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双赢
李承道一扫眼下群臣,道:“我大唐有今日之一统,全仰赖诸位,尤其是秦王府的能人辈出,尉迟恭、张公谨等堪称万人敌,长孙无忌、李世民等运筹帷幄。”
众多秦王府旧臣们一听李承道的话,这是要夸赞秦王府啊,尤其是侯君集率先挺起胸膛,秦王府、天策府为大唐一统江山立下汗马功劳,这也是他们引以为傲的资历。
尤其是李承道提起的这些名字,全是秦王府,乃至整个大唐的人杰和代表人物啊。
大家伸长耳朵就等着李承道继续夸赞,可是李承道下一秒又说一句话,让这些人感到莫名的菊花一紧。
“但是他们都已经死了!”
李承道看着眼前众臣给自己刷来了存在感,接着说道:“无论是玄武门一役、李世民将吾父砍为废人、还是侯将军引三万北衙军围困东宫,本王都能一一化解。
无论是尉迟恭、张公谨、还是长孙无忌、李世民皆死于吾手,尔等可知他们为何会命丧本王之手?”
李承道这一问,彻底的打碎了秦王府旧臣们的高傲,他们大多数人仰仗军功根本瞧不起李承道这个乳臭未干的孩子。
但是李承道说完这些话,大家全都感觉背后有股凉意,武力天下第一的尉迟恭、力大无穷的张公谨、神机妙算的长孙无忌、英明神武的李世民这些人哪个不是当世英豪。
还有堪称大唐最精锐的北衙禁军他们可都不是软柿子。
李承道有多少能耐,在那些直接参与到玄武门事变的众臣,心里还是有点逼数的。
但是那些未能参与到玄武门事变的秦王府旧臣们的心里,其实还依然困惑不解的。
他们从来没有反思过,为什么这些豪杰都败在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手里,起初他们只觉得李承道是运气好,麾下有一群能人辅佐而已。
可是现在他们也在静静沉思着,难道李承道完胜这一切仅仅靠的就是运气么?
大家都静静思虑完全不敢跟李承道搭茬,可是一心傲气的侯君集一下瞪了眼,当时可是他带着三万北衙军围困的东宫,最后几乎全军覆没惨败而归。
侯君集虽然内心忌惮李承道,但这事关一个武将的荣誉,现在都被人打脸了,哪能连个屁都不敢放?
侯君集朝着李承道回应着:“安陆王,此话究竟为何意?”
“本王只是在提醒各位,当今天下的能人皆死于吾手,只因他们轻视本王!”
李承道双眼一聚,顿时气势直压群臣:“当初本王再三去天策府请秦王勿要动篡位的念头,本王记得你们那时的嘴脸比现在还要难看,但今日不知你们作何感想?”
好汉不提当年勇,李承道本不想跟他们算那老账。
李承道曾经给过他们机会罢手,但是给他们机会也不中用啊。
当初刚穿越而来的李承道,为了活命,天天上秦王府劝李世民勿要骨肉相残,本来李世民是有松动的意愿,可就是这帮碎嘴喷子当时百般刁难。
他们一个个嘴炮一个顶俩,但当李世民起兵的时候,这群喷子全都不敢跟随,一个个躲在家里等着李世民给他们端来胜利果实。
现在李世民败了,他们却还怨天尤人,瞧不起李承道,李承道这次做的交易完全就是与朝廷的双赢,他们还这样百般阻挠,在一旁说风凉话跟不要钱似的。
用李承道现在的话讲:身为失败者的你们,特么有什么资格质疑胜利者?
李承道的话直戳这些群臣本已焦脆的内心,让他们听的十分不舒服。
这才哪到哪?
李承道挺直身子,继续咆哮着:“尔等皆为败者寇身,放过尔等性命,全念在尔等曾为大唐效力过的颜面上,今日本王与皇爷爷定交易之事,尔等皆为旁听,并无交涉之权,因为……”
李承道说道一半时,故意停顿了一下,随之两眼放光震慑群臣,一字一顿地说:“你!们!不!配!”
“这……这……”
众秦王府旧臣们全都被李承道的话惊的面色铁青。
来自众臣的存在感……
一顿血雨腥风般迎头涌入的存在感瞬间将李承道的腰包变得鼓鼓的。
大殿之上一阵骚动,却没人敢大声质疑李承道的言辞,因为他说的全是客观事实啊。
败军之将还谈什么资格,圣上和李承道都没有追究他们随李世民一同谋反的罪名,留他们一命,还让他们官复原职,已经是给足了他们面子,还要什么自行车。
侯君集的脸上也是一下煞白,全然没有曾经那副嘴脸。
杜如晦眼扫一下这些群臣,不知为何嘴角微微上扬。
房玄龄在旁见了,微微靠了过去低声问着:“克明,李承道这么侮辱秦王府旧臣,你怎么不怒反而发笑?”
杜如晦低头瞄了一眼房玄龄回道:“玄龄,你看安陆王的样子像谁?”
房玄龄皱皱眉头,盯着李承道眨了几下眼睛,随后摇头说:“我看不出来。”
杜如晦喘了一口长气说道:“秦王当初在太原起兵反隋的时候,好像也是有这般气势。”
房玄龄听到这话,瞪大了眼睛看了一眼杜如晦,两个聪明人的对话往往点到为止,李世民在太原起兵的时候,杜如晦还不认识李世民,他怎么知道现在的李承道像当年的李世民?
杜如晦其实就是再说李承道身上全是李世民的影子,日后也一定是个豪杰。
房玄龄怎能不知杜如晦这是夸赞李承道,但是房玄龄真是想不通杜如晦为何会这么说,李承道可是秦王府的死对头啊,哪有涨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
房玄龄刚要再问杜如晦,可是杜如晦却将食指轻轻放在嘴中‘嘘’了一声,缓缓说道:“玄龄,我知道你要问什么,但是我只能对玄龄说十个字而已。”
“哪十字?”房玄龄皱皱眉头,不解地问。
“秦王府已无,但大唐尚在。”
杜如晦淡淡地十个字,瞬间打开了房玄龄的心结。
房玄龄点了下头,仔细思量着这十个字,秦王府随着秦王的失败已经烟消云散了,什么秦王府旧臣?东宫旧臣?这些势力党羽都是大唐的臣子。
李世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李承道才是大唐未来的希望,大唐臣子不应该内斗,而要凝聚一根绳一致对外。
李承道要不费大唐军力征突厥,不管事出何因,对大唐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不过,经过杜如晦的话,房玄龄也眼珠一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李承道征突厥,若胜了就是为了大唐的子民谋福。
若败,大唐的军力也不会受到多少影响,反而李承道的势力便会得到削弱,甚至李承道也有很大的机率战死,李承道若死,这对于秦王府旧臣们来说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无论为大唐着想,还是为秦王府旧臣着想,这都是一次双赢啊!
(本章完)
众多秦王府旧臣们一听李承道的话,这是要夸赞秦王府啊,尤其是侯君集率先挺起胸膛,秦王府、天策府为大唐一统江山立下汗马功劳,这也是他们引以为傲的资历。
尤其是李承道提起的这些名字,全是秦王府,乃至整个大唐的人杰和代表人物啊。
大家伸长耳朵就等着李承道继续夸赞,可是李承道下一秒又说一句话,让这些人感到莫名的菊花一紧。
“但是他们都已经死了!”
李承道看着眼前众臣给自己刷来了存在感,接着说道:“无论是玄武门一役、李世民将吾父砍为废人、还是侯将军引三万北衙军围困东宫,本王都能一一化解。
无论是尉迟恭、张公谨、还是长孙无忌、李世民皆死于吾手,尔等可知他们为何会命丧本王之手?”
李承道这一问,彻底的打碎了秦王府旧臣们的高傲,他们大多数人仰仗军功根本瞧不起李承道这个乳臭未干的孩子。
但是李承道说完这些话,大家全都感觉背后有股凉意,武力天下第一的尉迟恭、力大无穷的张公谨、神机妙算的长孙无忌、英明神武的李世民这些人哪个不是当世英豪。
还有堪称大唐最精锐的北衙禁军他们可都不是软柿子。
李承道有多少能耐,在那些直接参与到玄武门事变的众臣,心里还是有点逼数的。
但是那些未能参与到玄武门事变的秦王府旧臣们的心里,其实还依然困惑不解的。
他们从来没有反思过,为什么这些豪杰都败在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手里,起初他们只觉得李承道是运气好,麾下有一群能人辅佐而已。
可是现在他们也在静静沉思着,难道李承道完胜这一切仅仅靠的就是运气么?
大家都静静思虑完全不敢跟李承道搭茬,可是一心傲气的侯君集一下瞪了眼,当时可是他带着三万北衙军围困的东宫,最后几乎全军覆没惨败而归。
侯君集虽然内心忌惮李承道,但这事关一个武将的荣誉,现在都被人打脸了,哪能连个屁都不敢放?
侯君集朝着李承道回应着:“安陆王,此话究竟为何意?”
“本王只是在提醒各位,当今天下的能人皆死于吾手,只因他们轻视本王!”
李承道双眼一聚,顿时气势直压群臣:“当初本王再三去天策府请秦王勿要动篡位的念头,本王记得你们那时的嘴脸比现在还要难看,但今日不知你们作何感想?”
好汉不提当年勇,李承道本不想跟他们算那老账。
李承道曾经给过他们机会罢手,但是给他们机会也不中用啊。
当初刚穿越而来的李承道,为了活命,天天上秦王府劝李世民勿要骨肉相残,本来李世民是有松动的意愿,可就是这帮碎嘴喷子当时百般刁难。
他们一个个嘴炮一个顶俩,但当李世民起兵的时候,这群喷子全都不敢跟随,一个个躲在家里等着李世民给他们端来胜利果实。
现在李世民败了,他们却还怨天尤人,瞧不起李承道,李承道这次做的交易完全就是与朝廷的双赢,他们还这样百般阻挠,在一旁说风凉话跟不要钱似的。
用李承道现在的话讲:身为失败者的你们,特么有什么资格质疑胜利者?
李承道的话直戳这些群臣本已焦脆的内心,让他们听的十分不舒服。
这才哪到哪?
李承道挺直身子,继续咆哮着:“尔等皆为败者寇身,放过尔等性命,全念在尔等曾为大唐效力过的颜面上,今日本王与皇爷爷定交易之事,尔等皆为旁听,并无交涉之权,因为……”
李承道说道一半时,故意停顿了一下,随之两眼放光震慑群臣,一字一顿地说:“你!们!不!配!”
“这……这……”
众秦王府旧臣们全都被李承道的话惊的面色铁青。
来自众臣的存在感……
一顿血雨腥风般迎头涌入的存在感瞬间将李承道的腰包变得鼓鼓的。
大殿之上一阵骚动,却没人敢大声质疑李承道的言辞,因为他说的全是客观事实啊。
败军之将还谈什么资格,圣上和李承道都没有追究他们随李世民一同谋反的罪名,留他们一命,还让他们官复原职,已经是给足了他们面子,还要什么自行车。
侯君集的脸上也是一下煞白,全然没有曾经那副嘴脸。
杜如晦眼扫一下这些群臣,不知为何嘴角微微上扬。
房玄龄在旁见了,微微靠了过去低声问着:“克明,李承道这么侮辱秦王府旧臣,你怎么不怒反而发笑?”
杜如晦低头瞄了一眼房玄龄回道:“玄龄,你看安陆王的样子像谁?”
房玄龄皱皱眉头,盯着李承道眨了几下眼睛,随后摇头说:“我看不出来。”
杜如晦喘了一口长气说道:“秦王当初在太原起兵反隋的时候,好像也是有这般气势。”
房玄龄听到这话,瞪大了眼睛看了一眼杜如晦,两个聪明人的对话往往点到为止,李世民在太原起兵的时候,杜如晦还不认识李世民,他怎么知道现在的李承道像当年的李世民?
杜如晦其实就是再说李承道身上全是李世民的影子,日后也一定是个豪杰。
房玄龄怎能不知杜如晦这是夸赞李承道,但是房玄龄真是想不通杜如晦为何会这么说,李承道可是秦王府的死对头啊,哪有涨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
房玄龄刚要再问杜如晦,可是杜如晦却将食指轻轻放在嘴中‘嘘’了一声,缓缓说道:“玄龄,我知道你要问什么,但是我只能对玄龄说十个字而已。”
“哪十字?”房玄龄皱皱眉头,不解地问。
“秦王府已无,但大唐尚在。”
杜如晦淡淡地十个字,瞬间打开了房玄龄的心结。
房玄龄点了下头,仔细思量着这十个字,秦王府随着秦王的失败已经烟消云散了,什么秦王府旧臣?东宫旧臣?这些势力党羽都是大唐的臣子。
李世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李承道才是大唐未来的希望,大唐臣子不应该内斗,而要凝聚一根绳一致对外。
李承道要不费大唐军力征突厥,不管事出何因,对大唐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不过,经过杜如晦的话,房玄龄也眼珠一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李承道征突厥,若胜了就是为了大唐的子民谋福。
若败,大唐的军力也不会受到多少影响,反而李承道的势力便会得到削弱,甚至李承道也有很大的机率战死,李承道若死,这对于秦王府旧臣们来说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无论为大唐着想,还是为秦王府旧臣着想,这都是一次双赢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