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饮山河潮
字体: 16 + -

第十九章 出兵

    雁荡山的夜,漆黑如墨。



    顾知南笔直的站在城墙的墙头上,东段烽火台已经燃起滚滚狼烟。



    城门外是由他麾下第一猛将尉迟千斤率领的两万重骑军。



    当脚下大地开始颤抖,耳边传来中段守卫线的隆隆战鼓声时,他极为冷静的对着旁边的传令官轻声耳语了一句。



    传令官随即挥下手中的号令旗。旁边两个赤膊汉子抡起手中的鼓槌,重重的敲击了下去。



    尉迟千斤拔出负在背后的巨剑,一声怒吼:“给我杀!”



    随即便一马当下的冲了出去,身后紧随的是两万全副武装的重甲骑军。



    



    此时,西段守卫线,李化堂的营帐之中。



    他站在营帐口,望着前方城墙上燃起的熊熊烽火,眉头深锁。



    “报!”一名年轻的士兵从远处跑来。



    “将军,东段和中段的兵马都已经出发了,周统领请将军下令出兵。”年轻士兵气喘吁吁的说道。



    李化堂瞪了士兵一眼,又往西潼关沈烈苏仪等人藏身的地方看了一眼,道:“急什么?再等等,此时敌人听见动静,肯定做好了防备,咱们等他稍有松懈,再出击不迟!告诉周统领,原地待命!”



    “可是……”年轻士兵面色有些变化。



    “嗯?”李华堂转身,眼含怒气。



    “属下领命!”年轻士兵转身跑出营帐。



    李化堂双手负在背后,走入了营帐之中,营帐的角落有一个黑影,李化堂大惊之下猛然转身,冰凉的刀锋已经架在了脖子上。



    …………



    与此同时,大燕这边,西门将夜,西门闻山,西门秋迟,三人聚在营帐外,遥遥的望着远处城墙上的烽烟。



    “父亲,让我去迎战!”西门闻山对着西门将夜抱拳沉声说道。



    西门将夜眯着眼,眼中有丝丝笑意,转过头对那名风华绝代的少年问道:“秋迟,你认为呢?”



    西门秋迟闭上眼,仔细的聆听着地面传来的震动。



    随后往西段的城墙望去,对旁边一名士兵问道:“李化堂的兵力可有出动?”



    “回少帅,李化堂城门紧闭!不过城墙之上,烽烟已经燃起。”士兵如实回道



    西门秋迟皱眉,思索片刻之后,眉头又舒展开来,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对西门闻山说道:“叔叔不必着急,敌军虚张声势罢了。”



    “哦?何以见得?”西门闻山不解。



    “我稍后再向叔叔解释。”西门秋迟恭敬的说道,随后对身边那名士兵说道:“去发射信号箭,三长一短。”



    “是!”士兵领命,正要退下。



    “且慢!”西门闻山阻拦下正要离去的士兵。



    西门闻山不解,问道:“你让三军且战且退?” 



    西门秋迟微笑着点了点头,道:“不错,敌人一定是佯攻,他们有另外的目的。所以我们避开正面,注意两侧的防守。”



    西门闻山惊讶的说道:“秋迟,不是我不相信你,你只是因为李化堂没有出兵,就敢断言敌人是佯攻?”



    西门秋迟还未答话,西门将夜却说道:“闻山,听他的吧,我信他。”



    “是,父亲。”西门闻山回答的有些犹豫,可是他是西门将夜。



    “去吧!”西门闻山对那名士兵说道。



    士兵离开,不一会儿,明亮的夜空上,升起三发高低不一的火星箭矢,其中两发位置极高,一发位置稍低。



    



    …………



    西潼关的一处树林里,百人小队跨上战马, 众人看见了城墙上的滚滚狼烟,卫铮下令出发时,被苏仪阻止住了。



    “卫统领,再等等。”苏仪气定神闲的望着西段守卫线上刚燃起不久的烽火。



    “我觉得有些不对劲!”骑在马上的沈烈也说道。



    “为何要等?此时三军刚刚出动,敌人一定被三路的火力吸引,是我们袭击的最佳时机啊。”卫铮疑惑着说道。



    “三路?卫统领不觉得少了一路吗?”苏仪嬉笑着问道。



    卫铮闻言,抬起头,仔细看去,绵延起伏的守卫线上,每一处烽火台已经燃起,耳中也传来了隆隆战鼓之声,虽然位置听上去远了一些,不过……,卫铮突然瞪着双眼,不解的问道:“李华堂的兵马未动?”。



    苏仪还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慢悠悠的说道:“离咱们最近的西段兵马不动,咱们这一百人冲不过狼牙岭便会被敌人发现,所以,再等等!”



    “这个李华堂,安得什么心?难不成他想弃城投敌?”



    卫铮心头起了怒意,开始骂起李华堂来。



    “卫统领话可不能乱说,弃城投敌是死罪,你可不要冤枉了李将军!”苏仪嬉笑着对卫铮说道。



    “说不定,李将军只是慢了一拍呢?”



    沈烈看不见苏仪说话时的表情,可是最后这一句,他能清楚的感觉到苏仪脸上的笑容。



    ——————



    “你是什么人?”李华堂僵硬着问道,他不敢动,因为脖子上的那柄刀给他的感觉是如此的真实,冰凉的刀锋紧紧的贴在皮肤上,他打仗多年,第一次感觉离死亡如此的近。



    身后的黑影没有答话,只是从口中传来咀嚼东西的声音。



    “你想要什么?”李化堂再一次问道,其实他现在已经开始害怕了,因为他发现脖子传来了一丝刺痛感,有一丝温热从脖颈慢慢往下流淌。



    “住手,不要杀我,你要什么?我有的都可以给你!”李化堂说话时,双腿已经开始打颤。



    黑衣人吐掉口中的草根,推了李化堂一把,李化堂一个趔趄,摔到在地上,刀已经离开了脖子,他惊恐着从地上爬起。捂住脖子流血的地方。随后他才看清眼前的人,一个身着普通甲胄的年轻士兵。 



    年轻士兵单刀扛在肩上,咧着嘴,笑嘻嘻的看着李华堂。



    李华堂手撑着地面,蹬着脚向后移动了几步。



    离黑衣人大概有了一个五步的稍微安全的距离。     



    黑衣人看着李化堂狼狈的在地面爬行,脸上笑意更甚,走到他身边,蹲下,手上的刀在他脸上轻轻拍了拍。



    一股屈辱感从李化堂心中升起,他撇过脸,心虚的说道:“你知不知道刺杀将军是死罪?”



    黑衣人笑着摇了摇头。



    李化堂又继续说道:“你要是现在离开,我可以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绝对不追究你的罪责。”



    李化堂话音刚落,年轻士兵的刀尖已经伸到了他的嘴角。



    豆大的汗珠从李化堂的额头滚落,他惊恐的看着年轻士兵,士兵的脸上犹挂着笑容,只是那笑容看起来越发的阴森诡异。



    突然,李化堂就开始哽咽起来,好像年轻士兵真的是来要他的命的。



    “怕死吗?”年轻士兵嬉笑着问道



    “怕,我怕。”李化堂慌张的回道。



    “那就出兵!”士兵语气轻松,仿佛现在他不是拿刀之人,而是一个和朋友开玩笑的人。



    李化堂瞪大了眼睛,随即慌张的问道:“出兵便不杀我?”



    年轻士兵微笑着点了点头。



    



    丛林中,卫铮与沈烈等人突然听到李化堂的守卫线上传来一阵战鼓隆隆声,战马齐踏着大地,大地也开始发出轰鸣。



    苏仪微微一笑,道:“我们出发!”



    …………



    “报!”大燕军中,一名士兵十万火急的冲到西门闻山的帐前,紧急的汇报道:“将军,敌军有变,李化堂出兵了!”



    “嗯?”西门闻山脸上扬起一阵担忧之色,随后看着一旁的西门将夜与西门秋迟二人。



    西门秋迟也是面带疑惑,随后问道:“兵力如何?”



    “大约两万兵马,全是重甲骑兵,大有突围之势!”



    西门秋迟又问道:“全是重甲骑兵?”



    “是的!”士兵如实答道。



    这时,帐外又传来一道声音。



    “报!”一位浑身上下都有灼伤的士兵冲进了营帐。



    “将军,不好了,敌军攻势强劲,风势太大,他们的火油弩烧伤了我们不少兄弟。”



    “秋迟,你不是说是佯攻吗?”西门闻山对西门秋迟怒道。



    西门秋迟皱着眉,还是隐隐觉得不对劲,他转头看向西门将夜。



    老人面无表情,闭着眼不知在思考些什么。



    西门秋迟转过头向士兵问道:“他们三路兵马加起来多少人?”



    “大约五六万人左右!”



    西门秋迟闻言,走到沙盘处,仔细的盘算起来。



    “还在犹豫什么?再退就被人打到家门口了!” 西门闻山见西门秋迟犹豫的样子,急迫的说道。



    “五六万人,配备重甲与火油弩,就敢冲击我百万之师,为什么?”



    西门秋迟望着西门闻山,后者想了一下,随即说道:“也许敌人根本没你想的这么复杂,也许他们被咱们围困的太久,想做一次困兽之斗,我们以为他们不敢出兵,他们就是料到这一点,所以想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战场之上,没有那么多道理可讲。”



    西门秋迟皱眉不语,真的是这样吗?他心中仍然觉得不对劲。



    “出兵!全力反击!”西门将夜突然睁开双眼,从躺椅上坐起。对士兵说道。



    “是!”士兵领命退出营帐,不一会儿,天空之上,随即升起三道高度一样的火星箭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