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老师
字体: 16 + -

第20章 君臣答对二三事

    因不能如约陪玩,关明抱歉地看了南平一眼,然后就跟程咬金离开凉亭前往校场。

    关明和程咬金来到了李世民身后,由于下了早朝的原因,李世民除去了闷热繁重的龙袍,换上了明黄色的便装,但这并不能改变其与生俱来的孤傲气质,从背影看去,不仅是简傲绝俗的大唐天子,更是寂寞如雪的天可汗。

    “皇上,关明这小子到了。”

    听见程咬金的声音,李世民把目光从马场上收回来,看向了关明。

    迎上李世民不怒自威的目光,关明不自觉的低下了头,这才意识到失礼了,屈身忙道:“臣参见陛下。”

    李世民点点头,毫无表情的脸上渐渐有笑意,道:

    “朕今天看了你发明的马蹄铁.......你确实立了大功。”

    听到李世民的称赞,关明这才放松下来,不知道为什么一对上李世民自己就不由自主的紧张,可能这就是天子自带的气场吧。

    “为大唐做贡献是臣的本分。”关明谦虚地回道。

    李世民对关明谦卑的表现很是满意,点点头说道:“虽说造出来了,但不知道是否还需要改进的地方,你随侯将军看看去。”

    由于之前一直把目光放在李世民身上,却忽略了李世民身边众多老将军,于是李靖、牛进达、尉迟恭、侯君集等唐朝名将名字出现在关明脑海里,虽然已都是迟暮之年,却一个个精神矍铄,难怪能为大唐初期赢得无数胜仗。

    关明随侯君集来到马场上,侯君集一脸赞赏地看着关明道:“小兄弟的聪明才智,侯某实在佩服。”

    关明腼腆一笑,想不到一个小小的举动却无意立了大功,实在是不虞之誉,然后蹲了下来,仔细观摩马蹄上马蹄铁,发现和自己所想并无不同,站起来对侯君集说道:“我看着马蹄铁已是做得极好,也不需要怎么改进了。”

    回到李世民那边,关明说马蹄铁已经完备,无需改进,李世民这才欣慰一笑,看关明的眼神越发带有深意,笑道:“关明你可给朕带来不少惊喜,先是名画名诗横空出世,又治好了皇后的哮喘病,现在还给大唐的军队立了大功,真可得好好奖赏你。”

    关明一听有赏,双眼放出亮光,却又感到似乎太明显了,连忙推辞道:“谢陛下好意了,关明只想无私奉献祖国,若真要赏,随意赏些银钱便好。”

    关明的作态众人都看在眼里,不禁感到好笑,,李世民忍不住摇头笑道:“你这小子偏生的油嘴滑舌,即如此......朕就赏你千金吧。”

    见好就收,关明练练谢过陛下,却没有见着李世民眼中的笑意。

    留下各位将军,李世民先行离开,并让关明跟上,路上李世民似随意般地问道:“最近皇子公主们的功课怎么样?”

    “皇子公主们都十分勤奋,也十分聪明。”关明暗中拍了一记马屁,皇子公主们聪明不就是间接说李世民基因好吗?

    李世民笑笑,道:“关明平日里都教些什么?”

    关明如实回答:“刚开始教些诗词的理解和创作,现在教些地理知识。”

    “地理知识?”

    见李世民不理解,关明立即解释道:“就是大唐在这天下所处位置,还有其他邦国的位置,以及一些其他地区的风俗文化。”

    李世明听后皱了皱眉,神情不悦地道:“这所谓的地理知识对于军事发展确实重要,但其他邦域小国的风俗就不要教给皇子公主们了,若是皇子公主们染上这些风俗,你可知后果?”

    一时间李世民的言语充满威压,关明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连忙低下头,大气不敢喘,冷汗浸湿了背脊。

    李世民锋利的目光扫在关明身上,关明虽未看向李世民,却感觉如芒在背。

    关明想起了前世记载的唐朝历史,太子李承乾因不自律,在东宫内兴起异域文化,买来胡姬演奏歌舞,穿起胡人服装,甚至学起胡人语言,被魏征进谏后仍不听劝,竟棍打忠诚魏征,后来李世民得知后,将胡人统统处死,并严惩太子,有了易储之心,可见关明现在教的课简直是在太岁头上动土。

    好一会,在关明屈腰屈得快要撑不住时,李世民终于开口道:“你起来吧。”

    闻言,关明伸直了已经麻木的腰,神情上却不敢有任何抱怨。

    李世民终究还是原谅了关明,毕竟关明这个年纪作为皇子公主们的先生还是太过年轻,犯下这样的错也是情有可原的,淡淡道:“切忌再犯同样的错,否则下次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关明连忙应诺,不敢有任何辩解,这时候的他可不能像平时那般随意说话了,所谓祸从口出,说得越多,错的越多,甚至引来杀身之祸,天子威严可不允许冒犯。

    就在君臣关系紧张的极点时,李世民再度恢复那副和善的表情,语气和善地对关明说道:“你作为皇子公主老师,却身无官职和爵位,你立下几件大功,朕本想封你官职,可毕竟你的年龄太小,你担任皇师一职已是有人非议,再是封你官职,怕会让人笑话大唐已是无人,竟然黄毛小孩参政。”

    停了停,看到关明一脸受听并无怨意的样子,李世民继续说道:“当然朕不会亏待你,朕听南平这丫头说你向她借了几个工匠?”

    关明想不到南平竟然将此事告诉了李世民,但想了想南平这样也是对的,毕竟不经李世民允许私自调动皇宫的工匠李世民知道了可不仅会怪罪南平还会害了关明,想来南平也是为了关明好才有如此做法。

    关明再次低下头如实回答:“是的陛下,还请陛下怪罪臣的私心。”

    李世民既然说出来了,也就没打算怪罪关明,说道:“你不必如此,你直接向朕说便好,朕右岂会对功臣吝啬几个工匠?”

    李世民没有怪罪自己的意思,反而还要答应自己的请求,关明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既担忧自己,也担忧南平。

    说完此番话,李世民便挥手示意关明可以退下了,关明直至走出了李世民的视野才吁了一口气,真庆幸自己的小命还在,若真要追究起来,就这几件事,就算如李世民这般明君不砍了自己的头,自己的屁股也难逃几十大板,今天的经历让关明更加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在大唐有多么被动。

    李世民眯着看着关明离开,心中却是想了许多,之前自己所说不封关明做官的原因只是个幌子,皇师都做了,还怕什么做官,真正顾忌的是关明的身份,派人打探过,却没有任何一丝关于关明来自何处的消息,就像腾空出现在大唐长安城,给大唐带了许多惊艳,难道真如关明所说的从小便与师傅隐居山林?李世民不确定,任关明作为皇师也只是暂时的考察。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个来历不明的人,李世明不敢用,既有疑虑,又怎敢用呢?

    抱歉,字数少了,有点忙,顺便求读者大大们能收藏我的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