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农
字体: 16 + -

第18章 回家

    只见路上两辆马车、一辆驴车正朝小村庄的方向行驶着,马车上的东西很沉,车轮在地上留下深深的车轮印。

    这次卖书共挣了三千多两银!一万册书全部卖出去了!在县城这十几天里,叶茗让王全贵等人不停的从家里把书籍运到县城,叶茗当然不会自己回去啦,古代交通这么不便,

    当然,单单一个县城并吃不下那么多书,这些书主要都是按批发价卖给了书贩子,书贩子再按588文钱卖到别的县城。虽然叶茗本来可以挣更多的钱的,但叶茗却放弃了,三千多两银子已经很多了。古代有句话就是“腰缠万贯下扬州”腰缠万贯已经是很有钱了,而叶茗已经有三千多贯,离非常有钱也不远了。

    当然,这些钱只是对普通人来说的,对于世家豪门来说就九牛一毛了。

    这是真的,古代的世家豪门才算是真正的富可敌国,这也是皇帝对他们礼让有佳的原因。

    想想明末皇帝为了对抗外敌要求大臣们捐款,结果每人才捐那几两银子,还没有一个妓女捐得多,如果当时皇帝只要随随便便抄了其中一家,那他也不用成为亡国君了。

    三千两银子只能说够让叶茗步入小康家庭,衣食无忧而已,想干大事的话这点钱是干不了的,当然,叶茗现在就很满足了,叶茗从不是那种想干大事的人,在现代不是,回到古代就更不可能了。

    三天后,叶茗回到了家,这些天回来就是边游玩边赶路的,所以慢了点。很清闲,而且古代的环境风景也确实非常好,这是后世看不到的,后世那些一万块钱门票的风景区也只是刚刚达到它的合格线而已。

    叶茗一到家就被大春死死的抱住了,听刘姨说,叶茗不在家的这半个月,大春每天都是在门口等着的,谁叫他,他都不听。

    这个比自己强壮不知道多少的弟弟,却紧紧的抱紧个十六岁的少年,画面是那么的............

    叶茗拍了拍大春的手臂“还不放手,兄长都快压死了。”

    大春这才缓缓放手。

    叶茗从马车中取了一大袋东西出来扔给大春,“这是大哥给你卖的零食跟玩具,快去跟叶莲他们玩吧。”

    大春的体型虽然强壮,最近张大山教会大春使用格斗技巧后,就连张大山三人都打不赢大春了,但是思维简单,跟一个小孩没区别。

    大春看了看包袱,又看了看叶茗,想去玩,又担心叶茗又不见了.最后说道“哥哥,下次出去一定要带上我”然后一溜烟的跑了。

    叶茗看着大春跑进府里,眼睛中流出那温暖的神情“放心吧,我答应过你把大春当亲弟弟对待的。”叶茗是跟前身叶茗说话,也是对自己说的,后世自己再以回不去了,再也见不后世的亲人了,那就好好对待今生的亲人吧!

    安置好了东西,叶茗就召集了所有人来开会,先是发奖金,王全贵这些跟着出去的人奖金最多,守在家里的人叶茗也发了奖金,印刷工作人那几名工人就乐坏了,因为他们拿到的奖励实在是不少了,是外面一个家庭几年的收入了。

    然后就是布置任务,印书的工作早已经停了,叶茗只要求印了一万册书,虽然说《状元秘籍》还有很大的销量,但是叶茗不打算干这个了,因为这水太深了。

    而且早在《状元秘籍》大火的时候,各个印刷工厂也开始了《状元秘籍》的雕刻,最迟半个月时间就会有工厂开始印刷,这段时间书贩子会把从叶茗这批发的《状元秘籍》全卖掉,然后工厂的书籍就会接着卖。全国的市场非常广大,完全满足的话要数十万册才能满足。

    叶茗不知道的是,《状元秘籍》的出现推动了科举的改革,没办法,《状元秘籍》都把科考的套路写了出来,再不改革考官都不知怎么给分了。

    幸好叶茗是在离科考一年就出这本书,如果是在科考时出这本书的话朝庭都有可能定他的罪。

    不印《状元秘籍》了就印别的东西吧,叶茗把一本古代的小说交给苏流文,这本小说是在县城时看到的,情节还可以,就是文言文有点难懂,如果翻译成白话文的话还是有销量的。这本小说是谁写的叶茗不关心,印了也没心里负担,古代人从没有盗版一说。

    如果不是叶茗闲得无聊也不会看这种玩意,在古代读书人中其实小说只是很小众的书籍,因为对科考没什么帮助,普通人又没钱看这个。当然,主要还是小说的内容不够吸引人。

    叶茗让苏流文先把小说按白话文翻译一遍,再排版一次,活字印刷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不用再雕刻字体了。

    然后叶茗让王全贵开始收购粮食,今年的粮食减产大家都知道的了,叶茗他们在回来时就知道粮食已经开始涨价了,从五钱一厘涨到五钱三厘。

    这次的粮食减产应该范围很广,但是由于消息的不通,所以粮食虽然涨了,却也涨得不多,估计大范围的粮食涨价应该在朝庭收完粮之后。

    所以叶茗也多收点粮以防万一,就算不涨价也没事,叶茗有很多种办法保存粮食,万一涨价了呢?那叶茗不就又可以大赚一笔了吗。

    要买粮食就得有地方放置,叶茗就让刘光群带着几个人去修建仓库,多建几个,而且叶府也有多处漏雨的了,可以一起修理。

    这样一忙起来,家里的人手又不够了,于是叶茗找到了村长,要在村里招几个人,村长一听,就高兴起来,连忙找了十个村里的年轻小伙到叶茗面前。

    这个时候田里的农活刚干完,每家每户都开始清闲下来,能在这个时候挣点铜钱村民们还都是非常乐意的。

    叶茗分了几个人给王全贵,再分几个人给刘光群,而印刷那边还用不到人,再说其实叶茗也没指望这本古代小说能够挣钱,因为市场摆在那,用户群就那么点。叶茗主要是不让印刷的工具长期不用坏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