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神皇
字体: 16 + -

第104章 北方警报

    姬安在洛阳刚参加完向天子报捷的献俘礼,觐见过天子,领取赏赐回府后的第二天,魏侯僭越称王的消息,却从北方突然传来。

    姬安想了一下这事在历史上是因为秦孝公伐魏不利,秦国君臣意识到秦魏国力差距短时间难以消除。所以孝公派商鞅入魏假意称臣游说魏侯称王,以骄魏侯之心挑拔魏与诸侯的关系。

    魏国都城,安邑。魏惠王跪坐在大殿之上,前面的几案上,一份帛书摊开,上面的内容他已经看了很多遍了,所以即使不去看,他也知道里面的内容。

    “相邦,你觉得秦国这次邀请我们会师野王,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无非是想从中渔利而已。”魏国的相国魏昂端坐在魏王面前,替他分解到,“五国会于野王,路程相较于秦,都比较远。而秦的重镇函谷关,距离洛阳最近。一旦我们到达洛阳,秦国就能借地利之便东出,出击周境。”

    “唔,孤也觉得,他是有此想法。”魏惠王说道,“那我们去还是不去呢?”魏昂叹了一口气,虽然魏惠王明着是问计于他,实际上,他心里已经拿定主意要派兵了。因为能够瓜分周国,明着说,可以减轻魏国来自南方的威胁,但是从魏惠王的心里,无非是想要得王权九鼎做天下王。

    “取与不取,都在两可之间。魏国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强大自己,而不是依赖于别人。”魏昂最后还是决定劝一劝魏惠王。魏惠王想了想,叹了一口气:“孤何曾不想强大自身,然后再兵临天下。但是我魏国身处四战之地,东齐西秦,咄咄逼人。先祖文候时建立的魏武卒,纵横天下,无往不利。然而传至孤时,虽然祖宗福泽深厚,但是齐国秦国,相继富强,魏国已经难以称雄了,更何况那周室姬安小儿横空出世,不过二十出头就己战无不胜,周室中兴有望,孤已年过半百时不我待啊!”

    “孔子曾经说过,强大之要,在施仁政,省刑罚,薄税敛,攘外必先安内。”“孔子之言,连相邦也觉得不可轻信,这次为何又要替他说教了?”魏惠王有些疑惑的说道。魏昂顿时觉得羞愧不已。

    “虽然如此,臣还是觉得,不如摆个架子就好,能不打,还是不要打。”

    “唔。”魏惠王微微一沉吟,点点头,“就如相邦所言,派出万人军队,由相邦亲领且去相机而动。”

    与此同时,齐国的都城临淄,齐威王和相国邹忌,也在对秦国寄来的帛书探讨着。“看来秦国这次是准备假借我们的手,谋取自己的利益了。”今年刚过四十岁己到不惑之年的齐威王?手指敲击着帛书,眼神凛冽的说着。“虽然如此,这一行,也并非不可取。”邹忌想了想说道,“韩国这两年已成周室藩屏,与卫鲁等姬氏诸侯勾连密切,阻碍我大齐吞并鲁宋等国。此次几国联军,会师野王。一旦战争开始,我军趁机向西南挥师,直取新郑,或可以一战而定。”

    “既然如此,我们就派出一支万余人的队伍,前去会盟,恭祝魏侯称王。”齐威王冷冷的说道。

    “遵命。”

    像这样的对话,也在赵国和中山国发生着。而南方的楚国,听闻此事以后,也开始蠢蠢欲动,希望从中分一杯羹。一时间,秦、中山、赵、齐、魏五国各派精兵一万人前来野王参加魏侯的称王大典。一场瓜分周国的图谋,正在酝酿着。

    赵国,邯郸。按照礼制,天子七日而殡,诸侯五日而殡。大殓之后,赵君即肃侯这个孝子贤孙被摆弄的快要散了架。根据礼制,诸侯要五月而葬,也就是说,死了五个月之后才能下葬。“那么我现在还要做什么?”赵君一脸无奈的问道。“少君需要为先君守孝三年,三年之内,不能亲政。只能静待三年之期一过,方能行使国君的职责。这一段时间,少君可以选择设立博文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共同管理国政。”

    “博文者,学识广博,通晓古今的人。博文师,就是教导少君古今历史、风采文物、以及当今天下形势的人。此三人,非当今大家博学之才不可担任。过者,罪也。司过,就是纠正过错的官吏。少君设立左右司过,主要负责亲政之前,对于少君亲政之后索要遵守的利益和典章制度,进行纠错补遗。左司过负责纠察,右司过负责补遗及记录。”肥义说道。

    “佞臣忠臣,小人君子,君主要分的清楚,处的明白,方能无往而不胜。”赵君心中默默想着君父成侯的临终遗言。

    通过这几天的观察,肥义给赵君的印象非常好。自从上次将自己的权利分配出去之后,就没见他漏出任何锋芒。这恰恰说明,他的城府非常好,轻易不表明态度。非要他表态的时候,他总是试着给自己留一个余地。这些行为,让赵君觉得,肥义是个可用之才,虽然是胡人战俘出身,但只要自己一力提拔重用,肯定能辅佐自己成就一番不小的霸业。

    “少君,相国大人有紧急军情求见。”正当肥义和赵君相谈甚欢的时候,信悄悄走进偏殿,恭恭敬敬的禀报道。在先秦宫廷信虽然是宦人,但是并不像以后的太监一样阉割了自己的子孙根。作为赵君的近侍,他已经代替了之前成候的宦中者,成为了新的宦中者,也就是王城内宦人的头头。少君继位后,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和之前总有那么些不同,变得少言寡语,而且轻易不再和自己说心里话。他是个聪明人,自然把这些小心思都放在心里,不会吐露出来。也许这是赵君正在为新的身份养足自己的气势。听到有紧急军情,赵君和肥义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前几日,关于魏国的军事调动,难道,魏国真的决定和大周平起平坐了?赵君想到这就赶紧宣赵豹觐见。

    “参见少君。”

    “相邦免礼,可是魏国那边有什么异动。”对于这位自己刚上台,就给自己捣乱的邻居,他可是一点都不喜欢。“不仅如此。刚刚收到的消息,秦、楚、齐、魏边境都调动异常,据说他们已经商议,各率精兵,会师野王!”

    邯郸,赵王城。赵君对于邯郸的格局了然与胸。总体来说,赵都的格局是非常特别的,他的王城和外郭大北城分成了互相依属的两个部分。大北城在王城的东北,是王城的郭城。王城有三个部分:东城、西城、北城,三城呈“品”字形分布。形制上按照《周礼》要求,追求“五门三朝”。北城是赵王城的外围区,从那里,可以眺望一水之隔的大北城。也是所谓的外朝皇城,这里是公卿大夫的办公之地,负责商议国事、处理狱讼、公布法令、举行大典。

    东城是所谓的治朝即中朝前宫,是君王日常朝会治事、处理诸臣奏章、接受万民上书的地方。当然,这里还有两个点将台,一般的将士出征,都会在这里点将。这是是最令赵君感到激动的地方。西城是王城的生活区,也就是所谓的“燕朝”即内朝后宫也称六宫或六廷。这里是君王接晤臣下、与群臣议事及举行册命、宴饮活动的地方,也是妃嫔王子的居住之所。整个西城最精致的建筑是“龙台”。不但楼与楼之间靠飞拱相连,而且建筑之间的衔接之处也多用了斗拱设计。龙台与地面之间以大约百多级台阶,让初见之人望而生畏。不过平时赵侯都在西城会见大臣们,除非遇到了国家大事,需要举行大朝会,才会到东城。就像现在,正殿旁边的偏殿之上,赵君穿着孝服,坐在那里,这并非是朝会,可以随意,他也就大大方方的坐了。在他的下首两边,分别是肥义、赵豹、公子成,还有一人,是新任命的博文师吴广。如果不出意外,这就是赵君成为赵侯到亲政这三年时间里的执政核心了。其中肥义是主要负责人,负责教导赵君的为君之道,赵豹处理国政,公子成负责公室工作,吴广负责军事建议。当然,具体分配并没有这详细,只不过有所侧重而已。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当然不是为了聊天,而是因为赵国现在的处境非常的危险。

    “各位想必都已经知道,公子谍四处串联不服新君,意欲图谋不轨的事吧!”公子成作为肃侯的堂兄负责公室事务,对公室中人谋逆最有发言权,所以他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

    肥义道:“吾之谍者己探知,公子谍欲乘万人军队离都后,发兵奇袭王城夺位!”

    众人皆惊,心想赵谍他疯了不成,邯郸有驻军四万即使出兵万人也还有三万,赵谍封地之兵不过三千人也敢以卵击石。

    肥义道:“赵谍自以为收买了王城北门司马,可以一路坦连而!”

    赵君道:“兄弟阋墙,本君不忍也,耐何其大逆不道动乱国本,本君命肥义领军全权平叛!”

    史载:“显王十九年,公子谍与大子肃侯君争立。袭邯郸,奔洛阳,求王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