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县太爷
字体: 16 + -

第7章 县官也借粮

    有了公治长孙的支持,再加上陈家的三兄弟充当狗腿子,西州的县衙里顿时又重新热闹了起来,只是这热闹不过三天,就有一个最现实的事情摆在陈庆之的面前……县里没粮了。

    此时刚好是五月,再是一年中最青黄不接的时候,种子虽然已经种到了地里,可是离收获还有一段时间,附近山上的猎物早已经被抓得干干净净,别说是兔子,恐怕连根兔毛现在都找不到。

    无奈之下,西州的百姓就只剩下一个办法,那就是……借。

    问谁借?

    当然是问有粮的人借。

    可是谁家又有粮呢?

    离县衙不远的正街上开着几家店铺,这也是西州为数不多一直都在开门的铺子,卖的都是一切百姓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而‘大通米行’则是这些铺子中生意最好的那一家。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老百姓可以不买布,不买油,不下馆子,可是没听说谁家有不买粮的,毕竟想要活下去,这肚子就得填饱了才可以。

    于是这大通米行便成了西州最重要的一家铺子,而且没有之一。

    话又说回来,这城中的百姓大部分的时候过的都是苦日子,种下的那点粮食不光是要跟老天斗,而且还要跟那些吐蕃人抢,一到秋收的时候,就是西州人最为紧张的时候,那些不会种粮的吐蕃人、突厥人每到这个时候都会准时的到来,至于这些粮食最后的归属,那就要看谁的拳头更大一些。

    当然,日子不会每次都偏向西州人,总有抢不回来银子的时候,这时候该怎么办?就轮到大通米行出面的时候了,挨家挨户地去问,借不借粮食呀,老百姓没有银子,没有粮,不借又怎么办?

    可以你要是借,就掉进这个坑里爬不出来了。

    利滚利这种东西,古代便有之,假如今年你借了一斗米,明年或许就要还两斗才可以,就算是明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可是你还了这两斗米之后,自家的粮食就又出现漏洞,没办法之下还得去找米行借米。

    而万一在这过程中出现一丝差错,比如说今年来了天灾,地里的粮食收不上来,又或者今年没打得过吐蕃人,地里的粮食全都被抢走了,到时候不光粮食还不上,说不定还得再向米行借米,这样一样,欠米行的米就越来越多,直接有一天惊讶地发现,就算把自己这一年打出来的米都给他们,居然还不够还人家利息的呢。

    不光是老百姓的家要借粮,就连他这县太爷也得问米行去借粮,陈庆之开始并不知道,直到有一天看着老娘拎着条口袋悻悻地从外面走回来时,自己这才好奇地问了一句。

    看到陈庆之时,陈大娘再也忍不住心里的怒气,指着陈庆之骂道:“亏你还是这西州的县太爷,居然连一点本事都没有,早知道当这个县令还是这般的无用,当初就不应该让你来当。”

    陈庆之被搞得一头雾水,苦笑问道:“娘,你这是怎么了,到底是谁给你气受了?”

    “还能是谁,不就是那大通米行的掌柜。”陈大娘又骂了一句,接着便把自己刚刚的经历讲述了一遍。

    陈庆之这才听明白,敢情是因为家里没米了,陈大娘跑去米行借粮,寻思着自己儿子现在是县令,怎么着米行的人也能给点面子,说不定能拿回几斤便宜的糙米来,可是筷哪曾料到,到了米行说自己是县令的老娘时,人家不单是没给自己面子,反倒是嘲笑了一顿,这下陈大娘真的气不过,回来冲着陈庆之就发了一顿无名之火。

    搞了半天是这样。

    听过之后,陈庆之心里也有些不得劲,前几天自己跟公治长孙说的话还犹自回响在自己的耳边,现在别说是让城中的百姓有粮,就连自己家里都没了粮食,这让自己怎么跟公治大伯交待。

    陈庆之又一想,现在城里没粮吃的人恐怕不是个别现象,要是城里的百姓都处在饥饿边缘的话,时间一长,这恐怕会出大事的呀。

    越想陈庆之越觉得会有这样的可能,自己干脆换了身平常的衣服,然后拉着谢天生便出了县衙,直奔大通米行走去。

    还没走到大通米行,两个人便听到前面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只听一个小女孩奶声奶气地说道:“娘,我要回家,娘……”

    这是怎么回事?

    远远地听到这个声音,两个人心里的无名之火立刻就被点燃了起来,尤其是谢天生,自己刚刚被陈庆之提拔成了捕快,正愁着没地方发挥自己的正义感呢,就遇到了这种事情,连忙快步向前跑去,还没等他到地方,就听又有女声喝道:“光天化日之下,你们居然敢强抢民女,还不快把人给放开。”

    呃……这声音听起来有些耳熟,不就是镜子姐吗?

    陈庆之远远的望去,果然没有听错,此时镜子正站在那大通米行的门前,指着那抓住小女孩胳膊的人喝道。

    那人冷冷一笑,打量了一眼镜子,冷冷地说道:“公治秀,这不关你的事情,再说了,这是他们家自愿拿孩子来换粮食,又不是我逼他们这样做的,你以为我稀罕不成?”

    呃?

    公治秀没想到这天下居然还有如此狠心的父母,再回头看时,却惊讶地发现刚刚还哭泣的那对夫妇居然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了这里,听着那小女孩越发悲惨的哭泣声,公治秀的正义感已经爆棚,正想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那小女孩抢回来的时候,身后突然有人拍了拍她的肩膀,接着便听有人说道:“镜子姐,你先退后,我来。”

    再回头时,公治秀却惊讶地发现陈庆之不知何时已经站到了自己的身后。

    那米行的伙计大概猖獗惯了,根本就没把陈庆之放在眼里,嘴一撇不屑地说道:“你又是哪来的娃娃?什么事都敢管,告诉你,再敢多言,当心老子把你卖给吐蕃人当奴隶去。”

    “你可有胆把刚刚的话再说一遍?”陈庆之正愁着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呢,这人就把把柄给递了过来。

    那伙计还没有察觉出危险,接着又说道:“有何不敢,我刚才说要是你敢多管闲事的话,连你一起卖到吐蕃当奴隶去。”

    “大胆,本官乃西州县令陈庆之,正在肃查西州可有通贼之人,听你刚刚说的话肯定是跟那吐蕃人有所勾结,来人呀!”

    话音刚落,身后的谢天生便大声应道:“在。”

    “将此人与人抓起来,带回到县衙严加审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