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尤七星
字体: 16 + -

第十八章:紫气破万法

    “是谁在私自决斗!”,一个人影从不远处赶来,先是几个跳跃间赶到牛族男子身边,手上释放出一圈光晕,有着符文环绕,转动之间,天地真秀汇聚于牛族男子手腕上。



    “这拳掌是保不住的了……”,这人摇了摇头,又身影一动,站在敖亢面前,“如此险恶之徒,只会玷污了青丘涂国的风气。”



    说着便是一掌挥出,袖袍鼓荡之间,有大风呼啸,掌劲叱咤,怒雷奔腾。



    敖亢瞳眸一缩,在这风雷咆哮之中,扭转身体,化作一具蟒身。



    紧接着蟒尾如鞭,卷起被这突然其来的一幕吓着愣神的渊璃,然后尾巴轻甩,将她掷向远处。



    而后蟒躯若水般,在盘旋转动之间卸去此人的劲气,又有紫气从鳞甲间流淌而出,化作一层难以窥见的薄膜,阻碍了真气的袭入。



    “不好!”,终于,围观的众人回过神来。其中更是有人认出来的人是谁了,“牛头的师兄,马面!”



    “嗯?竟然能如此躲过我的风雷怒拳。”马面略显狰狞的说着,接着便吼道,“那看看你能躲过几次。”



    却见他又是一拳击出,哪成想有一潭水波突然凭空的荡漾开来,敖亢立即收身遁入水中,那马面这一拳则是落空击打在了水面上。



    而这正是渊璃回过神后,用鲛人珠所绽放出来的一道水幕。



    此时此刻,渊璃便操控着这潭水波,将两人隔开。



    “呵呵,一匹劣马,有什么好猖狂?”,敖亢游走在水中,冷声道,“结了金丹,还玩偷袭?真是长见识了。”



    这话却是让马面一阵气结,毕竟刚才未了免去麻烦,他的确是突然袭击的。



    “那又如何!”,马面恼羞的说道,“你以为,你一个琴心期的小修士,能敌得过我?”



    敖亢听得此言,心念百转之下,便开口说道,“竟然如此,那便试上几招。”



    当下跃出水面,变化人身,踏在行走间,再次不由自主的运转出了《周游八方》,浩瀚的气势再次涌现而出,山河社稷仿佛与敖亢同在,似乎他正挟着天地而来,降临于此。



    那马面脸色一变,万万没想到此人有着如此玄妙幽深的步法,当下便纵身后退,意图拉开距离。



    同时双手各自捏起两个法诀,左手乍现电花,丝缕蓝色电流在游走;右手气流转动,有着细微风声在响动。



    敖亢自然不会让他得逞,一个蟒蛇虚影从他手臂上显现而出,他探手而出,如蛟龙出海,似云龙探爪,如此直捣黄龙的往马面袭去。



    而马面左手作投掷姿态,一柄矛状雷电被他握在手中;右手则并指前刺,气流卷在一起,如尖锥般突刺而来。



    雷矛与风刺!两种运用阴阳五行的基本术法,将天地间的真秀汇聚为一种实质形体,而这并不代表能够任意汇聚形成各类形体。



    每种形体之间,所蕴含的真秀,其类别以及构造都不同,除了五行水火水火金木土以外,还有由木衍生的风和雷,由金衍生的光,由土衍生的暗等等。



    而每种形体的构造中,除了主次之外,其每个元素都属于个体,在这个体之间又有着与此相关的元素链接着双方。



    其中雷矛所蕴含的雷主要是由五行中的木所转化而来,但在雷矛形成的过程中还有风的助力,而且其构造中还有着五行之火作为链接枢纽。



    所以只有了解每个术法的构造才能够凭借法诀施展出来,而法诀,便是每个术法的下层基础基础,没有法诀,术法便容易溃散。



    呵,敖亢心中冷笑一声,用术法来对付他?简直好笑,紫气可是能够克制一切道法。



    再一次的,紫气飘飘然的环绕在敖亢周身,风刺术法刚一接触到紫气,便化作精纯的天地真秀,重归于天地之间。



    看到这一幕,马面不禁愕然,愕然过后,左手雷矛也投掷而出,让他没想到的却是这雷矛也和风刺一般消散了。



    “这怎么可能!”众人惊愕,这是什么道法,竟然如此可怕。



    也在这片刻,敖亢大手也叩向马面喉咙,马面仓促之下,只来得及伸手格挡。



    却不想敖亢直接将手下搭,叩住马面一只手腕,手指上运起劲气,那一处的骨头便脱臼而开。彻骨的疼痛让马面面部扭曲,



    所谓的修士便是修道之士,士本是周朝的一个等级名称,后来因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原因,士有了新的含义,也便是德能居位曰士,通俗的说便是官员或者读书人。所以完全可以认为修士只是另类的职业和等级,还是属于凡人的层次。



    毕竟修士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超凡入圣,竟然是为了超凡入圣,那么便还是未超凡入圣,也就还只是凡,和普通人的区别,只在于掌握着他们没有的能力罢了。



    修士若非特意去淬炼身体,那么体质也就和常人一般无二,会受伤流血,会疼痛断裂。而即使是专门淬炼身体的修士,关节被脱位也是会感到疼痛。



    就在此时,一个身穿曳地长衫的女子突兀的出现在两人之间,并取下别在发鬓间的一柄簪花轻轻一划,本是想来分开二人,却不想敖亢紫气还环绕在身上,只是将那马面弹开了。



    但因先前敖亢手叩腕骨处,这一变化,使得马面关节脱位的更为严重。



    这番变化倒出乎女子意料,但她也只能视而不见,毕竟错在马面,再加上先前得了消息,自然不会为难敖亢。



    却听她柔声细语的说道:“马面,得亏你是金丹修士,却如此狼狈,还不回去与你师尊说清来由。”



    霎时间,马面脸色一阵苍白,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垂下头,回了一句,“弟子告退。”,便扶起牛头,逃一般的走了。



    敖亢面色疑惑的打量着这名女子,只见她银白色的长衫上有着几笔清秀的纹路,细细辨认下,不难发现是一条青蛇的模样,青蛇周边还有几缕水波的条纹。头上别着的那朵簪花镶珠裹玉,金色流光时时闪过,竟然是一个符宝。



    女子向敖亢行了个揖首礼,“妾身慧字殿弟子孟常女。”



    孟常?敖亢先是一愣,常姓?莫非她便是那位常师姐?



    所谓孟常女,非是姓孟,名常女;孟为家中庶子长幼之序第一位,常为父族之姓,故称孟常。



    敖亢也向她行了一个揖首礼,口中道,“弟子敖亢见过先生,不知先生有何指教。”



    能够呵退金丹期弟子,怎么也地位不低,尊称一声先生也不会有错。



    孟常女笑了笑,柔声说道,“妾是来寻慧字殿的后辈弟子,告知他们明日前来慧宫。适才不过是结个善缘罢了。”



    这莫非就是落凡尘所说的慧字殿长老?



    而先前的那些弟子看到孟常女后,都恭敬的上前行礼,然后才敢离去,些许弟子还欲言又止的,引得孟常女心生好奇。



    便见她问道,“你们这欲言又止的,又是怎么回事?”



    这几人左右对视一番,最终七嘴八舌的将为何会聚众引起私斗的缘由说了一遍。



    孟常女一愣,苦笑不得的看着敖亢,“倒是我那小侄为你添了麻烦,还望见谅。”



    敖亢连说不敢,心中念着:你不替你的小侄出手便是好的。



    随后孟常女便娇笑几声,说道,“那妾身便先行告退了,还望你不要耽搁了明日的时间。”



    于是便相互告辞,只留下敖亢与渊璃两人。



    “龙君,婢子无能。”渊璃略感无奈,作为敖亢的从属,却帮不上敖亢,不得不说是件讽刺。



    敖亢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不怪你。”,但心里也未免嘀咕,当初是秉着什么心态同意的。



    紫府内的东极嗤笑一声,说道,“你就不应该这么做的,牵扯的凡尘因果太多,对你来说可不是好事。”



    因果?敖亢听得东极的话语,不禁沉思,这因果一词,于记忆之中却对此毫不忌讳,怎得如今这东极却如此郑重的告诉他?



    于是敖亢便问道:“为什么这么说呢?”



    东极虎目微眯:“你要明白,任何一个生灵在三界之中,一举一动实际上牵扯极远,小至蝴蝶扇动翅膀,大到圣人出世,皆影响深远。



    蝴蝶扇动翅膀,只能带起细小气流,但所谓差之毫厘,便失之千里,一不小心便能使得千百万里之外形成飓风。



    当然,这么说可能过于夸大,但也非不可能的。又观圣人出世,必心怀鸿愿,须知春秋战国时期,足足涌现了一百八十九位大圣人与四千三百二十四位贤者,百家齐鸣,诸子学说,直到如今仍然影响深远。



    若是那个时期没有这些圣贤的出世,你觉得如今会如何?”



    若是没有他们?敖亢一阵心寒,是啊,圣贤出世本就是为了更正三界的秩序,那个时期可以说是大恐怖的时代。



    据流传至今的野史所说:若无圣贤著书立说,则无后世之今日。



    又有说:春秋乱也,盖因道坏,故致天沦;然圣贤之出,故使地陷迟矣。



    而这些却对那个时期发生的事情说的极为委婉。



    但有的却极其直白:无圣贤,三界则无矣。



    闻盘古开辟后,三界将历五时而没,今则没邪?



    东极看着他陷入沉思,不禁摇了摇头,心中叹息的想着:这因果,可是规则啊,那些窃贼怎能明白?如今将这三界,变得如此无作为,真当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