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神皇
字体: 16 + -

第16章 发展经济1

    看着越撤越远的魏军,卢龙关城头一片欢呼,所有人都洋溢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此役,卢龙关共计伤亡八百七十一人,其中死亡三百零二,重伤七十六,剩下的都是轻伤员,魏军则付出了好几倍的代价,重要的是他们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好处。

    接下来是对伤亡官兵及其家属的抚恤工作,凡英勇战死者,其家可免五年赋税,另一次性发放十两黄金,其后代可长大后可选择参军,也可选择务农做工,优先征招为吏,不受强制征兵的范畴。

    重伤者免除三年赋税,轻伤者免除一年赋税,另发数量不等的黄金抚恤。

    做完这些,卢龙关的库房几乎空了,姬安更加明白了打仗其实就是打钱这个道理,小小的一场战斗竟然耗费了数万之资,想要用兵就必须有强大的收入做后台。

    必须得发展一下经济了,只靠着关内数以千顷的土地种粮食不是长久之计,必须有个稳定的钱财收入才行,扩大造纸一事被提上了日程。

    纸在现代社会是最常见不过的东西,可眼前的战国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呢,按照正常的历史往下发展,至少要到几百年后的东汉由蔡伦改良才能实现市场化。

    就算咱没接触过这个行业,不能做到大工业化的生产,手工生产总能满足吧,姬安第一步要解决的是原料问题。

    在他的记忆中,能制纸的原料多得很,树木、竹子、农作物的秸秆等等,而且这些都是廉价无比的原材料,可以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形容,既然要造出比绢帛便宜的纸张,原料的价格自然也要控制到最低。

    几个月前姬安就开始了试验,姬安先采用纤维含量比较高的树皮作为原料,蒸、煮之后将得到的纤维切断,做成纸浆,再用抄纸帘抄纸,置于阳光处暴晒。

    第一张纸就这么被发明出来,虽然和想象的还有些差距,也不太结实,但勉强可作为书写材料。

    姬安找来了一帮能工巧匠,将简单的造纸方法教给他们,同时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思想启迪,让这些人去深入的发掘其他制造方法。

    现在,树皮纸己成为第一种成品纸张出现在众人面前,一张纸的价格只有锦帛的百分之一,而且书写更为流利,结实程度也不错。

    姬安现在又提出了一个改进方案,现在的树皮纸外表缺乏美观,要想办法将其变成白色,众工匠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且很快进入实质性改进阶段。

    漂白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生产出洁白的纸张。木浆纸、竹纸等新品种不断涌现,利用农作物秸秆、渔网、碎布造纸的技术也得到了掌握,卢龙关内专门开辟出一大片地方,兴建造纸厂并准备将昭城的造纸作坊搬进去。

    姬平负责造纸厂的一切事物,他一开始对这个计划并不感兴趣,毕竟纸是一种从未出现过的东西,后来一捆捆洁白的纸张送到他的面前,他才意识到姬安的想法是多么实用,这些东西只要上市,一定会引起一场惊天巨变,沉重的简牍和昂贵的绢帛会在一夜之间被替代。

    就在众人信心百倍的时候,姬安又提出了新的理念——加快生产速度,虽说每一名抄纸工每天都能制造出数千张纸,但这样的速度还是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用上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水力、风力等等,他通过漪顿请来一帮能工巧匠,建设了一批水车和风车,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效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造纸浆的过程就完全由简单的机械代替了手工操作,抄纸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之中。

    第一批纸二十万张,分成十辆马车运出卢龙关,浩浩荡荡的去往魏宋周国都,交给漪氏、白氏和宋君销售。

    在此之前,姬安命人把纸张裁剪之后做成本子,在城中演示书写技巧,并且极力向官府推荐,猗顿的猗氏商社和白氏商社更是不予余力的进行宣传,上市之初就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力。

    上市不到半天,十车纸就被抢购一空。

    出去的时候是十车白纸,回来的时候是十箱铜钱,除去人工材料费,赚翻了。

    漪顿、白玫亲自来驼龙关,与姬安商议联手造纸一事,三方很快达成共识,由姬安这边出技术和产品,漪氏那边负责西方秦韩巴蜀义渠的销售渠道,白氏负责北方赵燕中山魏的销售,利润均分。

    先是打败魏军,接着把萧条无比的卢龙关的经营的热火朝天,周围的农人纷纷迁徙而来,卢龙关的居民人数过五万,俨然一座规模不小的城市。

    看着热闹的景象,白玫笑着说:“昭文君,真没想到,你治国能如此出色!”

    “呵呵,说的我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姬安心道我有什么出色的地方,无非是凭借着脑子里比你们多一些知识而已。

    姬平经营之下的造纸厂不断扩大规模,日出产量从三万张提升到了三十万张,每日的收入过千金,只此一项,每个月就有数万两黄金进账。

    纸作为一种新兴的书写材料,已经辐射了方圆数百里的地方,并且通过商社的马队和宋国的官商,源源不断的运往其他各国,各国权贵争相购买,互赠亲友,一时间纸成了市井上被谈论最多的话题。

    配方和制造工艺严格保密,这是姬安下的死命令!

    开玩笑,老子好不容易研究出的成果,总的先赚上一大笔再说推广的事儿吧,这可是我的专利!

    东周的军队也在这段时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数达到五千,依然使用姬安的那套训练方法练兵。

    姬平提出制造一些战车,用以提升军队作战能力,被姬安直接否定,历史证明战车这东西华而不实,平原冲击尚能体现出一定的杀伤力,一旦到了丘陵山地,会马上变成累赘。

    他的主导思想是现在有了马镫马蹄铁后大力发展骑兵,一支勇猛善战的铁骑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造纸一事告一段落,接下来只要按部就班的发展应该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姬安的注意力开始转移,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军械制作。

    到现在为止,卢龙关守军手里的兵器还是五花八门,多以采购而来,当然无法做到制式统一,刀枪长短不一,盾牌大小不一,箭簇有三面的、四面的、菱形的等等。

    “白公子(白玫女扮男装以经商),帮我找一些铁匠吧!”姬安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青铜兵器已经开始没落,先进的铁器才是顺应历史潮流之物。

    白玫欣然答应,马上派人去吴地招募,那里的铁匠是最好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