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农
字体: 16 + -

第23章 建立安保团队

    其实叶茗早就想组织自己的安保团队了,张大山三人这段时间也确实很好,但人手还是不够,王全贵那边如果谈好的粮食收购,也要人保护运送,所以叶茗准备扩招安保团队,就算养着吃闲饭也没事,只要有哪天用得上就行了。

    共建两支安保团队,张大山一支,大春带一支,大春的动手能力是没问题的,上次几个混混都被一个照面就打倒了。

    第二天,王采珠的父亲王正民就带着二儿子和三儿子上门了,王正民昨天听女儿说叶家要招人,就立马带家里闲着的两下儿子过来了,主要是田里的活干完了,还不如来叶府里找份活干,挣点钱,再就是听说叶府工工钱高,十天一结,而且伙食也很好,这种好事怎么能错过。

    还有就是其实他在私底下也听过叶家那二呆子对自家女儿有意思,这感情好呀!起码以后女儿嫁过去的话能够衣食无忧。

    王正民把两儿子交给叶茗后就回去了,叶茗看着这两小伙子问道:

    “你们叫什么名字?多少岁了?”

    “俺叫王勇,今年18岁了”大的说道。

    “俺,俺叫王刚,今年16了”小的就有点结巴,应该是胆子较小,没怎么跟人打交道。

    叶茗叫来大春,“大春,以后他们就归你管了,你先带他们按你平时那样子训练。”叶茗平时是给大春按排了一套训练方法,这也是后世军队的训练方法,而大春练得也非常也色,你让他立正,他能安安稳稳的站一天。

    张大山认为这是假把式,战场上能杀人的才是真正实用的。

    中午,王全贵找到了叶茗。

    “少爷,刘涛的那一儿一女找到了,就在邻镇的王家那里呢。”

    “嗯,就花点钱把他们接过来。”

    “可是王府那个管事开价有点高,就两个十一二岁的小孩不值那么多钱。”

    “他们开价多少?”

    “一千二百文”

    叶茗翻了翻白眼。

    王全贵是觉得市场价来说两个小孩不值这么多钱,但叶茗在乎的哪里是这个呀。

    “全贵呀,这段时间你跟着我也挣了不少钱,怎么还那么小气。”

    那些跟着去卖书的人叶茗确实也奖励了不少。

    “好的好的,我这就去把他们接过来”王全贵刚走了两步又回头了。

    王全贵有点吱吱唔唔的说道。

    “那个....少爷....我也想把家里人接过来,不知可否?”

    叶茗看了一眼王全贵,顿时感到好笑。

    “全贵呀,我前些日子不是奖了你些银子吗,你怎么不去官府赎身呀?”

    王全贵也尴尬

    “我这不是看少爷都没把我们当奴隶看嘛,就不用浪费这赎身的钱了。”

    也确实,奴隶赎身的价格是非常高的,而且钱都是交给官府的。古代奴隶要想赎身去除奴籍是非常困难的,先要地主同意,再要去官府办理手续,赎金还特别贵,所以就出现世代为奴的现象。

    “可以,把他们都接过来吧,你让刘光群他们多建几间屋子来安置他们。”

    王全贵也就欢喜的走了。

    王全贵是很会做人做事的一个人,而且有家庭负担,所以叶茗非常放心的把事情交给他。

    叶茗以为,要想一个人对你有足够的忠诚,那你得给他足够的好处,所以叶茗帮刘涛接回儿女,答应刘光群去除奴籍,帮他取个婆娘,让王全贵把家里人都接过来。

    叶茗不是有心机的人,但是这些人为自己干活,叶茗却不会亏待他们,至于张大山几个,叶茗也没想好,还是像之前说的那样吧,等他们挣够了给自己赎身的钱,是去是留就看他们的选择了。

    “看来得组建员工宿舍楼了”

    说实话,这么多人工作、住宿、吃喝拉撒都要叶府里,是有点挤了。而且叶茗还想把造纸、印刷都搬出来,不然府里吵吵闹闹的影响休息。

    想到就做,先来观察一下地形,叶府座落在村子地势较高的地方,村民们的房子也是地势高的地方,主要是村子下方那条河,一到雨季就发大水,村民们只好把房子往上移。

    河的两岸是农田,但主要的田都是在河对面,就像之前说的,叶茗家的那块荒地,就是在河边地势低的地方,年年都能被水淹到。

    上游就是一大片的竹林,对面还有个小山,可以说这个小村有山有水风景秀丽,是非常的漂亮。

    但是村子里的树也是不少,也没有多余的空地,要想扩建的话就得砍树了。

    河上游那竹林叶茗就很满意,这是个建造造纸作坊的地方,造纸作坊搬过去有着大量的原料,而且废水能直接排入河中冲走,但是这会破坏掉环境和污染水源,得不尝失,毕竟千金难买身体好嘛,叶茗是不会做出那样的傻事的。

    最好叶茗还是选择在那建造纸作坊了,因为那的位置隐蔽,只要不进竹林仔细观察都不会发现有作坊在那。而且叶茗今后的纸原料都是稻草,自然不会再砍竹子作原料了,废水的话就在边上挖个池,沉淀后再把它们烧了,还可以给竹子当肥料,两全齐美。

    造纸的废水主要是蒸煮木浆或草浆时产生的废液,并没有太多的化学成分,都是些纤维碎片。

    “哎!好像~把肥料给发明出来了”

    古代最好的肥料就是农家肥和草木灰,这是很常见的,古代很早就发现肥料对农作物有促进生长。早在先秦时代,中国人就认识到“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遂”。土地不时地被撂荒,不是因为人口稀少,劳力短缺,而是因为地力的耗尽。人们这时候发现了土地的贫或肥,对粮食的影响非常大。

    但真正的原理人们却没有明白,所以其实在古代懂得种地的还真不多,最多的只是在收割完后把草杆一把火烧掉,明年的庄稼就会长得更快。

    真正让人们认识到肥料对农作物的重要性的还是在明朝时期,明朝时期把肥料用途完善了,人们开始认识到土地少肥了不行,肥多了也不行。

    当然,并不是说这造纸废弃物就可以当肥料用了,还有经过发酵等工序。

    造纸工坊搬过去后,印刷作坊也一起搬过去,这样就不用来回运输,工作就方便许多。

    员工宿舍楼就建在叶府边上吧,上面虽然有树,要挖出来才可以建房,麻烦是麻烦了点,但也没办法,幸好古代劳力不值钱,再去招点人手就行了。

    把位置选好了,还要跟村长商量一下,毕竟这事情也少不了村长的帮助。

    竹林那块地也要买下来,竹林那块地是上面村子黄员外的,以前叶黄两家人还经常来往,但叶家出事后就少了,不过黄员外也算是有良心的了,没有在叶家落泊时对叶家下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