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猛小地主
字体: 16 + -

第24章 腐儒闹事

    周仲信回到周府,发现在府门口有一位老学究模样的人,面有菜色,衣衫简朴,正破口辱骂周府,实际上,只骂着周仲信,说着他心中无父无母,大逆不道之类的话。围观者寥寥,还多是一些懵懂儿童觉得有趣。

    周仲信微微皱眉,周憧憬与周常氏,一直都是他不愿提起的事情,就是怕人非议,坏了自己的名声,不利于接下来要做的大事。没想到,自家人摄于威势没有人敢说,却不知从哪里跑来一个不知死活的酸儒来叫骂,难道这酸儒不怕死吗?

    还是他以为自己不会杀人?周仲信眼中有厉色闪过,他指着旁边一棵树,对身边的侍卫说道:“将这个老头绑在那里,饿上三天。”

    侍卫们走出来两人,立即跑进府中去拿绳索。没一会儿便又出来了,将老学究干脆利落地捆在树上,任凭老学究挣扎,辱骂,都是无济于事。随后,侍卫长刘长生脱掉鞋子,撤下袜子,硬塞进了老学究的嘴里,这个世界才安静了。

    周仲信看着微微点头,他并不敢明目张胆地打杀了这个老头,这会招惹一大帮子儒生来报复;本想让人拉着老头游街,灌粪,老头不堪受辱,回家必定就自尽了,可是,这虽然心里是爽了,还是会遭人猛烈抨击的。

    实际上,有了老学究来周府谩骂这件事,周仲信的名声就已经存在争议了,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按照平均法则,道听途说的人,一半人认为周仲信是好人,这件事是无稽之谈;一半人认为周仲信大逆不道,无父无母。那么,接下来看热闹的不嫌事大,相互议论纷纷,必定会传得沸沸扬扬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以,无论周仲信如何处置老学究,都只是增加人们茶后饭余的谈资。不过,周仲信还是打算低调处理,尽可能地降低这件事的热度。只是,为了给老学究长长记性,免得他以为周仲信好欺负了,以踩压周仲信来赚取声望,日日来辱骂。这就与周仲信降低事件热度的本意背道而驰了。

    周仲信不再理会老学究,径直回到府中,府中的气氛有些怪异,人人都避开周仲信的目光,这非是在质疑周仲信的人品,而是心中忐忑害怕。因为,老学究来府门闹事的时候,他们听到一些声音,是以,害怕这为家主所忌讳。若是因此被赶出周府,没了生计,饿死荒郊野外,那岂不是比窦娥还要冤枉。

    是以,家中奴婢都是意识到事情比较敏感,担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对老学究避而远之,甚至是在心中破口大骂,不敢去处理这件事情,只待周仲信回来了。

    周仲信微微皱眉,他没有饥寒交迫的时候,不懂下人们的心思,看得出他们心中藏有想法,不过,周仲信不准备追究这件事了,毕竟,以前,他们都能管好自己的嘴,在自己惩治过老学究以后,相信他们能做的更好了。

    “公子,老夫人请您过去一趟。”有侍女过来说道。

    周仲信心中一叹,不用想都知道老夫人所为何事,老夫人希望能接周憧憬回来过年,只是感觉还差一个时机,没有提起,现在老学究一闹,时机来了,老夫人也不甘寂寞了啊!

    “走吧。”周仲信平静地说道。

    躲是躲不过的,只能听听老夫人怎么说了。

    周仲信来到后院,众人都已经散去了,只余下周伯仁夫妇,这时,周仲信进来了,他们夫妻二人便也离开了。

    “祖母,你叫孙儿过来,有什么事啊?”请过安以后,周仲信也不拐弯抹角,笑着问道。

    老夫人也是笑呵呵的,拉着周仲信的手,问道:“你让伯仁请常家搬来白沙镇居住?”

    “祖母也知道了啊!”周仲信解释道:“苟富贵,莫相忘,周家如今也算家大业大了,也该帮扶远亲近邻了,不止是常家,我也让大哥劝孔家搬来白沙镇了。”

    老夫人笑着点点头,又叹了口气,说道:“常家已经答应开春就过来了,开封府离这里极近,两日便可过来了;只是,孔家主脉也是家大业大,不忍舍弃祖业,不肯过来白沙镇,倒是我那两个侄子有些意动,开春的时候,说会过来看看我。”

    周仲信觉得周伯仁把事情办得挺好的,在他的设想中,只有常家愿意搬来白沙镇,常家小门小户的,既无田地,也无祖产,日子也是过的紧巴巴的,没有什么割舍不下的,而来到白沙镇就不同了,有周家庇护,还能吃饱穿暖,还有做不完的活计,这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了,是以,常家搬来是十拿九稳的事情。若是,周伯仁连这个都办砸了,那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堪称扶不起的阿斗了。

    至于孔家,在周仲信的设想中,大概是不会过来了,不过,还是有希望孔家来此兴建琉璃坊的,只是,希望也不算大。是以,周仲信以为周伯仁办成了,那是锦上添花;办不成,那也无伤大雅,意料之中的事情。不曾想,周伯仁另辟蹊径,明知孔家主脉不会搬来,便打起了孔得福两位兄弟的主意,据说,这两位也都是事业有成,而且都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这样的人与继承祖业的人想法就不一样了,他们所想的是创造机遇,继续发展壮大事业,若是白沙镇有此机遇,他们应该很乐意搬来的,现在,他们不是已经说要过来看看了嘛!而若是开了这样的口子,孔家主脉搬来白沙镇也会收获呼声的,这就叫分而化之,先弱后强。

    这个周伯仁还真是洞悉人心,深藏不露啊!

    “祖母无忧,”周仲信笑着说道:“白沙镇始终都会是孔家的退路,我已经嘱咐孔叔了,要为孔家留出一块上好的宅基,无论何时,他们愿意搬过来都可以的。”

    老夫人呵呵一笑,这件事她已经听孔树春说过了,现在再听周仲信说起来,感觉还是不同的,这次更加安心了。

    “外面的那个腐儒,你也看到了吧?”老夫人叹了口气,问道。

    周仲信微微一笑,心说,正事来了。

    “祖母,孙儿见到了那个腐儒,并将他捆在树上,以儆效尤。”周仲信如实说道。

    老夫人苦笑一声,这还真是周仲信的性子,不服输,也不肯吃亏,报复心理极强的,不过,她还是认同周仲信的做法的,以儆效尤四字说出了周仲信的心思,又何尝不是老夫人的心思呢!

    按说,周家的家务事,容不得外人来说三道四的,这个腐儒是从扶苏镇里来的,也不知受了谁的指示,来周家门前撒泼打滚,满口胡言乱语,败坏周家声誉,老夫人也是气恼,可又怕周仲信真把这人打杀了,依着周仲信的性子,这个事情,他是做得出来的。

    现在,周仲信没有那么做,说明老夫人接下来要说的事情还有转机,腐儒,何尝不是老夫人拿来试探周仲信态度的呢!否则,不用周仲信出手,这个腐儒已经挂在树上了,而且,由老夫人出手,的确是比周仲信出手要合理合法,毕竟,周仲信是身在漩涡中的人,无论他做什么,都会被人说三道四,大做文章的。

    实事求是来说,老夫人应该感谢腐儒的。他替老夫人试探出了周仲信的态度,而自己却是要忍饥挨冻,苦苦支撑三天,这真算的上是舍身取义的大无畏精神了,不过嘛,老夫人心里是否存有这种感激之情,又有谁真正了解呢!

    “孙儿做的很好,这种人的确要狠狠地惩罚他,却没有必要让他死在周家门口。”老夫人表明了态度,又是忧虑地说道:“只是,这种人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他们的心思,我都是心知肚明的,不外乎是想要贬低周家来赚取声望,周家越是惩罚他们,他们只要熬了过去,就可以大声欢唱,这是对抗周家的胜利。这种人最是不要脸了,披着人皮,却是不干人事呐。”

    周仲信微微皱眉,他还真是没想这么深远,他只想用以腐儒震慑外人,没想到还会成全了腐儒不畏强暴的美名,这一下子,周家就成了施暴之家了,如今,周家的好名声本来就处在悬崖边缘了,概因周仲信兼并了方圆十里的土地,成了殷川县里拥有土地最多的豪强了,自然也成了本县最惹人注目的焦点了,正所谓树大招风,周家本就风评不好,若是再经过腐儒宣扬,那周家不会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吧?

    那么,周家的生意可能就要大受影响了啊!哈哈,周仲信心中冷笑,感觉自己想的有点想多了吧,一个腐儒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吗?百姓们就没有点独立思考的能力吗?腐儒们真的就这么一点脸都不要吗?

    周仲信仔细想了想,感觉腐儒也是有信仰的,没有底线的。这种人为了捍卫他们认同的纲常伦理,可以不择手段,最是难缠了,正所谓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嘛!小人,指的就是这群人了。至于百姓,他们信息闭塞,为了保全自己,容易轻信谣言,被有心人肆意利用。他周仲信不也是此中老手嘛!

    “祖母所言甚是,不知祖母有什么要教孙儿的,也好让孙儿度过此次难关啊!”周仲信觉得老夫人稳坐钓鱼台的样子,似乎是有了可以让自己拍手称好的主意了,那就不妨听听,反正他自己还没有想到好的解决办法,他只是长于做事,短于计谋,老夫人或许还真能给他一点启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