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农
字体: 16 + -

第7章 造纸

    去了上次去吃的那个酒楼,跟大春吃了顿好的,再给大春买了点零食让他可以在村子里跟孩子分着吃。要知道,孩子们都是谁有吃的就听谁的,以前大春不懂这些,只能跟在这些孩子后面转,现在这些孩子都是围着大春转,让大春开心了好一阵子。

    回到屋子,叶茗得好好的盘算一下帐户。

    首先是解决是朝廷收税的问题,一般朝廷收税都是喜欢收银子的,因为地主如果交粮食的话,量就有点多,而且难运输。

    但是,交什么都是地主自己决定,地主想交粮就交粮,想交钱就交钱。

    不管是什么东西,大京朝的税收都是田地收获的一成,比如种大麦,水稻,这一成是有了稳定数量的了。所以不管你的田种不种,减产还是增产,只要按往年的量交税就可以了。

    整个南京种的都是水稻,大京水稻平均收益是两百多斤,也就是每亩要交二十斤粮食,叶茗家有一百亩,活生生的大地主呀,叶茗想,叶茗祖上应该是有过什么大将之类的,不然哪来那么多地。

    这也是叶茗刚到古代来没见识,拿后世人的土地来估计了。

    这时候的地能和后世的地比吗?后世的地每亩产粮食七八百斤,而现在一就两百来斤。

    后世每家有个两三亩地就可以吃饱穿暖了,而现在十几亩地都不敢说吃饱穿暖。

    而朝庭发土地给士兵作为奖赏,一个伍长都会奖励个一百亩,更高级别的都是一千亩起的,那可是几百家租户呀!哪像叶茗家就村子租户也就十几家。

    其实别看市面上的粮食卖到五文钱一斤,但那只是零售价而已,如果叶茗这些地主要卖粮食的话也就三文钱卖出去,或者自家开米店卖米,但是自己开店卖米的话能卖出去多少就不好说了。

    也就是说,叶茗今年要交两千斤粮食,换钱的话就是要交差不多六千文钱。

    “六贯钱呀!”叶茗不禁拍了拍脑袋。

    今天才把全副身家卖了七贯钱,但今年的税就要交六贯钱。其实村长说今年村民交租交不齐,并不是说不够叶茗交税,叶茗家的收的租是地里收成的二分之一,不管怎么减产,都是够交租和下年的生活费的,只不过是活动资金少了而已。

    但这只是对地主而言,普通人就不行了,地里的收成少了,自家的食粮就不够全家吃了,就能饿死或者离开这里。

    村长来找叶茗就是想让叶茗收租少收点,让租户能够有食粮撑过今年。

    其实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苦的就只有平民百姓。

    叶家的租收五成,但其他地主可都是收七成,这也是叶家在清河镇没什么亲戚权贵的原故。

    “要不要再弄点书出来卖呢?”叶茗眼睛放光,实在是读书人的钱太好挣了。吃到了卖书的甜头,叶茗怎么都没想到书在古代是这么受欢迎的,要知道在古代书可是有价无市,有钱人也买不到。

    想到这叶茗就兴奋起来,古代晚上没有娱乐活动,所以非常的闲,叶茗的时间也非常的多,如果是前身叶茗的话都是在看书,但从后世来的叶茗嘛,嘿嘿,谁会去读四书五经呀!

    叶茗提着刀就去砍竹子了,村子里的竹子很多,之前就说过了。古代南方的竹林是很多的,因为竹子长得快,而且还不断的向外扩张,所以竹林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生在现代的人是想像不到竹子在南方到底有多少的,听老一辈的人说在新国成立之前分的土地都是竹林,人们把竹林都挖掉了种上农作物和盖房子所以农村才没那么多竹林了。

    古代人一个人能用得了多少竹子,古代人对竹子的开发很少,所以竹子就一直生长成为茂密的竹林。

    如何造纸对于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来说根本就不算个事,四大发明可是我国古代的最高技术,但也就是那样,都烂大街了。就拿造纸来说吧,小学生就有过造纸的活动,中学生的手工课也有造纸课。

    火药也不难,小时候的鞭炮都玩过吧,都还拆着玩,里面也就几样东西,抗日战争时期农村都还都自己动手造炮呢。

    造纸的工序很多,但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备制纸浆,选择新鲜竹子杀青、去皮、搥捣、漂洗、上浆;再是抄纸,即把纸浆放入水槽中,用竹帘抄起;最后是焙干和刀纸。

    大春见哥哥去干活,也不和那群孩子玩了,就跟在叶茗背后,叶茗砍下竹子,大春就扛回家。

    村里的竹子是无主的,因为实在太多了,其他几个村也是一样,竹子一点点的扩张范围,竹子在生活中的用途是非常广的,大部分东西都是竹子用品。

    砍了十多根竹子,回到后院,叶茗用刀给竹子除去竹叶,再用刀去掉青皮,一顿忙活,等天色完全暗了才停下来,。

    “出了一身汗”叶茗伸了伸懒腰,“大春,你先去打水洗个澡,我去给你做东西吃”。

    重活都是大春干的,叶茗对这个小弟非常满意,实在是叶茗这身体太弱了,重活根本干不了。

    大春对于这哥哥最近做的事也没什么想法,总是认为哥哥做的都是对的。

    看着大春这模样,叶茗也笑了,人呆真好,啥也不用想,也就没有那么多烦心事了。

    做了饭,两兄弟就在屋里吃了起来,大春的碗是叶茗的一倍,但叶茗知道大春也只是吃个七分饿而已。

    于是又从自己碗上倒了点到大春碗里,大春也不拒绝,也从不懂拒绝,自己埋头吃了起来。

    第二天,叶茗继续和大春弄自己的造纸大业。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大水池,并卖了几个大水缸。一顿忙活,叶茗心想,以后一定要请多几个下人。

    三天后,白里透黄纸就现世了,这纸是纯竹子制作的,却没有后世的那些技术,想做到后世那样的纸实在是做不到,但比现在这世界的纸却强多了,比皇宫用的纸都有好。

    大春又做出了一张纸,感觉非常好玩,就用手指点了点,纸就破了个洞。大春就慌了,哥哥可是告诉他一张至少值八文钱。于是就大声喊道,声音里还带有一丝的哭声“

    哥哥,破了破了”。

    叶茗听了连忙跑过来问大春出了什么事。一听只是小事,就安慰了下大春,并把纸浆重新放回水槽,重新做成纸张。

    大春看到被自己弄破的纸又回来了,心里又开心了。

    叶茗看了看大春这样子,想了想,就对大春说道

    “大春,咱们家做这些东西的事情你千万别说出去,如果别人问你这些东西是什么的,你就说不知道,明白了吗?”

    大春摸了摸头,“小胖他们也不可以说吗?”

    叶茗严肃的说道:“不可以,谁问你你都别说”。

    虽然叶家在村里有点名气,但是,不说整个县,整个镇比叶家强势的都多着去了。

    虽然叶茗对大春说一张最少值八文钱,但就这纸的质量,卖一百文都能卖出去,主要是这纸质量好,就这样大的纸在外面就要二十几文纸一张了,更别说叶茗这经过后世改造过的了。

    叶茗看着后院内正在晒干的纸张,计算了一下,一天大概能制造出三百多张宣纸,如果不是晒干这个环结的工具不足的话,叶茗一天能制造出一千多张。

    单单卖纸的话利益确实也不低了,一张卖个十几文钱还是卖得出去的,但是销量就不保证了,哪有读书人会这么有钱呀!叶茗得把它们裁剪成书本一样大的纸张,并印刷一些字体,订做成书籍,这样的话就可以保证利益最大化了。

    哦,还得把纸张的质量下降一点,不然了也很容易被人盯上。

    “唉,烦呀!”叶茗叹了口气,如今叶茗现在还欠雕刻等特殊技能的人才,自己知道活字印刷术的运作,但是却不会雕刻呀!虽然可以雕一点,但是印刷的雕刻字样也太多了好不!

    算了,先造多点纸再考虑后面的事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