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神皇
字体: 16 + -

第88章 兵至上蔡

    从穆山至上蔡,大致有三日的路程。

    本来姬安还打算趁着大军新胜,士气高昂之时,令全军急行军赶路,只可惜天公不作美,次日夜里,气温便开始骤降,并且深夜时天空便开始冰霰,也就是俚语方言中的“雪子”或“雪仔”,一种冷空气凝结所致的小颗粒。

    当发现这一状况时,姬安无奈地叹了口气,因为当冰霰降之后,就几乎必将迎来一场大雪,这对于正在朝楚国进军的周军而言,简直就是天阻之灾。

    果不其然,待等次日天蒙蒙亮时,天空便开始降鹅毛大雪,给姬安麾下大军的进军造成了莫大的阻碍。

    “就差两日。”

    当时姬安跨坐在战马上,颇有些懊恼地仰头望着天空中降的大雪。

    他为何这般懊恼?

    那是因为他已经从屈腾晏墨等楚将口中得知了楚国边境的大致情况,知道了在韩楚两国边境的上蔡往南,有一座堪称是楚国北面屏障的古城,汝南。

    据晏墨等人向姬安解释,汝南城位处于汝水西南,因此得名汝南。又因为河自东西,屈曲而流,抱城三面。形若垂瓠。故又称悬瓠城。

    不可否认,汝南悬瓠城是进入楚国境内的重要门户之一。其战略意义相当于韩国的汾陉塞,若是无法攻克这座城池,那就只有绕行,或向东进入熊虎的治地,或向西走香山,但无论是走哪条路,都难免要增添数日的路程。

    搞不好,在这大雪封路的环境下。哪怕是因此耽搁十几日都不是什么玩笑。

    而问题是,姬安哪来的十几日工夫?

    他必须在熊拓逃回其领地,迅速招募起一支军队之前,攻克至少一座熊拓领地内的城池,否则,单单是粮草问题,就足以葬送掉姬安麾下这五万大军。

    十一月十二日,姬安率大军艰难地赶到了上蔡,使大军屯驻于上蔡那座残败古城之内。

    上蔡有一座古城,而且从遗址废墟判断。规模还不小,毕竟这里曾是古时蔡国的都城。

    待等楚韩两国逐渐强盛,蔡国逐渐也就灭亡了。以至于这座曾经的蔡国都城,如今却变成了楚韩两国的边界。

    “这种破城可以住人?”

    远远地望见上蔡那座残败不堪的古城,姬安心中就直打鼓。

    虽然他很希望能在这大雪纷飞的天气里找到一个可以遮风挡雪的地方,可眼前的这座上蔡古城,未免也太破旧了,姬安清楚地瞧见这座古城的东北角城墙坍塌了一大片,这简直就是不设防。

    从旁,降将,不。如今应该说是南平军将领晏墨,他听到姬安这声嘀咕后。连忙解释道:“殿下,方圆百里。上蔡是我军临时驻扎的最佳选择。或许殿下不知,但事实上在熊虎兵败之前,当时熊拓麾下大军,便一直屯扎在此。”

    晏墨曾经是熊拓麾下的三千人将,他对这片土地的熟悉程度还要远胜于屈腾,毕竟屈腾曾经是平陆君熊虎的部将,他了解的是平陆县,但是在这里,屈腾远没有晏墨了解,因此,屈腾派晏墨跟着姬安,作为向导。

    果然,姬安并不清楚这段过往,诧异地望着晏墨。

    见此,晏墨便将当时的情景简略地向姬安做出了解释:“当时熊拓挥军进犯韩国时,使熊虎为先锋,又令宰父子车连璧三将分别领兵取涡阴临泉召陵,而他本人,率领中军,在此屯扎了月余光景……别看上蔡城池破旧,可事实上,城内却留了许多当时熊拓驻军时的有用物资,这些,我军都用得上。”

    姬安将信将疑地望了一眼晏墨,再不情愿也只能硬着头皮进入这座古城。毕竟再怎么说,这座古城好歹也有四面城墙,可以稍稍挡风雪。

    “当时你在熊拓麾下中军?”

    “是。”晏墨毫不隐瞒地点了点头。

    『怪不得屈腾派他来担任向导……』

    姬安心中恍然,与士兵们一同进入上蔡城。

    经过城门时,姬安瞧了一眼空荡荡的城门洞,古怪地说道:“当时熊拓就没想着修缮城门?”

    晏墨犹豫了,小心翼翼地说道:“当时熊拓大军屯扎在此,想来那些贼寇们没有这个胆子敢来袭击。”

    姬安闻言一愣,本来他不过只是调侃一句而已,没想到却意外地得到了一条情报。

    “贼寇?”

    “殿下不知?”晏墨睁大了眼睛,诧异地回答道:“上蔡可是楚韩两国边境有名的不法之地啊。”

    姬安闻言转头瞧了一眼姬平,却见他耸了耸肩,显然,这位多年在河洛地区生活的好兄弟,也不清楚楚韩边境的事。

    看得出来,晏墨是一位很有眼力价的将领,他见姬安与姬平皆不知清楚这里的情况,不等二人询问,便主动地做出了解释。

    确实,上蔡虽然是一座残败的破城,但事实上。这里并不是没有人居住。

    当然,循规蹈矩的两国百姓,是不敢居住在这片不法之地的。居住在这片楚韩两国边境附近的,都是一些强盗山贼之流。

    另外。这里还是走私盐米的商人们的交易地。

    不得不说,当听到晏墨这么一说,姬安着实吃了一惊,他惊诧地问道:“你是说,我大周的商人私自将盐米运至此地进行交易?”

    “据末将所知确实如此。”晏墨点了点头。

    “怎么交易的?”姬安好奇问道:“楚国的刀币在我大周并不流通啊。”

    “多以珍珠漆器翡翠玛瑙交易,以物换物。”

    “喔。”姬安恍然地点了点头,心中暗暗说道,看来我大周国内亦有越国界走私的黑市商人。

    楚国的漆器。就像是曾经陈国的陶器一样,在大周也是非常值钱的器物,更别说珍珠翡翠玛瑙等贵重物品。

    显然,那些周国的黑市走私商人们,多半是从周国境内买入盐米,再运至楚国,交易成珍珠漆器翡翠玛瑙等贵重物,然后再运往周国内售卖,获得暴利。

    “是卖给熊拓么?”

    晏墨摇了摇头,说道:“不光是熊拓。还有熊拓治下的城主。”

    “城主?”

    晏墨闻言解释道:“殿下可能不知,楚国的大氏族,是居住在各自的小城的。比如……殿下可听说过昭子车?”

    『就是那个在蔡河差点翻船,后来又被杀的楚将?』

    “听说过。”姬安点点头道。

    “阳城昭氏,在熊拓的封邑内就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大氏族,像这类大氏族,他们会在熊拓的允许自行建造一座小城,而附近楚人则依附这些大氏族生存,比如开春时租借谷种,殿下应该已经得知了,楚国的农户。连过冬的粮谷都不足,哪有能力预留什么谷种。不向那些大氏族租借,他们来年拿什么播种?……因此。楚国境内,大氏族的城池附近,往往聚集着许多贫农,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楚国独特的『回』型城,内城居住着大氏族,而外城则居住着那些贫农……每年,那些大氏族从农民手中收纳谷物税收,再运往熊拓所在的城池……”

    晏墨顿了顿,正色说道:“待等进入楚国境内,到时候殿下一看便知,似那般的小城,在楚国不计其数。”

    “唔。”姬安点了点头,旋即玩笑道:“拿盐米换珍珠翡翠玛瑙,这买卖倒是暴利。……回头朕也派些人拿盐米来换珍珠翡翠。”

    晏墨闻言叹了口气,摇头道:“那是以往,如今那些大氏族,不再用珍珠翡翠换盐米了……”

    “那用什么?”

    只见晏墨脸上泛起几分尴尬之色,低声说道:“女人!……楚国的年轻女人。多半是那些穷苦人家的妻女,因为无法维持生计而不得已贱卖给那些大氏族,继而又被贩卖至……”他瞧了一眼姬安,并没有再说去。

    可尽管他没有明说,但姬安显然也已听懂的他的意思,不由地也有些尴尬。

    毕竟这并不算什么光彩的事。

    半响后,姬安咳嗽了一声,岔开话题说道:“对了,除了盐米,我大周的黑市商人,还运过什么么?”

    『黑市商人?』

    晏墨心中嘀咕着这个词,点头说道:“有,还有铁矿,以及……”

    当听到『铁矿』两字时,姬安就已经皱起了眉头,毕竟铁矿可不同于盐米,那可是资源储备重要战略物资,如何能交易给像楚国这样的敌对国?

    “还有什么?”

    “还有军械!”

    晏墨沉声回答道。

    在他看来,既然他已投了姬安,就没有必要再有所隐瞒。

    『军械?!』

    姬安张了张嘴,半响没能将嘴合拢。

    而在他身旁,姬平亦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了晏墨,满脸震惊之色。

    『开什么玩笑……』

    姬安的面色顿时沉了来。

    在他看来,走私盐米也就算了,向敌对国走私铁矿军械?

    “属实么?”姬安眯着眼睛寒声问道。

    晏墨闻言严肃地说道:“末将断断不敢妄言。……若殿下不信,待等攻下熊拓的治城,末将亲自领殿下去瞧瞧库房,相信库房内还有不少从韩国流出的军械。”

    姬安深深望了一眼晏墨,心中早已信了大半,毕竟晏墨实在没有必要拿这件事来破坏自己对他的信任。

    换而言之,他的话应该是属实的。

    『好大的胆子!』

    姬安心中暗骂了一句。

    他已决定,待等这场仗打完,他倒是要查查,看看究竟是哪帮人有这么大的胆子,胆敢将韩国的军械偷偷交易给楚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