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老师
字体: 16 + -

第23章 观于海者难为水

    关明看到南平怒气冲冲地离开,立即反应过来生气的原因,然后对小长乐说道:“为师找你皇姐说些事情,你继续看小说吧。”

    小长乐点点头,她也看到了三皇姐似乎生气了,但具体原因自己也不知道。

    关明急忙追上南平,一把抓住她的手,开口解释道:“你误会了,别生气了。”

    关明知道定然是因为南平本就气着自己今天早上没有履行承诺,而现在又看到他和小长乐在一起,所以心里不痛快,耍起小性子了。

    果然,南平狠狠挣脱关明的手,怨气十足地道:“你这言而无信的坏人干嘛来找我?陪我皇妹玩去吧!”

    关明心中苦笑,以前一口一个歹人、无赖的,现在改口坏人了,性质愈发严重了,关系这么紧张了吗?

    看着南平气鼓鼓的样子,关明实在无措,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安慰暴怒中的女人,尤其是耍小性子的小女孩。

    关明急中生智,决定曲线救国,惊呼道:“哇,你头上插着的就是那天你坑……买的宝蓝点翠珠簪?你戴起来真好看!”

    说着,关明露出一幅欣赏的表情,这也不算是关明违心话,事实上,俏丽脱俗的南平梳着垂鬟分肖髻,戴着这支华丽的簪子,虽年幼,却足以让许多成熟艳丽的女子容貌失色。

    南平虽然生着气,但明显着了关明的计,不满道:“我昨天就戴着了,你都没有发现……”

    关明不顾南平的不满,凑近她的发髻,仔细打量并古代女子是如何一根简单的簪子梳出如此繁美的发型,南平几乎是靠在关明胸前,感受着关明的气息,脸色逐渐红润。

    “你不是说更喜欢那支镂空金簪吗?”

    南平面露一丝尴尬,强词夺理道:“要你管,好看的才要藏着,接见重要的人才会戴呢。”

    关明有些失望,佯装生气说道:“难道为师不重要吗?”

    当然,关明调侃意味更多,并没有其他意思,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小妮子不要再生气才对。

    谁知南平却低垂着头,支支吾吾道:“也不是啦,就是,就是……”

    就是因为你这坏人说这支宝蓝点翠珠簪好看的嘛……当然,这句话南平才不会说出来。

    关明没听清她说什么,似乎想到了什么,然后对南平说道:“你且转过身去。”

    南平一脸不解,但还是很信任关明,就转了过去背对关明。

    关明从腰带里掏出一瓶真正的香水,打开盖子,往南平洁白丰润的玉颈轻轻一喷,清凉的感觉吓得南平一惊,赶紧转身,在看到手持香水一脸坏笑的关明的同时,也闻到一股玫瑰香味,而且远比之前的浓郁弥久。

    关明摇了摇手上的香水,对着南平说道:“喜欢吗?这可是升级版的香水,之前那个你可以扔了。”

    南平点点头,又是理所当然地从关明手上夺去香水,像个小狐狸做坏事得逞般笑道:“嘻嘻,既然你要送我,我就慷慨地收下啦。”

    关明无所谓地笑笑,反正目的也达到了,但谁知南平笑容一僵,警惕地看着关明说道:“无端端献好,是不是想让我原谅你?”

    关明老脸一红,计谋被识破了,其实关明不仅想以此让南平消除怒气,也想让她在皇宫内无意宣传香水。

    南平又继续充满怨气地道:“今天早上听到停课的消息,但想着下午你会来找我玩,然后我就满皇宫找你,你却陪着别人!”

    关明诚恳地看着南平双眼说道:“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真的专门来皇宫找你的,只是恰巧遇到了小长乐罢了。”

    好一会,南平被盯得不好意思,微微撇过头去说道:“我信你就是了……谁,谁让我们是好朋友呢。”

    见小妮子不计较了,关明笑着点点头认可好朋友的定义。

    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响起:“三妹,你们这是在?”

    南平公主发现竟是太子来了,福身一礼反应道:“皇妹见过太子,皇妹在向先生请教学问呢。”

    关明也看到了所谓的太子,其实刚刚小长乐也提到了自己皇兄回来的事,只是不想竟是那天长安街上买走《松湖钓隐图》的公子哥,而太子李承乾显然也认出了关明,他也曾听说了关明来当皇师的事,听南平这么解释现在再见到关明在这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孤男寡女的在这池塘边只是单纯地请教学问?太子狐疑地看着两人。

    关明感受到太子眼神的不对,心想这李承乾不过十三四岁,竟如此懂得察言观色,实在不简单,于是十分自然地解释道:“臣见过太子,南平公主询问着作诗的要点,臣便带着公主来这宫中的鱼池,所谓应景生情嘛。”

    太子眉毛一挑道:“原来是这样,素闻先生诗才了得,却不知先生今天又有何佳作?本王可否有幸一听?”

    这话说得倒是客气,实则还是怀疑,若关明真不挤点墨水,恐怕自己和小妮子的纯洁关系就要被怀疑了,与公主有染是错,先生与学生有染更是错上加错。

    “太子能赏脸一听,自是臣的荣幸。”

    于是关明便把临川先生的《鱼儿》念出:“绕岸车鸣水欲开,鱼儿相逐尚相欢。无人挈入沧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宽?”

    关明之所以选这首诗,其实也是想借这首诗感慨皇宫里的人包括南平公主就像鱼儿们只知道在河里恣意欢笑,却不知道有着沧江这个更大的世界,宫里人跳不出眼前的方寸之地,看不到外面的广阔世界,一生窝在皇宫里实为可悲。

    太子和南平听后,都似有所悟,关明的言外之意也掌握八分,只是这道理宫里人都知道,但谁又能违反呢?

    外面的世界即便再大再精彩都与自己无关,于太子而言,自己则是竭尽全力保住太子之位,成功继承皇位然后运筹帷幄于皇宫,掌握天下。

    而于南平公主而言,身为女子人家,最终只能嫁作人妇,身份再高贵,也只能窝在家里相夫教子,一世平淡而过。

    太子开口赞到:“先生实为高人,想必此诗传出,又要惊煞世人。”

    关明没有说话,谦虚地笑了笑,虽然理论上自己为皇子公主们的长辈,但自己归根到底只是个臣子,在太子面前也只能唯唯诺诺。

    太子眼神不再狐疑,只留下一句话就走了:

    “三妹你以后出来还是带些下人为好,也安全些。”

    太子不会无的放矢,他是在拐着弯警告关明不要以为南平公主年纪小就打着歪主意,像今天这般两人独处的事情就不要再发生了。

    奈何关明一脸无辜……

    请投上宝贵的推荐票、求收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