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神皇
字体: 16 + -

第94章 土豪之族

    “殿下决定给予我南平军拨给军饷?”

    在屈腾攻克『闾氏』之城后,正准备继续挥军往南时,他收到了来自后方的消息。

    不得不说,这个莫名其妙的优厚待遇,让他觉得有些纳闷,直到他问起事情经过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殿下是想改掉楚人战后肆意杀掠的恶习。』

    恍然之余,屈腾针对姬安对那些做出恶行的南平军士卒的惩罚,在心中给予高度的赞赏。

    由于屈腾是『芈姓屈氏』的贵族旁支出身,因此心中难免也存在着等级观念,因此,说实话他并不在意姬安麾下的周兵在此番进军楚国时杀死多少楚人,因为地位越高的贵族,他们更加在意自己以及自己家族的利益,并不怎么在乎其他楚人。

    但不可否认,姬安以及他麾下周军的素养,让屈腾不由有些吃惊。

    他不禁感慨,周国虽小,军队数量亦远不如楚国,但是姬安所培养训练出来的精锐周兵,无论是作战能力还是素养,均要远远超过楚兵。

    而最让他感慨的,还是姬安对待那些做出恶行的南平军士卒的惩戒方式,诚可谓是权责赏罚分明。

    『相信如此一来,那位殿下在南平军中的威望必定大为提升……』

    屈腾暗暗估计着。

    而事实证明,他的猜测毫无偏差。

    当南平军的士卒们得知那位殿下为了杜绝类似『彭氏』一族城内那丑陋的恶行再次发生,决定给予南平军全体兵将军饷时。几乎所有的南平军兵将都为之欢呼。

    要知道在楚国,军饷那是一个极其陌生的词汇,别说一般的楚兵。哪怕是似屈腾晏墨这些将军们,又何尝领到过什么军饷?

    哪个不是在攻克城池后。瓜分敌城的财富?

    从这点上看,姬安似乎断了南平军众兵将的财路,但对此后者却无什么不满,毕竟姬安也相应地给予了补偿:军饷,以及战后的赏赐。

    在这两者的利诱下,南平军的士卒们决定舍弃掉曾经的恶习。

    毕竟眼下攻打的,那可是他们楚国的城池,难道要学那些个此刻已被剔除军籍的家伙们一样。为了一点小钱,抢掠自己本国的百姓,然后被那位赏罚分明的殿下剔除出军队?

    反正也有军饷,还有战后的封赏,用这些钱足以养活家人,又何必做出那等不耻之事呢?

    还别说,如今南平军上,谁不在大骂着那些个抢掠杀害自己本国百姓的原南平军士卒?虽然保不定他们其实也想过,但是在如今这个大风向面前,没有一个人敢提出异议。

    “请回覆摄政殿下。屈某必定会约束麾下士卒,绝不使再有类似的事发生,请殿下放心。”

    “好的。小的即可回禀殿下。”

    晏墨派来通知屈腾麾下南平军大部队的传令兵,在屈腾信誓旦旦的保证下恭敬地告辞离开,将屈腾的反应传给了姬安。

    说实话,对于屈腾,姬安十分放心,毕竟屈腾是一个有野心并且很聪明的人,他在乎的是他日后能否在姬安的支持下,安稳地在周国立足,最好能混入大周军方。掌些兵权,否则。又岂会不遗余力的替姬安攻打那些大氏族,而他本身却不趁机取城内的丝毫财富呢?

    但对屈腾的放心。并不代表姬安对他麾下那九千名士卒也同样放心,这不,光是千人将柏海麾下的区区一千名南平军中,事后便查出有一百多名士卒曾借机抢掠他们楚国的百姓,这个比例,让姬安很是担心。

    他可不希望被这群人,影响了周人在楚人心中的印象,因为这种事,到最后楚人肯定会将那些恶名戴在他姬安的脑袋上,毕竟南平军眼下正是他麾下的军队。

    若是这股邪风不立即制止,相信那些南平军士卒用不了多久便会效仿,而这帮人所作出的恶习,恐怕最后还得由他来埋单。

    毕竟天底有几人会相信,抢掠楚民的竟然不是素有怨隙的周人,而是同样楚军出身的南平军呢?

    最不妙的是,眼瞅着南平军们烧杀抢掠,周军士卒会不会因此心生什么想法呢?

    如若周兵心中也产生了类似的想法,那就太糟糕了。

    要知道这股风气,会直接摧毁一支素养优良的军队,这是姬安万万不能接受的。

    好在姬安及时提出的赏罚机制,算是暂时遏制了这股军中风气。

    当晚,姬安便率大军进驻了『闾氏』一族的城池。

    记得在『彭氏』一族的城池内,由于一部分南平军士卒的关系,导致姬安的心情不太愉快,因此,也就没有兴致去参观晏墨口中那奢华的氏族庄院。

    但是在这座『闾氏』所筑的城池内,由于姬安的惩罚机制已传至南平军的全军上下,让那些士卒清楚认识到,在战后对已占城池做出杀烧抢掠之事将会被剔除出军队,因此,这次倒是没有什么姬安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发生。

    而这,也让担任向导的晏墨心中大大松了口气。

    “好大的内城。”

    姬安的一声惊呼,打断了晏墨暗暗庆幸的思绪。

    只见此时,晏墨已将姬安带到『闾氏』一族的内城,即『闾氏』一族家族成员所居住的地方,而不是外城,那些『闾氏』的家奴田农所居住的地方。

    不得不说。内城与外城那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在外城,靠近城墙的地方那纯粹就是农田外加茅草屋,破败地仍然很难想象这是在一座城池之内。而非是山沟里的某个乡村。

    但是随着逐渐向城中心靠拢,光是从道路就能清楚地看到显着的改变。

    起初是烂泥土路。随后是碎石子铺成的道路,再然后是黄土垫实的道路,待等到进入内城,那竟然是青石铺砌的道路,纵观周韩大小县城,有几个县城奢侈到青砖铺砌?

    更遑论这还是在楚国,在楚国百姓普遍用泥砖茅草造屋的楚国。

    再往内,那一幢幢雕梁画栋的殿阁式房屋更是让姬安叹为观止。

    他这才意识到。原来楚国不是没有宏伟的殿阁房屋,而是这些奢华的殿阁普遍只出现在大氏族的城池内。

    “朕信了。……跟这里相比,羊氏真不算什么。”

    震撼地望着眼前那奢华的庄院,姬安喃喃自语地说道。

    那哪里是什么庄院,简直就是一片宫殿群落,而且一幢幢雕梁画栋的殿阁规模都非常宏大,简直不亚于大周宫廷内的宫殿。

    而在那些殿阁与殿阁之间,楼台水榭花园假山,一应俱全,要不是清楚明知这只是『闾氏』一族的居地。而『闾氏』一族并非楚国王公,姬安还真不由地怀疑,他是不是来到了楚国的王宫。

    “殿下。”晏墨好似瞧见了什么。出言提醒姬安。

    姬安抬头一瞧,只见在远处最大的一座宫殿式的大屋前,在那片青砖铺地如今又被大雪所遮盖的空地上,齐齐地跪着一排又一排的人,从旁,南平军与六军官兵正手持武器监视着他们。

    姬安走近后拿眼打量了一阵,他发现跪在队伍前排的,皆是衣冠鲜华的男女,相信这些人必定是『闾氏』的族人。而在这些『闾氏』族人身后,则跪着许许多多身穿着同一式样衣服的男丁。与一些同样相同服饰的年轻女子。

    很显然,这些人必定是『闾氏』的家奴与侍女之类的。

    『好家伙……这得有多少人?』

    姬安暗暗咋舌。

    因为光是闾氏一族的族人。在这里的粗略估计就有两百人,而闾氏一族的家奴侍女,更是顷刻间难以辨清确切的人数。

    姬安粗略估计,跪在这里的人差不多得有两千人左右,何其恐怖的一个数字,快一个满编师部了。

    要知道姬安麾下的六军营,一师之众才不到两千人罢了。

    “老朽是闾氏的族长,闾温,叩见摄政。”

    当姬安走近后,跪在队伍最前头的一个老头立即叩地行礼。

    随即,那个老头旁,还有一干颇有些年纪的老头,亦纷纷行礼,这些人的身份,似乎是『闾氏』一族的家老,即长老之类的。

    “起来吧。”姬安抬手做了一个起身的手势,让一帮六七十岁的老头跪在自己面前,颤颤巍巍,满脸惊恐,他还真有些于心不忍。

    “多谢殿下。”

    那个名叫闾温的老头在其身后几个年轻人的搀扶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满脸皱皮的脸上堆砌着有些勉强的笑容,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周国王公贵族。

    “摄政殿下,老朽愿意交出一半家财,希望贵军可以退出此城。”

    『一半家财?』

    姬安不置可否地哼了哼,心中有点不大高兴。

    要知道在上一个城池,即在彭氏一族,那些彭氏族人可是非常爽快地提出,愿意用全部家财来换取全族人的活命,最后还是姬安宽容地还给了他们一成,使得那帮人千恩万谢。

    可是眼下,这支闾氏的族人,却只愿交纳一半家财?

    『是因为这次南平军没有在这里杀过人的的关系么?』

    姬安心中有些不痛快。

    毕竟这一路上,他所遇到的楚国氏族至今为止都很识相,尤其是羊氏的那家,其族长羊焘最后都把他孙女,一个叫做羊杏的十三岁小萝莉偷偷塞在他休息的被窝里,还非常“恶毒”地恐吓那小丫头,说倘若她没伺候好他,整个羊氏十几口人都会因此而丧生。

    那一夜姬安入乡随俗,毕竟他可不是所谓坐怀不乱的“君子”柳下惠,在这个黑暗的战乱年代人们的平均寿命不到三十岁,所以要想不断子绝孙只有早生早育一条路,十二三岁嫁人,十四五岁当妈这是战国女子的生活常态。

    在那个不知月色的夜晚,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蓬门今始为君开,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飞流直下三千尺,不知云与我俱东。巫山云雨后,空气晚来秋。你是水儿我是鱼,以下省略三万字…………第二天一早,姬安一个人起床,毕竟他绝不会把后背交给陌生人,更何况是睡着的时候。女人最想要的是爱情,而男人最想要的是权势。

    不过这闾氏一族,似乎不大慷慨啊。

    姬安似笑非笑地望了一眼提出『一半家财』的闾温。

    “九成!”

    姬安斩钉截铁不容反驳的语气,让闾氏一族的族人面色大变,尤其其中有些年轻力壮的族人,更是露出了愤怒的神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