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盛唐
字体: 16 + -

第79章 巡查小组

    付桐走了之后李承乾也不含糊就直接给孙儒安排任务。“孙儒,你今明两天之内将这京兆尹之中的事情处理完毕,后天本太子会给你一道手谕,你拿着本太子的手谕前往河南府调将邓忠和彩烟两个人给我带回京城来。你不必如付桐一样遮遮掩掩你要你走关道执行按正常程序前往即可。同样,你去了河南府之后你江河南府之中所有与这个案子有关的东西你都给我带回来。并且还要派人大张旗鼓的前往登封县进行调查,你这一次尽可能的将声势做大,将他们的目光都吸引到你的身上,你明白吗?”

    孙儒点了点头,他自然明白李承乾这样的做法是何用意。

    这一次李承乾准备让付桐与孙儒两个人一明一暗的来处理这件事情,孙儒为明,付桐为暗,他们两人这一名一暗之间就可以将明面上的和暗地里的相关人证,物证都能一一找齐带回京城。

    另一方面众人都以为孙儒这一路大张旗鼓的走官道前往河南府,这就容易让人们以为太子是命令孙儒这一路前往河南府去取证,去调取与这个案件有关的人证与物证。从而自然就可以忽略掉罗通付桐这一路人马,不仅如此,罗通与付桐这一队人马要比孙儒他们早一天上出发,而且他们还是昼夜不停的赶路所以他们会比孙儒要早到几天。

    这样他们完全就可以私下里悄悄的去将所需要的人证与物证保护起来并带回京城。因为这个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注意在孙儒的身上。他们自认为孙儒走官道到河南府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样他们就有足够的时间来销毁自己犯罪的证据。

    但同时他们也认为这个时间是足够的,所以他们会不紧不慢要去销毁证据并不会非常快,很着急的,就直接将所有证据给抹杀掉。从而李承乾这样做能够最大限度的防止它们毁掉所有的人证与物证。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孙儒他们这些人是必须要去的,如果他们不去的话是没有办法讲邓忠和彩烟两个人从大牢之中提取到京城来的。

    除此之外为了保险期间李承乾还特意让付桐前去请罗通和他一起前往登封县处理这些事情。虽然说这件事情对于罗通来说,那是有些大材小用,但是对于李承乾来说,在这一件事情上做这样的双保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李承乾安排完了这一通事情之后,这才坐在了椅子上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大松了一口气。他现在只需要等着付桐和孙儒回来之后就可以堂堂正正完完整整的审理这桩案件了。

    而且这两天太子接受了邓杨氏家的冤案这件事情的消息已经在京城周边传播开来,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传播到全国各地。到时候李承乾手中绝对会积累一大批的案子。

    只不过现在这个时候还有很多人都是处于观望期间,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太子接手了这一案件到底会不会秉公审理到底能不能t有冤屈的人沉冤昭雪。

    李承乾也是明白这一点的,所以他也就抓紧这两天稍作休息,顺便将大唐的律法好好研究研究为了后边的案子打下基础。

    不过想到这儿李承乾也是相当的头疼,他知道后面案子会如雪花一般飞来,到时候他会接受来自全国各地非常多的案件,这到时候一定会让他忙的手忙脚乱的。所以李承乾现在也正在谋划想要尽快在各地组织起巡查小组,不然到时候能把他自己给累死到这儿。

    想到这里李承乾叹了一口气,转身又出去找李翎去了。

    “李翎,我打算尽快在全国各个地区组织巡查小组来审理冤案,不然到时候全国各地所有的冤案都集中到京城来这一方面容易导致京城人满为患,出乱子,另一方面那也得把我活生生给累死到这了。

    可是组织巡查小组这件事情你说它不是个大事吧,它又比较重要,可是你要说它是个大事吧,又很难轻易的提上日程来处理。所以我想现在再给父皇写一封奏折,请父皇帮忙尽快将这件事情给落实了。”

    李翎想了想点了点头:“你说的有道理,不能所有事情都是由我们几个人来干了,我们几个人也不是万能的,现在你这个办法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但是这个人选问题还是非常重要的。

    这两天我也想过巡查小组人员选取这件事情,我有新的想法,我觉得有必要和你聊一聊。”

    “你说”李承乾找了个椅子做了下来。

    李翎站起身来摇着自己的纸单在房中一边走着,一边说:“我现在的想法是这样的,现在留在京城中的新科举子们我记得只有17个人,我们以他们为核心组成一个巡视全国的巡查小组。再从吏部、御史台和刑部挑选出3到5个人加入到这个巡视全国的总的巡查小组当中。

    他们的任务就是不停的在全国范围之内巡查。而他们主要巡查的对象就是当地各级组织中的巡查小组。防止地方巡查小组中的官员出现贪赃枉法徇私舞弊。

    当然,既然把他们给派出去了,那我们一方面也要给他们一些权利。让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监察各地的巡查官员,同时他们也能够煎茶各地的官员,只要他们一旦确定,不管是巡查小组的官员也好,还是地方的大员也好只要证据确凿,他们就有权利将其逮捕押送到京承听候发落。

    这样的话地方巡查小组就由地方自己选取,这样也给我们减少了不少的麻烦,还能提高这件事情的效率。

    你看如何?”

    李承乾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想了想:“也只能如此了,那就这么办吧。你再以我的身份写一份奏折我明天早朝的时候交给父皇。”

    李翎看了看李承乾嘴巴动了动,但是终究没有说出话来。

    第二天的早朝之时李承乾将奏折递交给了李世民,李世民看完之后也觉得颇为有理,又将这件事情交由朝廷大臣们议论了一番。尽管还是有不少的大臣反对,但是在长孙无忌等人的推动之下这件事情就被定了下来。

    就等着李世民一道圣旨发下来就可以进行实施了。

    李承乾也是相当的高兴,李承乾在回到京兆尹府的时候刚好一头撞到了李翎的身上。

    李翎看着这一脸傻笑的李承乾满脸疑惑的问道:“承乾,你这是怎么啦?傻了。”

    李承乾笑得合不拢嘴的说:“去,你才傻了呢,我跟你说今天这件事情虽然有人反对,但是我今天得到了一个人的赞扬。我得到了魏征的赞扬,你要知道魏征哪家伙基本上很少夸人的吧,我把最近的事情和父王禀报之后再加上他也听我的对策对我是连加赞叹呀,说我的想法非常好。

    这让文武百官和父皇那都是相当惊讶的。有了魏征的这么几句赞赏这件事情直接就过了。临走时父皇派太监给我传话说圣旨今天之内就能下发下来。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李翎一天也是非常高兴的:“不错不错,是该高兴高兴。既然高兴,走我们喝花酒去。”

    李承乾听完李翎的话整个人都是懵逼状态。当朝汝南王拉着当朝太子去喝花酒这像话吗,这两人可都是当今皇帝的亲儿子。

    李承乾连忙摇了摇头:“不去,不去。要去你自己去。”

    “行,那我自己去了啊!”说完李翎转身就走。李承乾也大步向后堂走去。李承乾刚走了两三步便停了下来转头叫住了李翎。

    “你自己去就去,别把赵云给我拐跑了,你要是再敢带着赵云去喝花酒,我跟你没完。”

    李翎头也不回的“切”了一声就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