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圣唐
字体: 16 + -

第27章 太子重伤

    这一日,长孙冲难得在府中没有出去,而是准备在府里休息一天。

    “娘?”正在榻上懒散躺着的长孙冲见母亲进来,换了一个看的过眼的姿势。

    “冲儿,换身衣服去正厅,有贵客前来。”元氏和蔼道,自家儿子这些日子这么能干,她这做母亲的也甚是欣慰。

    见元氏特意来叮嘱,长孙冲就多问了一句,“贵客?”

    “是程知节,你程伯伯行事不拘小节,你莫要顶撞了他。”元氏郑重道,程咬金前来,估计是因为他家儿子的事情。

    长孙冲也是这么想的,不然能有什么客人用的着自己的母亲亲自来说呢?当下换了一套比较正式的衣服后,赶在元氏的后脚跟进了正厅。

    程咬金已经与长孙无忌谈笑了一会儿,长孙冲进来后还没来得及行礼,他就忍不住吐槽了一句,“老长孙,你这小子生的咋像个小鸡仔,我还以为是个壮实的。”

    长孙无忌听后只能苦笑的捋了捋胡子,这程咬金嘴上还真是缺个把门的..

    长孙冲装傻充愣道,“见过程伯伯。”弯了弯腰表示敬意后,在老父亲的手势下,落座下位。

    这位传说中生性勇猛作战英勇的原骠骑将军,竟一点都没有想象中的凶悍,反而显得宽厚仁爱,倒是出乎了长孙冲的意料。

    “长孙小兄弟年纪不大,却能不依赖于家中闯出成绩,我程某人佩服。”程咬金的这句话,让长孙冲感受到了这个中年男人有些顽童的性格,不由的有些好笑,哪有人称自己朋友的儿子为小兄弟的。

    “程伯伯,您再这么夸我,我可是会膨胀的。”长孙冲打趣着,与轻松的人相处时也觉得愉快没有压力。

    “哪里。实不相瞒,我今日前来,是想拜托长孙小兄弟一件事。”程咬金放下手中的茶盅。

    长孙冲直起身,想着何事用得着这么郑重。

    “我家那个不成器的狗崽子,对从军没有兴趣,从小就认识钱,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是那孩子的脾气还真就上来了。”

    “这次与小兄弟你一起做起了酒庄的生意,看着小兄弟如此成熟稳重,俺老程也是放心的,以后被谁欺负了,俺老程帮你揍他。”程咬金一个大汉在长孙冲面前如此陈恳,在不知情的外人看来,真有那么几分托付闺女的意思。

    “……好。”长孙冲没有犹豫,人家的父亲都如此了,自己还能怎么办,况且自己与处亮的相处也很愉快。

    又进行了一会儿愉快地聊天后,程咬金便起身离开,走的时候顺便带走了府上新酿的梨花白。

    但刚出门没走几步后又回来,“长孙老兄弟,俺听说还有个杏花白?你府上的先拿几十斤给俺老程尝尝。”

    ……

    就在程咬金走后没一个时辰,刘洋满头大汗地跑进了长孙府。

    得知消息的长孙冲半道上还在嘀咕:今儿刮的什么风,怎么都来了?

    谁知刚到正厅,就听到刘洋着急道:“传皇上口谕,宣长孙公子进宫!”说罢,就着急地要拉长孙冲向外走。

    长孙无忌见此,担忧的问刘洋,“敢问公公,此刻忽然宣冲儿进宫是有何要事?”

    刘洋本不敢说,毕竟此事可能关系大唐将来的江山社稷,但又碍于情面,拉走的又是人家的嫡长子,不说清楚好像也不太好。

    “太子重伤,太医说太子必须要截掉右腿,所以宣长孙公子,看有没有什么法子。”他小声的说道,就当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长孙冲如遭雷击,“太子重伤?你是说承乾?!”按照礼数来说,直呼太子名讳是大不敬,可他现在并没有反应过来,毕竟两人相处那么久。

    根据历史记载,他并不记得及冠前太子受过伤,是自己改变世界了吗?

    长孙冲进入东宫后,一眼便看到了哭得梨花带雨的长乐在看着自己,眼睛红肿,加上数日未见更让他想拥着她入自己的怀里,可是事情紧急,他只能给她一个宽慰的眼神。

    李泰李恪在一旁一筹莫展,长孙冲拍了拍他们的肩膀。长孙皇后抱着孩子,看样子应该就是兕子了,还不会说话,但长孙冲没心思关心这个。

    李二陛下见他来了,拉着他的胳膊急忙问道,“冲儿,你在诸圣殿学习时,可有圣道能救太子?”

    长孙冲见他如此焦急,但没见过李承乾伤的如何,也不能确定,只能道“陛下,还请我先见过太子的伤再进行判断。”

    他认真看了看太子的伤,伤在右腿,太子还在昏迷中,他只能询问当时在场的侍卫和马夫,太子如何受伤。

    原来自李二陛下被长孙冲劝谏后,逐渐减少了太子的课业,李纲六月份的时候逝世了,张玄素气得不再教授皇子,东宫只有孔颖达还在给太子讲授着儒家经典。

    李泰因为长孙冲的缘故,和李承乾的关系也逐渐缓和。自己的封地上捕获了一匹青马,异常沈俊,知道自己的这个哥哥素来喜欢突厥文化后,便送给了自己的哥哥。下午没课的时候李承乾想要骑马,刚小跑了一会儿,却一时不慎被摔下了马,马儿受惊就踩到了右腿。

    长孙冲看到李承乾碎成了一片一片的小腿骨,咬着牙,心下一狠,“陛下,我有方法,但是还未全学会,不知能不能保住腿。可现在已经来不及解释了,还请陛下先出去。”

    李二陛下见此,也知此时除了长孙冲便无人能行,保命问太医,可是保腿,只能是他了。手搭在长孙冲肩头上,“那太子就交给你了。”说罢便决绝地离开了,他实在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儿子变成这个样子。

    见他离开,长孙冲向一旁的侍女喊道,“快叫太医过来,我需要一点工具。”

    ……

    事到如今,只能试试清代传的神乎其神的柳枝接骨了。

    进来的太医得知长孙冲打算以柳枝续断骨后连连摇头,“万万不可!此法老夫闻所未闻,怎可在太子身上一试?!”

    长孙冲怒了,“来人!拖出去!换个人来!”都什么时候了!

    终于,在热水、刀具、葵花杆、与李承乾骨骼相等的数根新鲜柳枝刚准备好后——李承乾醒了。

    “表哥,我是不是要瘸了?救我啊表哥,我再也不胡闹了,再也不骑马了,好不好?”向来稳重的李承乾醒后像个废人一样的哭着。

    是啊,一个瘸子怎么做皇帝?长孙冲也在心里难过。

    但他依然道,“你别怕!相信我,你不一定会瘸,先服下麻药,等你醒了什么都过去了。”

    他握着李承乾的手,看着那条粉碎了的小腿骨,如今只能以现代手术的方法加上清代的柳枝接骨试试了。

    长孙冲用甘草水洗净了李承乾患肢和划开皮的伤口后,用镊子取出血肉模糊中的断骨、碎骨,又用甘草水清洗了一遍里边。

    他尽量控制着自己沾满鲜血的颤抖着的的双手,毕竟这是自己第一次主刀,而一旁的太医根本就不知道方法,让他下手,连个轻重都没有,只能吩咐他用葵花杆芯做成断骨模型。

    将新鲜柳枝去掉粗皮后,保着粘液,根据自己检查过的模型切削成断骨,再用甘草水洗净。

    在两端浸透雄鸡冠血后,长孙冲忍住强烈想要闭上的眼睛,心下一沉将柳枝嵌入肱骨之中。

    他听到了柳枝进入后的与血肉摩擦的声音,校正了位置之后,他松终于了口气。

    最后一步,用线缝合皮肤后,掺上接骨丹,四周再外敷接骨丹软膏。全肢用寸半宽细布带包扎两层后,放上杉木夹板,缠上布带固定。

    一旁的太医看的目瞪口呆,非常惊讶,见长孙冲完了之后,小心问道,“如此一来,真能保腿么?”

    长孙冲苦笑,自己又不是神仙,骨头都碎成片了,怎么可能接上?柳枝法也是姑且一试,自己心里没有一点把握。

    “你刚才看到了我怎么弄得了么?”他有些累。

    “看…看…见了。”这位年轻的太医咽了口口水,此种医治的方法也太凶险了吧。

    “以后再碰到这种事情,你就这样试一试。”长孙冲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当然,提前拿动物做一下试验更好。”

    太医,“……”

    看来只能到时候瞒天过海了……太子惊马一事必有蹊跷,宫内的驯马师都是国手,怎么可能让太子纵马狂奔没有预防措施?

    就是不知道是谁下的手。

    ....

    在长孙冲接骨的同时,禁宫外传来消息,灵感寺的方丈宫外求见皇上,说事关太子受伤一事。

    “陛下,老衲昨夜夜梦如来,如来传法旨言太子陛下受伤,此乃唐王不敬我佛,大量还俗僧人的业报。”主持眉目似是低垂,面色如同古井。

    平心而论,李二陛下并不是个信封宗教的人,或者说每个英明的帝王都不是很信奉宗教。贞观三年初,佛门大德法雅在宣讲佛法时以妖言惑众被处死,贞观五年春,李二又下令,此后和尚、道士都要祭拜父母,而且不可私收门徒,要到官府领取文书——其对宗教的态度可见一斑。

    李二陛下病急乱投医,屋内的长孙冲此时还未传出消息,“那佛祖要我大唐如何礼佛?”

    “灵感寺年久失修,希望陛下于长安内再起新寺,为天下佛门正宗,容我等诚心礼佛,为陛下祈福。”老主持行了个阿弥陀佛的手势。

    “这样太子腿就能好吗?”李二陛下出奇的愤怒,面色阴沉仿若催城黑云。

    “自然不能,此为业报。陛下若不敬佛,业报接踵而至。”老主持依旧保持着他的姿态。

    “混账!怎可戏耍于朕!”李世民勃然大怒。

    “陛下若不信,老衲请从法雅旧事。”他一脸笑容闭眼念经。

    李世民瞪着眼睛看向眼前站着的僧人,若是他还年轻,早就将他斩首,可现在,自己膝下众多儿女,皇后也病体初愈...

    如何敢不信报应啊...

    李世民咬着牙正要答应的时候,长孙冲跟刘洋正好进来,“老和尚你放什么厥词,出家人不打诳语不知道吗?谁说太子不能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