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农
字体: 16 + -

第60章 筒车

    “待会我要去田里看看,你去吗?”

    叶茗对待陈怡人其实就是对待小女孩一样,十六岁在后时也就在读初三或高一吧。

    “我可以跟着去吗?”陈怡人细声的问。

    “当然了,有什么好介意的。”叶茗并不介意带陈怡人出去逛逛。

    吃过早饭,叶茗就带着陈怡人出府,侍女小圆在后面跟着。

    此时稻苗已经种下很十来天了,当初歪歪扭扭的稻苗在这么多天来都已经长直,这让村里的村民们非常惊讶,当时以为是能救一点是一点的,没想到现在都长正。

    仔细观察的话,好像自己长正的稻苗比扶正过的稻苗长得还要好点。

    现在稻苗虽然长得不高,但只要没下什么大雨的话估计都冲不掉这些水稻了。

    再说现在才是春季,这个季节哪有什么大雨下呀!

    叶茗带着陈怡人来到小河前,此刻田里的农民正在放水浇灌水稻呢。

    水稻是种很需要水的植物,由其是当水稻还是在苗子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因为干燥死掉。

    可以看得非常多的村民都把河给堵上了,让河水顺着缺口流入田中,浇灌田地。

    上游的河是不能完全把河给完全堵死的,因为下面的村子也都需要水源浇灌的,这已经是人们的默认做法了。

    但每年多多少少还是会出现两个村子因为水源的问题而吵起来。

    叶茗站在河边上,还看到了有一群汉子正用着竹萝等用品在把河里的水泼进田里。

    “他们是在干什么呢?”陈怡人从没见过别人种田,所以很是好奇。

    “他们在给稻田灌溉呢!”

    “直接在河边挖个缺口不就行了?为什么要花费那多大力气?”

    “那边的地势高,河水流不进去。”这个叶茗是懂的,毕竟以前农村的时候自己也是下河泼过水的,实在是非常累的一件事。

    “那么大块田,他们得干到什么时候呀!”陈怡人观看了一会,低声说道。

    “是呀!”

    地势偏高的地可不仅仅是一块两块,而是以亩为单位的。

    就这十来个壮汉,估计也得七八天才能为成浇灌一次吧,浇灌完后,过几天又得浇灌一次,水稻对水源的需求可是很大的。

    而且,叶茗种田可以不仅仅是种田那么简单,叶茗还打算在稻田养鱼呢。

    稻田养鱼可以说在后世是个很好的项目,可以进行着生态的循环,鱼可以食用稻田里的昆虫或都杂草,还能为水稻提供肥料,可以说是个非常成功的项目了。

    虽然说这样来钱慢了些,但每年也可以产出非常多的鱼肉,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而且叶茗已经让人做好了布置,让人在稻田边上挖出了边半米深的水沟来,再等稻苗上高些,能够适应较深的水位了,就可以投下鱼苗了。

    但现在,叶茗很显然是还有个难题没有攻克了,那就是稳定的水源。

    总不能让这些汉子相隔几天就来泼一次水吧,这样人力物力的消耗是非常大的。

    “看来,得把这件神器制造出来了。”叶茗低头想着。

    然后叶茗带着陈怡人来到了印刷坊。

    由于印刷坊的空气不好,叶茗回头问了下陈怡人。

    “这儿吵杂,要不,你先回府里去?”

    “没事的,妾身并不介意。”陈怡人知书达礼,还是很善解人意的。

    进入工坊,苏流文正教导他的徒弟呢!

    “公子”见到叶茗进来,连忙行礼。

    叶茗摆了摆手,问道“怎么样已经排好多少本书的模版了?”

    “回公子,已经排好五部书籍的模版,随时可以进行印刷。剩下的七部书籍可以边印刷边排版。”苏流文回道。

    苏流文收了七八个徒弟后,工作进度也加快了很多。

    叶茗翻了翻已经印刷好的实体书,一本由一个说书先生编写出来的书籍,《奇闻怪谈》。

    陈怡人也翻了翻,看了一眼,顿时对里面书里的故事很感兴趣。

    陈家是书香世家,以诗书闻名,自然也有自己的印刷坊,所以陈怡人对印刷坊并不好奇。

    陈怡人把目光看向叶茗,问道:“这本书我可以拿回去看看吗?”

    “当然可以,这里还有四本呢,你都可以拿回去看,反正不是初稿,没多大关系的。”叶茗说完把看向苏流文,询问到底对不对。

    “嗯,是这样子的。”苏流文答道。

    “什么时候开始大量印刷这五册书?”叶茗又问了苏流文个问题。

    “回公子,老奴已经跟王总管商议过了,让造纸坊那边加快点进度,这五册书每本先印刷两百册,看看市场如何,效果好的话再进行加印。”

    王全贵这个做法是很保守的,毕竟这些书都是新书,而且又不是什么名人大家所著,所以还是挺担心卖不出去的。

    但是两百册的话,平均到几家书店也就没多少了,而且后续还会有很多间书店开张,这样书籍的压力就更小了。

    由于书质的纸张跟厕纸的纸张是不一样的,所以叶茗要求将他们分开,并让刘光群保证造书纸的人一定要够忠诚,不许出现泄露技术的情况发生。

    “嗯,你们看着办吧。”对于这些小事叶茗是不会管的,如果什么小事都要自己管的话,那自己不得活活累死!

    “对了,你带几个对木匠技术熟练的人跟来出来一下。”叶茗除了叫来苏流文,还让叶帆带了几个熟手的工人出来。

    叶茗开始准备造作农业神器——水车。

    如今的大京朝并没有出现水车,而在原时空里,水车也是到了宋朝时才出现的。

    现在大京朝拥有的也只是翻车,什么是翻车?

    这可不是后世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而是一种最早出现农业灌溉机械,人们可以使用翻车把水提到田地里,但翻车说到底还是需要人们进行手摇或者脚踏才能提水。

    而水车则是完全不需要人力,只需要水力就可以把水灌溉到田里了,是一件很伟大的发明来的。

    原时空里,水车的发展可以分为四步,唐朝时的翻车,宋朝的筒车(水车),明清时的高转筒车,后世风力水车。

    当然,如今的叶茗也只能制造出简单的筒车而已,其他的先不说工艺水平能不能制造出来,关键是自己也不会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