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比武
还有一点是唐人尚武,不像其他朝代那样偏激的认为“唯有读书高”,也是招兵顺利的一个原因。
加上原来的部队,现在就有四万人的部队,这些兵力用来攻打火州城,应该是挺容易的一件事了,这也是因为来当兵有不少乱军、梁军、某些门阀士族部曲的老兵,所以形成战斗力就很快。
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因为乱军和梁军有一个共同点,只重用门阀士族子弟,这些人就算是打了败仗,责任也会被推到平民出身的军官或者部曲身上。
而要是打了胜仗,就算是平民军人或者部曲立了大功,也会被分掉一大块给门阀士族子弟,而真正的立功者,反而只会得到一点汤汤水水,这样的情况,下面人岂能不怨气冲天?
不过这不光是皇廷的问题,而是所有藩镇的问题,大家也只能忍气吞声了。
这一情况在了解李有信部队的时候发生了变化,不少乱军和梁军注意到,李有信部的将官出身好像都不咋地,几乎没有门阀士族出身的将官,大多都是平民出身的,还有一些江湖中人。
尤其是那个叫诸风的某门派掌门,居然也当上了副师长,他们可是打听清楚了,这是一个相当于偏将的职务。这在皇廷或者其他藩镇都是中高级将领了,自认为比诸风强的人可不少,诸风不可能认识李有信,这样一来,那只能是李有信看上了诸风的能力。
那些觉得自己不如诸风的人也是不甘寂寞,就算当不上副师长,当个营长连长总没问题吧?再不济也比在现在的队伍里背黑锅要强吧!?
这让很多人的心中都升起了无限的念想,自己要是投靠李有信,该会过上多好的生活啊?
有这样想法的人并不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士兵都开了小差,甚至某些部队连军官带士兵一起人间蒸发,让上面的将领感到无比的错愕。
乱军、梁军、门阀士族得知这种事情后,都是咬牙切齿,暗道李有信这种做法不讲究,虽然那些基层官兵他们不怎么看的上眼,但是好歹也在这些人投入了不少资源啊,就这么跑了,也挺让他们心痛的。
这些人都发觉情况有点不妙之后,组织了一些人,在军队里散布李有信的坏话,其中包含李有信的军官都是“泥腿子”等大量贬低的话。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话起到了不良的后果,军队里不少人本来不知道平民也能当高级军官呢,这下等于他们帮李有信宣传了一下,而且还是免费的!
所以趁机溜走的官兵反而变多了,反应过来的各方势力急忙停止了这种宣传,有人想给李有信有点教训,但是李有信在梁地的军队已经达到了四万人,单独一伙势力已经无力对付李有信。
要命的是,这些势力彼此也是敌对关系,想要联合根本没有可能,所以他们也只能增加巡逻队伍,抓到逃兵一律杀掉,以此来威慑逃兵。
这样做短时间起到了一定的效果,逃兵变的少了,但是也为以后埋下了祸根。
由于军官不足,李有信只得用老办法,让生化兵担任师长等职务,中低级军官用特殊办法选拔,通过战争来检验出真正有能力的军官,生化兵再找机会调去做科研。
时间紧迫,李有信从二师中抽出一部分军官训练士兵,再把有武术底子的人集合了起来,中低级军官是要带兵冲锋的,武艺不好可不行。
李有信让生化兵选出了三十多名有做军官潜质的人,到校场集合。
这三十多人都是精气神十足,穿着李有信的工厂特制的盔甲,这些盔甲用的是钢铁厂出品的钢铁制造的,非常的精良,防护能力远超其他唐军和吐蕃军队的盔甲。
新加入的官兵都非常喜欢这种盔甲,其他地方并非不能造钢,只是成本过高,钢在古代叫精铁,就算只造一把刀,成本折合软妹币一百多万。
这样的情况下,想要钢打造的盔甲,就只能配发给高级将领了,普通的军官,就算是门阀士族出身的,也是想都不要想,一把刀都要上百万,一身盔甲估计就得上千万了,规模小点的门阀士族,都没有这么多流动资金。
李有信的钢铁厂开门之后,钢的价格低了不少,但是钢制武器盔甲对于大多数官兵来说,仍然是奢侈品,特别是用于出售的钢也不是很多,李有信就是想赚钱也得先顾自己的军队。
基层官兵对武器盔甲的看重还是要高于吃喝之类的待遇的,在战场上,武器盔甲的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的,不然就算发的军饷多了,你也得有命花不是。
新式盔甲的防护性能更好了,而且更轻,因此深受基层官兵的欢迎。
李有信扫了一眼正在等待的众人,说道:“我是李有信,今天到这里是选一些军官。”
众人都是非常惊讶,他们都没有见过李有信,曾经猜测李有信一定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须发皆白,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才对,这才符合他们心中唯才是举的将军形象。
没想到李有信竟然是一个年轻人,而且看起来还没有他们的年龄大?这怎么可能?众人虽然不愿意相信,但是看到诸风和焦中这两个高级军官都是十分尊敬这个年轻人,都明白这个年轻人没有说谎。
李有信看到众人面露惊讶之色,都明白他们在想什么,不过这样的目光他见多了,也没有在意。
“我要在你们当中选十二个团长,采用比武的方式,毕竟你们以后要亲自带兵冲锋陷阵,武艺很重要,好了,现在可以开始了,你们谁先上?”李有信问道。
听到有武艺高强的军官比武,不少士兵都来观战,这些人中的某一位就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了,士兵们也想知道自己的未来上司有多么强大。
看到有大量士兵观战,场中的人就更加坚定要拿出全部本事的决心了,这可关系到自己在士兵当中的威信,可马虎不得。
加上原来的部队,现在就有四万人的部队,这些兵力用来攻打火州城,应该是挺容易的一件事了,这也是因为来当兵有不少乱军、梁军、某些门阀士族部曲的老兵,所以形成战斗力就很快。
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因为乱军和梁军有一个共同点,只重用门阀士族子弟,这些人就算是打了败仗,责任也会被推到平民出身的军官或者部曲身上。
而要是打了胜仗,就算是平民军人或者部曲立了大功,也会被分掉一大块给门阀士族子弟,而真正的立功者,反而只会得到一点汤汤水水,这样的情况,下面人岂能不怨气冲天?
不过这不光是皇廷的问题,而是所有藩镇的问题,大家也只能忍气吞声了。
这一情况在了解李有信部队的时候发生了变化,不少乱军和梁军注意到,李有信部的将官出身好像都不咋地,几乎没有门阀士族出身的将官,大多都是平民出身的,还有一些江湖中人。
尤其是那个叫诸风的某门派掌门,居然也当上了副师长,他们可是打听清楚了,这是一个相当于偏将的职务。这在皇廷或者其他藩镇都是中高级将领了,自认为比诸风强的人可不少,诸风不可能认识李有信,这样一来,那只能是李有信看上了诸风的能力。
那些觉得自己不如诸风的人也是不甘寂寞,就算当不上副师长,当个营长连长总没问题吧?再不济也比在现在的队伍里背黑锅要强吧!?
这让很多人的心中都升起了无限的念想,自己要是投靠李有信,该会过上多好的生活啊?
有这样想法的人并不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士兵都开了小差,甚至某些部队连军官带士兵一起人间蒸发,让上面的将领感到无比的错愕。
乱军、梁军、门阀士族得知这种事情后,都是咬牙切齿,暗道李有信这种做法不讲究,虽然那些基层官兵他们不怎么看的上眼,但是好歹也在这些人投入了不少资源啊,就这么跑了,也挺让他们心痛的。
这些人都发觉情况有点不妙之后,组织了一些人,在军队里散布李有信的坏话,其中包含李有信的军官都是“泥腿子”等大量贬低的话。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话起到了不良的后果,军队里不少人本来不知道平民也能当高级军官呢,这下等于他们帮李有信宣传了一下,而且还是免费的!
所以趁机溜走的官兵反而变多了,反应过来的各方势力急忙停止了这种宣传,有人想给李有信有点教训,但是李有信在梁地的军队已经达到了四万人,单独一伙势力已经无力对付李有信。
要命的是,这些势力彼此也是敌对关系,想要联合根本没有可能,所以他们也只能增加巡逻队伍,抓到逃兵一律杀掉,以此来威慑逃兵。
这样做短时间起到了一定的效果,逃兵变的少了,但是也为以后埋下了祸根。
由于军官不足,李有信只得用老办法,让生化兵担任师长等职务,中低级军官用特殊办法选拔,通过战争来检验出真正有能力的军官,生化兵再找机会调去做科研。
时间紧迫,李有信从二师中抽出一部分军官训练士兵,再把有武术底子的人集合了起来,中低级军官是要带兵冲锋的,武艺不好可不行。
李有信让生化兵选出了三十多名有做军官潜质的人,到校场集合。
这三十多人都是精气神十足,穿着李有信的工厂特制的盔甲,这些盔甲用的是钢铁厂出品的钢铁制造的,非常的精良,防护能力远超其他唐军和吐蕃军队的盔甲。
新加入的官兵都非常喜欢这种盔甲,其他地方并非不能造钢,只是成本过高,钢在古代叫精铁,就算只造一把刀,成本折合软妹币一百多万。
这样的情况下,想要钢打造的盔甲,就只能配发给高级将领了,普通的军官,就算是门阀士族出身的,也是想都不要想,一把刀都要上百万,一身盔甲估计就得上千万了,规模小点的门阀士族,都没有这么多流动资金。
李有信的钢铁厂开门之后,钢的价格低了不少,但是钢制武器盔甲对于大多数官兵来说,仍然是奢侈品,特别是用于出售的钢也不是很多,李有信就是想赚钱也得先顾自己的军队。
基层官兵对武器盔甲的看重还是要高于吃喝之类的待遇的,在战场上,武器盔甲的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的,不然就算发的军饷多了,你也得有命花不是。
新式盔甲的防护性能更好了,而且更轻,因此深受基层官兵的欢迎。
李有信扫了一眼正在等待的众人,说道:“我是李有信,今天到这里是选一些军官。”
众人都是非常惊讶,他们都没有见过李有信,曾经猜测李有信一定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须发皆白,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才对,这才符合他们心中唯才是举的将军形象。
没想到李有信竟然是一个年轻人,而且看起来还没有他们的年龄大?这怎么可能?众人虽然不愿意相信,但是看到诸风和焦中这两个高级军官都是十分尊敬这个年轻人,都明白这个年轻人没有说谎。
李有信看到众人面露惊讶之色,都明白他们在想什么,不过这样的目光他见多了,也没有在意。
“我要在你们当中选十二个团长,采用比武的方式,毕竟你们以后要亲自带兵冲锋陷阵,武艺很重要,好了,现在可以开始了,你们谁先上?”李有信问道。
听到有武艺高强的军官比武,不少士兵都来观战,这些人中的某一位就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了,士兵们也想知道自己的未来上司有多么强大。
看到有大量士兵观战,场中的人就更加坚定要拿出全部本事的决心了,这可关系到自己在士兵当中的威信,可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