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坑系统
字体: 16 + -

第266章 回京奏事

    这个种师中不愧是名将,判断准确,行事果决,有着很好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

    “种兄!”赵四道,“请允许我这么叫您!一直以来你是小弟最为崇敬的将领之一,你说的话有道理!这样吧,守边之事暂且就交给你了,小弟回京一趟,这个事情小弟不回去,估计很多事情来来去去的传几次消息都定不下来,毕竟对于火器这一块,小弟比较熟……到时候一定会奏请圣上拿出一个完全之策!不然,新立金国,锐气正盛,现在又有火药这杀器,简直如虎添翼,若是对我大宋不利,目前我们的准备还不充分,定当大祸临头!”

    “好!你就放心吧!大帅!边境上现在一来并不会有事,现在不仅我们没准备好,金辽西夏都没有准备好,仗暂时还打不起来!二来,就算是有什么意外只要末将在,保证雁门关连一只兔子都进不来!”

    “如此,就拜托种兄了!”

    虽然是击鼓聚将,但是在众将领聚齐之前,这两人基本上就已经定下了大事!

    接下来,赵四和种师中对众将隐瞒了部分消息,只是说有紧急军情,赵大帅需要回京,暂时由种帅接管,并且交代了一下相关事宜!并且单独叫来林冲和梁山势力在射天狼军的几个高级骨干,给他们交代了一下,让他们看好射天狼这支队伍,不能让种家军给吞噬掉!

    当然,赵四也明白,现在射天狼的灵魂已经变成了赵四的,别人想要吞没它,必须给每一个换一颗心,否则就休想!但是,对种师中这种有能力的人,就不得不防……

    赵四不会写公文,让种师中代自己写了个秘密奏章,先用八百里加急发了回去,把这个事情说了一下,自己则随后动身,带了哼哈二将和卫队,一路快马加鞭向汴京驰骋!

    当然,在京城二十里外,他就要停下来,等待皇帝同意他还京的圣旨,否则就是有擅离职守的嫌疑或者谋逆的嫌疑!事实上八百里加急比他们走的快多了,皇帝的圣旨在距离京城五十里的地方,就已经接到了!皇帝的圣旨也是十分简洁,只有“速速还京”!四个大字!

    赵四甚至没来得及更换朝服,直接穿着铠甲就被召进了皇宫。当然,这种涉密性很高的会议,不可能在大朝会上商议,这是涉及高度机密的军事会议只能让少量的重臣知道就好!这种事情是枢密院的事情,童贯定是首要参加的。枢密院是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简称“枢府”。宋代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共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自宋太祖受命,以宰相专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主武事,副使佐之。枢密使为枢密院之长官,或称知枢密院事,副长官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或同签书枢密院事。其下设都承旨和副都承旨,负责“承宣旨命,通领院务”,由武官担任。还设编修官,不定员。枢密院“掌兵籍,虎符”,若得皇帝的批准,有调动兵马之权。枢密使的地位略低于宰相,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等统称为“执政官”。宋代的枢密使地位抬得这么高,权力这么大,其原因是与当时国内外的政治形势有关。宋朝从立国到亡国,一直内忧外患,从开始的王小波到后面的宋江、方腊等等,这是可以窃国的大盗,至于各种贼寇,那简直是大宋的特产,遍地都有!在边境,又有辽、西夏、金等少数,形成边防的紧迫局势。内忧外患使得宋王朝需要一支相当庞大的军队,方能抵抗胡虏的入侵和镇压贼寇,因而,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管理这支军队,这就是宋代设立枢密院的原因。同时,枢密使的设立又可以削弱宰相的权力,也是强化皇权的重要措施。所以,童贯的权力其实很大,这一回的会议,估计也是在他的要求下,甚至连蔡京、梁师成、王黼这样的高官都没有唤来参与!参加的人只有童贯、高俅和赵四!

    赵四来到偏殿,这个地方叫做“武英殿”,空荡荡的大殿上,皇帝端坐,童贯和高俅分立在殿下。看到就这么两三个人,赵四也不由的有点惊讶,跪拜山呼万岁之后,赵四站起来甚至下意识看看周围,觉得皇帝这个保密意识突然怎么就增强了!

    “应星啊!没有其他人了,这个事情,牵涉国家机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现在这个朝堂上能让朕相信的人越来越少了!上次你出征的时候,竟然遇到了半年无粮可吃的情况,这要不是你机灵本事大,很快随机应变给将士们找到了吃的,一般人带兵,早就军心大乱产生哗变了!他们把朕当做小孩子哄,瞒得死死的!这点上,朕有失察之责!……”没想到赵佶上来就道了一通歉,接着话锋一转,道:“现在有一群人吃着朕的俸禄,还嫌不够,他们贪得无厌,把朕的军国大事当做儿戏,当做换取利益的筹码,当做打人压人的工具,朕最近慢慢从对那些精致玩意的沉迷中醒悟过来,觉得再这样下去,祖宗的基业就要丧失在朕的手里了……”

    这些话让赵四十分惊讶,听高俅说皇帝自从听师父讲经之后,慢慢地就从书画蹴鞠等玩物丧志的玩意中退了出来,开始治国理政……赵四原来以为这只是高俅说顺嘴了的马屁风,没想到这竟然是真的!

    “吾皇英明神武,明察秋毫之末,自不会被奸人蒙蔽……”赵四当然不能任由皇帝这么说而无动于衷,最起码还是送上一两个马匹,表示一下的!

    “呵呵,爱卿,就不要再说这些套话了,事实上朕已经被蒙蔽了太久!不顾,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幸亏还有童爱卿、高爱卿以及你,应星爱卿这样的忠心为国之人……”

    你妹,有没有搞错,童贯、高俅是特么忠心为国之人?这不是要颠覆老子的历史观么?赵四心道,要不要这么搞笑……

    不过,话说回来,自从和童贯、高俅这二人接触上之后,确实并未发现此二人有什么对不起赵佶的地方,当然贪财贪得无厌,这一点全大宋的官员都是一个德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