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圣唐
字体: 16 + -

第35章 殿上杀机

    本应是宾主,却被李世民拉来担任赞冠的长孙无忌老脸一白,第一个跪下请罪。

    “启禀陛下,犬子年幼,既无利国之策,又无赫赫之功,怎可受陛下如此重赐。老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浸淫官场多年的老长孙语气慌急,有些肥胖的身躯甚至不住地颤抖。

    “陛下,此为乱命。还请陛下收回成命。”黑脸魏征并未给李世民任何面子,身后一堆言官也都哗啦啦的跪成一片。

    “陛下,长乐年纪尚幼,此时许配驸马,此事于理不合。”李氏第一名将,河间郡王李孝恭也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陛下,妾身也舍不得长乐。”长孙皇后早知今日会将李丽质许给长孙冲,但此时群情激奋,为了丈夫的面子,也只好委婉的以长乐规劝封赏长孙冲一事。

    “尔等不必多说,朕意已决。”李世民出奇的没有给长孙皇后面子,也没有理会眼前跟随自己二十余年的臣子们,语气十分坚定。

    李绩、程咬金等一众将门面面相觑,自太上皇起事以来,李世民一直以明主的身份示人,对长孙无忌、房玄龄与杜如晦等谋臣可谓言听计从,即使曾是隐太子旧部的魏征,在多次触怒龙颜的情况下不仅没有任何罪责,反而加官进爵,礼遇有加。

    今日,如何这般决绝?没有一丝商量的余地?

    武将之中,若以战功论,自然是李靖为首。但李靖在武德九年三缄其口,按兵不动。此后明里暗里多番受到皇室打压,而今将门自然如同散沙,没有领头人物。

    李靖不敢出声,程咬金也并未出声。

    虽然世传程知节为人粗鲁,拳头大的字不识半斗,但程咬金为官数十载,自然知道最重要的事便是不与皇帝作对。除此之外,便无事可以动摇自己分毫。

    况且,自己曾亲自登临长孙府观望过此子,此子年纪虽轻,却绝不是易与之人。

    一向被世人认为大智若愚、老谋深算的李绩却站了出来。

    “臣素知无忌之子聪勇果敢,才干过人。却不知他是否有军事方面的才华,否则陛下可一并封赏,也为我大唐军方之福。”李绩此番话看似平淡若水简直如同没讲,但实际上却有三层意思在内。

    第一,若长孙冲是一个腹内空空如也的草包,那此前封赏势必过重,李世民也不好继续强行封赏。李绩即站在群臣的角度来规劝皇帝,又不折损了李世民的面子。当然是无论如何都不亏的。

    第二,如果长孙冲真的将今日封赏坐实了,那必然日后扶摇直上九万里,很快在朝廷上就举足轻重。若仅建学院,那无疑为文官又添一重臣。自突厥败亡后,文官阵营便不断传出马放南山,收兵入库的声音,天下承平,向来是文武之争开始的号角。

    至于第三....李世民力捧长孙冲一届白身上位,不惜高官厚禄,甚至连公主都拿来笼络此子,看似对其恩宠无限,却又偏偏做的如此简单粗暴,急不可耐!看来是要将长孙冲当做刀子用了...

    那么,这把刀到底要砍向谁?

    反正将门有李靖树大招风,自己此时示好,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亏!

    ....

    李世民是何等人物?不过须臾之间便大概清楚李绩的小心思,偏偏也不点破,只是淡漠的望向群臣说道,

    “既然英国公提议授予高驰军职,那朕便拨调神武军一营,使其将之。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李绩倒吸一口凉气,表情尴尬,二话不说直接下跪,以头抢地,口中连呼臣有罪。

    此事缘由还要从神武军的成军说起。

    神武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李渊时代,李渊于太原起兵时自愿追随的士卒为保卫李渊安全,自愿屯于玄武门,父子相传,俱是对皇室忠诚无比之人,后来被称北门屯军。北门屯军,也就是影视剧中所谓的御林军。

    后来李世民上位,如何处理自己老爹的亲卫变成了令人头痛的棘手问题。房玄龄建议全部充斥边军,杜如晦却建议从中选拔精锐,再从边军、玄甲军中调遣善于骑射者,组成新的亲卫!

    李世民采纳了杜如晦的建议,召边军精锐,又混北门屯军精锐,新编七营,号称飞骑。

    事情至此还没有完,飞骑数量渐多,将士水平有所下滑,李世民又百中选一,新成一军侍卫自己左右,拱卫太极宫。此军便是神武军!

    毫不夸张的说,神武军任选一骑,都是可以被称为兵王的存在!骑射步站无所不精。神武一军,同等数量甚至三倍于己的数量之内,可谓无敌。神武军的将领向来不为人知,神武军也没有什么公开的战绩,但从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轻视神武军。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李世民不惜以神武军为赌注力挺长孙冲,李绩如何还敢再开口?

    殿内鸦雀无声,前一刻还群情汹涌的大臣们仿佛被无形的大手按住了脖子。往日不惜以死相谏的清流都没了声音,劝谏君王是自己的职务,也是自己赖以成名的本钱。但前提是君王可以纳谏,而不是将自己流三千里,或者直接弄死!

    魏征自然感受的到殿内的变化,摇头一叹,将自己头顶冠冕摘下,默默起身脱掉朝服,恭恭敬敬地放在李世民面前。

    “陛下,吾与陛下相识多年,陛下亦知吾的为人。吾家中只有老妻一人,老仆一个。家中犬子也可自力更生。老臣,老臣绝非卖名要直之徒。”魏征言至于此,情难自禁。

    “老臣只是一介腐儒,目光短浅,年老昏聩。自然远不如陛下雄才大略。陛下是何等人物,怎可能因宠信小人便滥用国之权柄?但是陛下,先秦有嫪毐之祸,后汉有王莽之殇。此鉴不远也。”

    “老臣脱冠去服,不是以此要挟陛下。而是在其位必谋其政,臣为秘书令,自然有劝谏君王的责任。陛下今日大肆封赏此子,若不与臣等说明缘由,岂不令天下士子心寒?岂不令天下将士心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