皮儿

    黄河流水万年去,多少朝台俱成灰。



    华夏大地屹立万年,无数的王朝巍而起,却又变成一抔黄土顺流而去。无数的风云志士意气风发,却也难逃英雄迟暮。无数的美人倾国倾城,却也化作了一堆白骨。



    话说这青州腹地青山城旁有一个云锦山,天师张道陵于山中开炉炼药,药成炉起,见得天空中龙影欲现,听闻山林中虎啸阵阵,一粒仙丹破炉而出,张道陵服下丹药,斩断虎爪,切断龙须,龙虎狼狈逃去。



    张天师以龙须虎爪铸剑,虎爪为剑柄,龙须混以玄铁为剑身,铸造七七四十九天而成,曰太上真君剑。



    当时巴蜀之人多信巫教,巫师淫祀害人,聚众敛财。张天师带二徒王长、赵升以皇帝九鼎和太上真君剑此剑大破邙山鬼兵,平定邪教。后为防止妖孽重生,张天师于炼丹之处,立剑成教,起名龙虎山。



    后人有诗为记:云锦山中仙丹成,先走虎啸后龙吟。天师一符震乾坤,从此不闻龙虎鸣。



    从此龙虎山威名传遍天下,与武当山、武陵谭共称道家三大圣地。



    而当朝玄朝太祖皇帝当年起义时得龙虎山道长之相助,才能顺利发兵。后来玄朝成立,道教便成了玄朝的国教,而龙虎山一荣俱荣,也得以升天,尤其是几十年得到先帝玄惠帝的帮扶下,隐隐成了三大圣地之首。



    龙虎山占地庞大,光是山门之中便有七座千米高山,其中三山略微低矮,但位于其余四山之前,自西向东分别是贺峰、胜峰、芦峰,其后四山为刑峰、仑峰、鹿峰、社峰。七山之中以邢峰最高,但主峰却是胜峰,龙虎山的山门和大厅就在胜峰。七峰由七名长老分别管理,各司其职。



    而如今的龙虎山却有八位长老,除了七位山主之外,还有一位沉迷炼丹,不管世事的清竹长老,乃是当今世上数一数二的炼丹高手。



    这个清竹长老性情古怪,不喜与人交流,因此门下冷清,只有两个弟子,一个是入室弟子徐长风,另一个则是他当年在山下御龙亭捡来的孤儿,叫白龙驭。



    本来这清竹道人捡来收养的孩子,理应随他的俗世的姓氏,但是这白龙驭被捡来的时候,胸口放着一块虎牙玉,上面写着一个白字,便叫白龙驭了。



    要说清竹道长行为古怪也是有道理的,就拿白龙驭来说,按照龙虎山的规矩,加入山门之人只要到了十岁的修炼之年都可以获得基本功法来修炼体内的真气筋骨,以观后效,日后也会另备武学修炼之法。



    白龙驭未修炼之前,道长给他检查时丹田内的真气便是远超常人的充裕,本以为是一个难得的修炼奇才,为此清风道长还专门向掌门师兄清风道长求来了一本在龙虎山中只有顶尖弟子才能修炼的《道然决》,可没想到这白龙驭修炼以后,丹田内的真气不仅没有丝毫长进,反而原有的一些真气也荡然无存。



    清竹道长本以为是修行的功法的缘故,就又为白龙驭换了几个不同的功法,可还是没有效果,吸收进丹田的真气,一觉睡醒又会荡然无存,倒是这白龙驭的力气是越来越大,不仅远超同龄人,这几年连自己这个修炼了几十年的人都不如他。



    而且白龙驭生性放荡不羁,喜好玩闹,性情顽劣,对于自己不能修炼之事也是毫不在意,整天在山前山后跑来跑去的。



    清风道长见白龙驭如此,也不恼怒,随遇而安本就是道家的中心思想,不强求不乞求也是道家之自然道也,于是又重新沉迷炼丹,对其不再过问。



    其实按照龙虎山的规矩,这无法修炼之人十岁以后便要交由由龙虎山专门设立的孤儿收容栈管理,可清竹道长不愿意,觉得和白龙驭有缘,让其待在自己身边等到十六岁成人之后再下山自力更生。



    清竹道长对白龙驭不甚管教,但却将其交给自己的另一个徒弟徐长风,徐长风是清竹道长在山下人家收来的徒弟,听话懂事,做事一丝不苟,尤其是对白龙驭,更是严加看管,要说这龙虎山能降住白龙驭的人,除了清竹道长便是他了。



    师傅不管了以后的白龙驭更加调皮,整天在山中嬉闹生事。一开始门中也有些弟子对白龙驭不能修炼之人还如此狂妄不羁很是不满,不止一次的为难他,可奈何白龙驭气力远超一般人,基本上几拳打下去这些人就认输投降。每次都得徐长风帮他擦屁股,最后被徐长风罚抄经书。



    又因为白龙驭这个人嫉恶如仇,只要是欺负人的,得罪过他的人,就一定会被他报复,而且是一次又一次。



    所以在被白龙驭教训过几个人之后,这龙虎山的人都是能不惹他就不要招惹他,平时也都离他远远的。



    要说这白龙驭也是一个龙虎山众多弟子中容貌算是上乘的英俊儿郎,这山中一些新来的俗家女弟子,有时在路上遇见白龙驭,都不禁回头看两眼。可就算是样貌不凡,可也耐不住这每天每夜的在龙虎山中找别人麻烦啊,是落得个人见人躲。



    许多新来的俗家弟子刚进门时,带其修行的入门弟子就会第一时间的把白龙驭的事告诉他们,所以在这龙虎山中白龙驭也算是个名人。



    而且白龙驭因为不能修炼武学的关系,龙虎山也没给他配道服,他自己也说不乐意穿,干脆自己用山中的兽皮和麻绳给自己做了一套兽皮的衣裤,他自己穿着觉得还挺舒服。



    白龙驭平时也是乐得清闲,没事做就跑到各个师兄师弟和徒子徒孙那去恶作剧,像什么偷吃食物丹药啦,偷偷往人家的草堂上尿尿啦等等。好在也都没人受伤,所以一般都是抓不到就骂几句,抓到了也只是送到徐长风那。



    徐长风呢,只能是给人家赔礼道歉,然后罚白龙驭在师傅清竹道长的藏书阁中抄写经文,要说这白龙驭虽是调皮捣蛋,惹是生非,可到了藏书阁中却是没有平日的造次举动,只是安静的抄完经文,之后就一个人读书。



    这几年被徐长风处罚抄写经文,也让白龙驭在藏书阁中看了不少书。虽说清竹道长沉迷炼丹,收藏的也大多都是炼丹的经书,可还是有一些山外的志怪乱谈之类的书,这些书就是白龙驭的最爱,也对于外界的人间烟火也多了很多向往。



    师兄见白龙驭整天无所事事又不能习武,这样下去难免影响不好,干脆在管理龙虎山的鹿峰长老清元道长那里给白龙驭找了个活计,就是洗剑。



    所谓洗剑就是给山中的其他习武弟子使用的剑做一些维护和保养之类的工作,一般就是用磨刀石磨一磨之后在用干布擦一擦,一些损毁太过严重的就重新送回铸造厂门由专门的铸造师修理。



    白龙驭一点也不愿意干这个活,但又不敢违背师兄的话,只能就范。但是白龙驭想了一个坏主意,就是每次帮别人洗剑以后都偷偷的在剑柄上的一些不易察觉的地方刻上一些前人的诗句,列如九天生紫烟,日照化前川。龙腾酒气顺天起,虎啸深林入密林。等等之类的诗句。



    本来白龙驭是想气气这些道士,可没想到白龙驭多年抄写经文练就了一手篆楷体的书法,又加上这些诗句也颇有气势,所以竟然在年轻的弟子间大受欢迎,很多弟子都专门找白龙驭刻字。一开始白龙驭很是气恼,后来看大家都是真心喜欢自己的字也很高兴,便来者不拒。



    可再怎么乐意也架不住人多啊!白龙驭见来找自己洗剑刻字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甚至刻了一句还不满足,又来找白龙驭刻第二句。这本就是白干的活,时间长了白龙驭也是恼了,于是订了两天规矩,第一洗剑是师兄安排给他的不能不干,因此洗剑不收费,但是不刻诗,要想刻诗必须拿好吃好喝好玩的来换。第二,七天只刻十把剑,必须提前排队。



    别说订了规矩以后,虽说找白龙驭刻字的人还是不见少,但时间却宽裕了很多,也多了很多好吃好玩的。白龙驭的生活竟是变得滋润了不少。



    话说这天白龙驭刚刚在鹿峰饭堂吃完午饭,正准备回芦峰的师兄那去洗剑。可刚走到鹿峰的脚下,就看到一只野兔从旁边的树丛中飞快跑了过去。



    白龙驭看了野兔,这五脏庙里又开始咕咕叫了,龙虎山中的伙食只有斋菜,万年不变的青菜豆腐和米饭,吃再多也吃不饱,因此平时偷偷抓一些野味烤着吃也是白龙驭最爱的事。



    想到这,白龙驭攀上一旁的古树,飞速的爬到了树顶,一个轻跳便跳到了另一个古树上,又从另一个古树够到另一边的古树,就这样,跟着那只跑的飞快的兔子向鹿峰的后山跑去。



    兔子发现有人跟来,速度更快了,几个跳跃竟是跳到了一旁的灌木丛中,准备遁地而去,可白龙驭在龙虎山中抓了十几年的野味,早就看穿了兔子的行动,一个蹲起从树上跳了下来,手伸直着探向兔子的肚皮,摸到兔子肚皮之后一个手用力向上,直接把兔子翻了过来,再趁兔子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把抓住了它悬空的后腿,将兔子抓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