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漂泊十年青春
字体: 16 + -

第三十七章 重回武汉

第三十七章 重回武汉

宜昌呆了两个月,刘总又一纸调令又将我调回了武汉,并升职为武汉郊区办事处主任,主管三郊四县的业务。所谓三郊四县,是指武汉近郊东西湖区,洪山区、江南区,远城区新洲、黄陂、江夏、蔡甸,虽然人口数量比中心城区少不少,但区域面积不小。我手下有三名业务员,分管不同的区域。

再次回到武汉,突然感觉好陌生。分公司内部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市场部老苏已经离职,新任市场部经理小英是李总的重庆嫡系部队。全省分为三个大区,三个大区经理各带一帮队伍,三边势力互相较劲,各成一派,内斗非常厉害。李总对此睁只眼闭只眼,只要大家斗的不过份,就让你们斗吧。全省的十几个办事处主任,做为中层骨干,自然是各个派系拉拢的重点对象。我这个三类办事处主任,在大家眼里面自然是可有可无,再加上我和刘总私交甚密,大家基本是对我是不闻不问,我属于人畜无害型,大家对我也没有什么防备之心。这对于我来说,反而是件好事,可以一心一意耕耘我那一亩三分地,把负责区域的销量快速提升。

回来后的第一件事,是安排住的地方。那时候,垃圾还在武汉路桥上班,还有《武汉晨报》的记者小波,我们三个人在台北路租了一套三室一厅,一人一个房间。垃圾在我回来的第一天晚上,非要让我请客,第一祝贺我调回武汉,第二,祝贺我升官发财,说我这遭地市之行还是收获满满。垃圾已经报名《楚天金报》的记者招聘考试,估计就快有结果了。武汉还是那样灯火辉煌,车水马龙,在小地方呆了几个月,突然发现自己不太习惯大城市这种快节奏的生活。

调到武汉后,每天必须要到公司报到。分公司办公在台北二路的环亚大厦,离我住的地方,走路大约十分钟。每天早晨八点半,公司要点名,并且要晨读。晨读的内容是康佳的经营理念和口号,我只模糊记得最后一句是“创新生活每一天”,其他的都不记得了。每天晨读一结束,我们一大帮业务就浩浩荡荡的去过早(武汉人把“吃早餐”叫做“过早”),台北路上有一家“黑皮牛杂”非常有名,我们是那儿的常客。吃完早餐,大家有的去青山,有的去武昌,各去各的负责片区了。有车的开车,没车的打的,那时候康佳的待遇在手机圈里面也算是很高的。

我手下的三个业务,一个常驻黄陂,一个常驻新洲,只有小刘住在武汉,每天到公司报到,他负责的东西湖区和江夏离市区还算近的。当了办事处主任之后,感觉确实和当业务员不同了,每月销售任务一分解,就让业务员各自忙活下货的事情去了。每个区域每个月最少下去两次,这是我给自己定的规矩,不能脱离一线,自己在办公室遥控指挥。每下去一个地方,基本都是天天泡在酒缸里,那时候,康佳在手机品牌中排名前三,很多经销商都想要到好的资源,好的政策,领导一去自然少不了好酒好肉招待。

第一次去东西湖,那边的经销商非要挽留中午吃饭。好吧,那就吃吧,小刘说不能喝酒,我想喝一杯啤酒应该没事吧,就给他倒了一杯。我的酒量,公司没有几个是我对手,那时候年轻,喝酒拼的是身体,喝个一斤八两,一点问题都没有。那时候,手机圈盛传一句经典的销售语录,“酒量代表销量”,我们康佳能喝酒的人不在少数,一杯白酒提一百台货,那可都是有真实案例的。吃完饭,我和小刘告别了经销商,准备返程。小刘说他喝醉了,扶着墙吐了起来。没有想到,小刘真的不能喝,一杯啤酒也能喝醉?真是让我第一次见识了!好在小刘业务能力还是不错,每个月有一半的任务量是他扛的。

谁说不能喝酒的人就不能做业务?经销商也分很多种,毕竟喝狠酒的是少部分人,打打麻将,也是很好的沟通方式啊。可惜我一直不会,喝酒我还行,打牌没兴趣。只要是有打牌的应酬通常我都是让小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