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神皇
字体: 16 + -

第110章 阏与之战

    楼烦、林胡、东胡三胡联军和代郡、太原郡的赵军汇合在一起十二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南下。接到哨骑的这个消息,姬安愣了一下心想赵国与三胡不是世仇吗,这么快就团结一致了。不过再一细想他释然了,看来真是“国无定交,唯利是图”古人诚不欺我也!这时的华夏是文化概念故曰: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中华是地理概念故曰:中原北方之人北胡,南蛮东夷西戎皆而类之,居中原者自称中华。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诸夷禽兽不可亲也。

    胡阳没有去攻打秦国还给赵国的这三座城池,也没有万里迢迢跑到赵国东南方向去攻打赵国许诺给秦国的三城,这些地方都有赵国重兵防守。

    胡阳选择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第三条路,领秦军自西向东横穿韩国上党郡,到达赵国中部的险地阏与。阏与位于漳水上游山地,距东南方向的邯郸三百余里,是赵国西北部的一道险关。

    胡阳就像一个拳击手,不打对方双拳护住的头部,对着对方的腹部抡起重拳。胡阳的军事理念,确实已经达到了当时的最高境界,他这一出手,几乎给赵慧文王留下一个无解之局。

    从阏与沿漳水河谷而南下二百余里,再折向东百余里,便是邯郸西大门,要塞武安。武安东距邯郸只有不到百里,秦军一天便可到达。

    胡阳将阏与围住之后,没有急于攻关,而是亲自分一支秦军攻打要塞武安。这一招颇得白起的真传,意图不在攻城略地,而是歼灭对方人口。

    赵国反应

    赵惠文王听说秦军已经围住阏与之后,便问赵国大将廉颇,想让廉颇前去救援,“将军,秦军围困阏与和武安,待将军解围呢。”廉颇说路远,且艰险狭窄,很难援救。赵王去问乐乘,乐乘跟廉颇的回答一样。最后赵惠文王问赵奢,这赵奢可是赵武灵王手下供职的,比廉颇、乐乘在军中的影响力还大。

    赵惠王文开门见山:“将军,阏与可救否?”

    赵奢的回答很对赵慧文王胃口:“必须救。阏与道路遥远,地势险峻而狭长,赵秦两军便如两鼠斗于同一穴中,谁勇猛谁胜。”赵惠文王随即任命赵奢为主将,镇守燕国上谷郡要塞,前往救援阏与。

    赵奢应对

    阏与之战

    赵奢驻扎在邯郸以西三十里,就不继续往西,既不救援百里之外的武安,也不救援西北方向数百里的阏与。

    赵奢安营修垒后,立即发布军令:不得擅自出战,也不得劝本将军出战,甚至不得进谏任何军事相关的话题,有进谏军事者斩。

    赵奢出手就与众不同,出了邯郸不去攻击胡阳那只秦国,远远地躲着。而且还不准部下劝谏,最严厉的是不准部下向他进谏任何军事相关的话题。

    此时秦军进攻武安,在武安西面擂鼓示威,振得武安的房舍屋瓦晃动。武安的赵国守军情绪紧张,武安城里的百姓则开始惶恐不安,想引赵国出击,乘机歼灭赵军。赵军一位军士向赵奢请命请求救援武安,此时赵奢以不服军令将这对军士斩首。赵军中有一位军候打抱不平,同时也着急赵奢不进攻秦军,这位军侯对其他人抱怨说:武安这么危险,怎么还不救武安。

    赵奢知道此事后,再次含泪将这位军候斩首示众,由此军中再也无人敢献策。赵奢下令大军每天只修营垒,不做其他事情,眼看营垒越修越坚固,赵奢就是不去救武安。

    胡阳受骗

    武安已经深入赵军境内,身在武安城下的秦军,首先是面对来自武安东面赵奢的威胁,更大的威胁来自于武安以西。武安以西百余里是太行山,越过太行山就是韩国的上党郡,上党郡有韩国重兵把守,如果上党郡的韩军越过太行山来援救赵国,武安的这支秦军就腹背受敌。更可怕的是,如果韩军沿着太行山北上,切断武安秦军的粮草供给,武安的秦军就非常危险了。当然最极端的情况是,韩军从上党北上,直接援救赵国阏与,切断秦军的归路,那等如将武安的秦军来个瓮中捉鳖。

    胡阳派间谍伪装成商人,到赵奢营中一窥究竟。巨资见到赵国的权贵,并得到赵慧文王的准许,得以见到了赵军主将赵奢。赵奢治军是非常严谨的,他本十分反感与商贾为友,尤其是大战时期,但赵慧文王都应允了,也只好给面子会见一下。

    赵奢对秦国“商人”好生招待,此“商人”对赵军动向还比较关心,问起赵奢的作战方略来。

    赵奢暗衬,这商人不会去秦军处,告密吧,也罢,老子管你告不告密,只低声道:“胡阳乃秦军宿将,不过本将军绝不上当,坚守邯郸和武安之间,胡阳粮断必然退却。”旋即赵奢又道:“此乃军机秘密,还请保密行事。”

    商人连称“诺”,动身告辞立即去秦军胡阳处禀报。

    胡阳得知诱敌之计已经失败,恨恨然道:“赵奢不来救武安,那就麻烦你,再去往邯郸,多行金钱与赵臣,让他们催促赵奢出战。”旋即,胡阳开始部署与赵军打一场持久战。正当胡阳紧锣密鼓地做着部署,风云突变,此时传来消息,赵奢的军队急趋阏与。

    此时距离赵奢从邯郸出兵已经二十八日,当日送走秦国“商人”,赵奢突然下令:全军轻装绕过武安,从武安北直接援救阏与。

    正面较量

    胡阳闻赵奢急趋阏与,即刻撤兵尾追赵军。二日一夜后,赵军到达阏与附近。白起用兵一向让对手算不到,这次胡阳用兵却被赵奢逼得手忙脚乱,胡阳比白起,确实还是差了一点。一位叫许历的军士向赵奢进言道:“将军一定要集中兵力,将方阵集结厚实,才能与秦军作战,否则必败无疑。”

    此前为了向秦军示弱,处斩过自己的两名勇士,其实平日里赵奢还是很把将士们当兄弟的,他经常把赵慧文王赏赐给他的财物拿来与将士们分享,当然他也喜欢听将士们的意见。许历的话,与赵奢的想法不谋而合。

    许历又道:“北山是这一带的制高点,先占领北山者占尽优势,必然取胜。”赵奢完全同意许历的看法,只听许历又道:“将军,我违反了军令,请将军将我军法处置。”赵奢哈哈一笑道:“等击败了秦军,到了邯郸,再把你交给赵王处置。”赵奢依许历所言,立即领大军占领北山这座制高点,排出厚实的军阵等待秦军。赵奢用示弱和等待,把秦军骗下了山。秦军原来有的山势险要、道路崎岖的防守优势,荡然无存了。

    胡阳的秦军随即而至,他将武安和阏与的两支秦军集结,在北山下列阵。

    此时胡阳此时有两个选择,一是围山而不攻,二是立即攻山决战。

    围山而不攻,将缺粮的赵军困死在北山上,似乎是个不错的战略。可是秦军同样缺粮,秦军也很难熬。赵军占据北山这个制高点,秦军的一举一动都在赵军的眼皮底下,这是非常不利的,赵军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而且赵军有北山野采野果充饥,还有战马可作预备,没有几个月很难困死赵军。更何况赵军擅长筑垒,要是此时不攻,日后赵军在山上筑起营垒,那就不可能再攻占了。

    于是胡阳下令:秦军立即攻山,与赵军决一死战。山路狭窄,赵军军士作战经验参差不齐的弱点被掩盖了,双方只有最靠近前线的军士有搏杀的机会,赵军的新兵得以在后方运送弓矢石头等器具。而赵军后队的弓弩兵,利用地势之利,不断向上下和狭路中的秦军施射。

    秦军大败,主将胡阳战死,数万秦军阵亡。阏与之战结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