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清朝之大清拾皇子
字体: 16 + -

第99章 糊涂县令

    等过我们过去的时候,我才佩服起胤禛来,果然如他所说,这个常州县令竟然真的还没开始审案,只是还在扯皮而已,到现在竟然连状子都才看完。

    胤禛皱着眉头摇头道“我大清的官员竟然如此昏庸,照这样下去,恐怕我大清早晚都要被这些蛀虫给啃光了”说完竟然想上去亲自过问。

    我连忙拉着胤禛道“四哥我知道你恼怒,可是就算你在气也要先听听他是在审什么案子吧,你可不要忘了,真正的四贝勒和十五贝子可是还在苏州城的客栈里呢,如果你现在插手,我们可要前功尽弃了”。

    胤禛看了看我,随后想了一会才道“好!暂且先听他怎么审吧,如果这个县令真的是像老百姓所说的那样,我就算得罪整个两江的官员也要废了他”。

    我也点头道“四哥你放心,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不用你出头,我先废了他不可,可是我担心的不是这里,我担心的是山东河南的灾民们现在怎么样了,说实话如果不是四哥你管救灾粮食的话,我对其他人还真不放心,包括二哥”。

    胤禛看着我意味深长的道“小十五,你可要想清楚了,如果二哥真的插手了灾粮的事,你想管的话,可是很危险的,毕竟他现在还是太子呢”。

    我摇头看着胤禛道“四哥你就不用劝了,假如太子哥真的还敢在灾粮上动手脚的话,我绝对会管到底,到时候四哥你千万别帮忙,如果连累了四哥你,我还真不知道以后还有谁会真心的对待百姓们”。

    胤禛听完认真的看了我一会道“好了!先不谈这个了,二哥也不一定会敢插手灾粮的事呢,毕竟这可是皇阿玛盯着呢”。

    想着现在的处境,在想想那些灾民,我是真恨不得立刻飞去灾区查看一下才行,可是这毕竟还是不现实的,筹银子的事办不好的话,别说去灾区了,回京都难。

    看着还在磨叽的那个县令,我转头对杨峰说道“你去打听打听具体是什么案子”。

    杨峰等的也着急了,所以立刻点头答应下来,然后转身向着前面人多的地方走去。

    看到这样的情况,胤禛感觉一时半会也不能开审,就带着我去旁边茶馆坐着喝起茶来。

    这也正合我意,说实话我还真被这乱糟糟的场景给搞的心烦意乱的,所以乐呵呵的陪着胤禛喝起茶来。

    胤禛办事非常严谨这我是知道的,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他竟然连喝茶都很有规矩,看着已经口干的胤禛,一次还是一口的喝,我不禁感叹起来,看来他的习惯我还真学不了,只见就这一会,我都喝了三杯了,他一杯都没喝完呢,每次都是喝那么多,而且连中间间隔的时间都感觉差不多,能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如果还不能成大事的话,那我可就要怀疑老康的眼光了。

    无聊的看着胤禛一口一口的喝茶,不过还是被他给发现了,胤禛看着我喝茶的样子笑到“十五弟,喝茶是不能心急的,就算你再急也不能全喝了,要一口一口的品才行,这样即能磨砺你的性格,更能品尝出茶的味道”。

    我赶忙摆着手说“好了四哥!我的性格你又不是不了解,你要让我像你一样喝茶的话,我怕我会疯掉的”。

    胤禛想了一会,摇摇头看着我说“就是因为知道你的性格,才让你多学学喝茶的,我真后悔在你小的时候没好好磨砺磨砺你,现在你大了也有自己的职位了,我也没办法在天天叫你去我那里喝茶了”。

    看着胤禛的样子,我笑着道“四哥!喝茶可以!可是不能管着我喝,不然先说好我可不会去你那的”。

    这边正说着,杨峰那里也已经打听好了,看到杨峰走了过来,我递给他一碗茶后才问道“怎么样打听清楚了吗?”。

    杨峰歉意的笑了笑,然后把手中的茶一饮而尽后才说“刚才问了几个老百姓,听他们的话应该是常州县的一个土地主跟自己的佃户在打官司,而且听那些百姓说这个县令应该是收了那个土地主的银子,所以才会在看状子时磨叽呢,具体的他们也不清楚,只知道这个县令是谁出银子判谁赢,谁给的多就是谁有理,所以大家给他的外号叫糊涂县令”。

    胤禛重重的放下杯子道“他这样做就没人管吗?江苏知府会不知道?”。

    看着四周投过来的眼神,杨峰虎躯一震狠狠的看向了他们,那些人见到杨峰凶狠的面孔立刻扭过头装作没听到了。

    杨峰这才对着胤禛道“四贝勒可能不太清楚,像在这种小地方,那些受冤屈的人是没办法捅上去的,再说这个县令对于真正的大案子是直接上交苏州知府来审的,他就是审一些像这种土财主的案子而已,这样那些被欺压的人就只能敢怒不敢言了,就连那些老百姓也说都习惯了,遇到这种事都是只能自己吃亏”。

    胤禛再次摇头道“皇阿玛每次派我出来办事的时候,我也会经常去微服私访一下,可是像这种情况我是听都没听说过,这要不是碰巧遇上,恐怕又让这个糊涂县令得逞了,不过既然遇上了,我就不能坐视不管,胤拾走!我们去听听他是不是这样审案子”。

    看着愤怒的胤禛,我也不在多言,不用他说,我自己的火气都已经出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