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唐风云录
字体: 16 + -

第19章 英雄救美

    公孙娘子闻声看去,这名年轻公子十五六岁左右年纪,只见他身穿一身白色锦袍,头戴金冠,目若朗星,眉如墨画,面如冠玉,竟是俊朗不凡,紧随其后一名身躯魁伟的青年男子也跟着追了过来,竟也是剑眉虎目,仪表堂堂,只是看其神情颇为着急,似有什么难言之隐。这二人自是李亨与王忠嗣无疑了。方才,几名金吾卫冲进阁楼,喝令宾客们退避,李亨与王忠嗣因为身在二楼,于是躲在暗处悄悄观察。待听到宋浑、高诚二人竟要以公谋私利用金吾卫作恶,心中不平之气自是难以言表。李亨当即就要冲出来喝退二人,王忠嗣见状急忙劝阻,并向李亨说明若是因此暴露身份必然引来李隆基不满,甚至会被严惩。要知道,虽然在唐朝官方并不禁止官员们去青楼寻欢作乐,但这并不表示皇子也可以。恰恰相反,因为李唐王朝是世家门阀起家,对于皇子宫女们的礼仪教导格外严格,李亨夜宿宫外也就罢了,若是皇子夜宿青楼之事被传了出去,必将是皇室的耻辱,李隆基必定会龙颜大怒,到时候李亨必然会惹祸上身。因此,王忠嗣虽然也不忍心公孙娘子一代名妓就此香消玉殒,却也只能劝谏李亨暂时忍耐。

    可李亨作为后世人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这样的人间悲剧在自己眼前发生?眼见得公孙娘子就要拔剑自刎,也顾不得许多,从楼上冲了下来赶忙喝止了公孙娘子。公孙娘子见来者闻言惨然一笑;“不知这位公子有何见教?”李亨对公孙娘子道“公孙娘子千万不要冲动,且看我处置。”说完后对着宋浑、高诚二人道:“二位,堂堂京城,天子脚下,二位却做起强抢民女的勾当,难道不怕王法吗?”宋浑闻言正欲张口反击却被高诚制止了。高诚在金武卫任职多年,自然练就了一身察言观色的本事。看对面这位少年衣着华贵、气度不凡,许是大家子弟,京城达官贵人数不胜数,自己等人还是谨慎一点的为好。于是便试探问道:“在下金吾卫骑将高诚,还没请教这位公子贵姓?”李亨自是不会说出自己真实身份,于是便道:“在下木子忠,京城人氏。”那高诚眼珠乱转,暗自思索,京城可是没听说过有木姓豪族,于是继续问道:“不知公子府上是哪家?”李亨也是反应过来这高诚是在套取自己的底细,于是冷冷一笑:“在下家中小门小户,高兄怕是没有听说过。”

    高诚一听心中大定,怒声道:“哪个跟你称兄道弟?来人,给我一并拿走。我倒要看看谁还敢当这出头鸟?”那金吾卫士兵立马将李亨王忠嗣二人团团围住,就准备动手,李亨朝悄悄朝王忠嗣使了一个眼色,王忠嗣得到暗示,突然凌空而起,一个横扫千军,只见那几名金吾卫士兵都被踢飞出去,王忠嗣落地后轻点脚尖,一个燕子抄水便扑向高诚,那高诚作为骑将自也有两把刷子,正欲拔刀反抗,却不想王忠嗣一脚踹中他右臂,转瞬拔出他身上佩刀便架在高诚脖子上大喝道:“都不许动。”李亨暗自点头,擒贼先擒王,王忠嗣果然一代名将,时间把握的刚刚好。这还是自己第一次见王忠嗣动手,果然是武艺高强,智勇双全,难怪后人对他评价颇高。再看此时,看到高诚被制住后,宋浑早已呆若木鸡,其他金吾卫也失去了分寸,李亨对着公孙娘子道:“公孙娘子且先回去吧,以后这二人是不会再与你为难的。”

    高诚闻言大惊:“我可是金吾卫统领,难道你们要杀官造反不成?”公孙娘子听了也是娇容大变:“公子大恩不敢相忘,但公子切不可为了小女子鲁莽行事,否则必然会惹祸上身的。”李亨听了一阵无语,动不动就杀人,我像是那种人吗?李亨温和笑道:“娘子多虑了,犯法之事在下是断不会做的,在下另有办法处理此事,还请娘子快点离开这里。”说完又对着高诚说道:“快让你的人放公孙娘子离开,否则我拼着性命不要,让你血溅当场。”高诚急忙招呼左右放行,公孙娘子见李亨言辞恳切,深深地施了一礼,道:“公子大恩大德,小女子铭记于心!”说完后匆匆带着几名乐女执剑离去。李亨此时才算放下心来,看向宋浑、高诚二人,冷笑道:“不怕告诉二位,我二人乃是名震江湖的唐朝游侠,外号大唐双龙,你们日后若是敢动那公孙娘子一根毫毛,我必让你二人血溅当场。”说完,王忠嗣利掌一拍,那身旁木桌已是四分五裂。两人骇得浑身一颤,急忙点头应是。李亨与王忠嗣又待了一个时辰,算算公孙娘子等人应该走远,于是叫上王忠嗣匆匆离去,却没注意到宋浑眼中传来一道深深的恨意。

    李亨王忠嗣二人从环彩阁出来后,又寻了附近另一家青楼,随便找了个房间,赶走老鸨妓女等人就此和衣入睡。却不知道外面京城三十六条大街已是闹得鸡飞狗跳,整夜里兵甲林立,只为了忠王李亨一人。原来,白天李亨骑马出宫后,小太监李辅国赶忙追了过去,可两条腿哪跑得过四条腿,再加上李辅国乃是残缺之身,本来就身体孱弱,不多久便被李亨甩的没了影。李辅国只得一路向侍卫打听,才知道李亨已是骑马去国子监了,于是在宫门内焦急等待。可左等右等不见回来,直到宫门关闭也不见李亨回来。李辅国这下可傻了眼,这还是他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万一忠王殿下被关在宫外出了意外那可还了得?于是着急忙慌的前去找李隆基禀报。李隆基今日里罚了武惠妃心情本就不佳,正想去赵灵妃(太子生母)宫里,却听到有人禀报小太监李辅国有紧急的事求见,李辅国是哪个李隆基自然不知道,正疑惑间高力士附耳提醒道:“陛下,是忠王殿下的近侍。”李隆基这才有了点印象,于是耐着性子吩咐人叫李辅国进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