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无用
字体: 16 + -

第一章 赵家有郎唤阿福

    拴福独自坐在村口的柳树下,盯着垂下来的葱郁柳条发呆,拴福是他的小名,拴福拴福,拴住福气,农村人习俗,习惯起一个贱名,寓意低贱之物粗生粗养。拴福的本名叫赵蛮,父母家人以及村里的人,都喜欢称呼他阿福,好像这样叫,就真能把福气召来一样。



    整个村子百十户人家,算是方圆数十里一个比较大的村子,赵姓是村里第一大姓,所以村里人也就把这个村子称为赵家村。



    拴福的父亲是整个村里数一数二的铁匠,手下有着五六个学徒,家境相对来讲算是小富,一家人和和美美,吃穿不愁,偶尔还会在县城里接到定制铁器的单子,不仅可以发一笔小财,还能有机会攀上县里的大户,所以在村子里,很受人敬畏。



    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妇,勤劳贤惠,宜室宜家,对拴福这唯一的儿子更是疼爱到了骨子里。



    拴福从小很聪明,私塾的老先生给的课业,教一次就可以全部背的出来,而且可以举一反三,很受老先生的器重,见人就说赵家村出了个神童,将来要出大老爷了,每次听到别人这样夸奖拴住,父母比赚了百十贯钱都高兴。



    所以相对于村里其他的孩子,拴福是幸福的,因为别家孩子到了他这样的年岁,早就下地干活或者做其他的生计了,而他还可以读书,同时拴福也是不幸的,因为他没有朋友,许多孩子见了他都会下意识的躲开,或许是嫉妒,也或许觉得他沉闷——因为拴福不喜欢说话,心里有事儿也会憋着不对人讲,渐渐地拴福就喜欢一个人坐在这里,看着村口的柳树,对它自言自语。



    他知道家里人对他的期望很大,父母都不希望拴福和他一样给人打铁,一辈子苦哈哈的。



    “腹有经纶气自华,胸怀天下志高远。”这书读多了,见识就广了,紧随而来的就是想的就会多起来,对于一直生活在这个大山村子里的拴福来说,他更加渴望的是走出这个山里,去看看书里说的锦绣江山。抬头看了看天,已经到饭点了,拴福叹了口气,将手中的书合上,起身拍了拍尘土,起身沿着看不见尽头的小路,向着家里走去。



    村东,有一幢小院落,是一幢三间的房子,中间堂屋,不过被拴福他爹给改成了打铁房,左右各有一间茅屋,左边是特别收拾出来给拴福当书房和住房用的,右边的则是铁柱爹娘的卧房,前边带个小院子,院子脚搭着个棚子,是拴福爹给盖的小厨房。



    天阳也快下山了,房中的灯火已经点起了,院落中一个中年女人忙里忙外的,一边端着碗筷,一边停住,听一下门口的动静,正是拴福娘。



    一个魁梧的粗壮汉子,正是拴福爹,蹲在左边茅屋的地上,嘴里叼着一杆烟枪,正在吞云吐雾,一股股烟雾飘起,消散在黄昏的霞光中。



    “别看了,阿福这么大小子了,不会有事儿的。”拴福爹眯着眼睛,说道。



    “抽你的吧,早晚抽死你。”拴福娘白了汉子一眼,去厨房端咸菜了。



    “嘿嘿,你还别说,再过几天阿福就要去科考了,我赵老汉这打铁的不入流家里,也能出一个读书人了,死了都有脸面下去见老祖宗们啦。”拴福爹得意的深深的闷了口烟,得意道。



    “老东西净瞎说。”拴福娘嗔了他一眼,一边摆碗筷,一边随口问道:“阿福他爹,你说阿福这次去县城能考上童生么?”



    “别操那心了,我家阿福从小就聪明,我都问过私塾的先生了,他说,阿福这次去县城考试一定会中!”拴福爹蹲坐在门口,嘴里吧嗒着水烟,扫了眼拴福的娘,然后眯着眼睛,享受的长叹口气,继续盯着门口看。



    拴福娘白了他一眼,嘟囔道:“这孩子,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回来?你说这家里就有书房,还是专门弄出来的,为什么偏要去外边呢?害人担心。”



    “你一个乡婆子懂什么,我听人说这叫什么,情调,还是寄情山水,就是要向山神和水神真心祈祷,和我们拜土地一个道理。”拴福爹用烟杆子挠了挠头:“说这些干嘛,反正对阿福读书有帮助就对了。”



    “哦。”拴福娘歪头想了想,然后又摇摇头,想不明白就不想了,方正对阿福有帮助就行,看了眼木头桩子,然后坐了下来,看着桌子上的东西,偶尔呵呵笑两声。



    “这婆娘快魔怔了都。”拴福爹看拴福娘的样子,有些鄙夷的低语,然后抽了口烟,继续眯着眼睛,也跟着嘿嘿的笑着。



    “爹,娘,我回来了。”拴福推门进了院子,看到父母,说道。



    “哎呦,阿福回来了,饿了吧,快吃饭吧,老东西,吃饭了,别抽了。”拴福娘看儿子回来,赶忙起身,拉着拴福坐下,回头冲拴福爹嚷了一句。



    “阿福,书看的怎么样啊?”拴福爹坐在木墩上,把烟枪小心的别在腰上,眯着眼问道。



    “还行。”拴福回道,然后又应付了父亲和母亲几句,低头扒拉了几口饭,拴福娘笑眯眯的看着儿子,给他夹了筷子青菜,又把碟子里不多的肉给他拨到碗里,道:“别光吃饭,吃菜,吃肉,长身体,补脑子。”



    “唉”拴福应了一声,然后抬头看着拴福爹问道:“爹,我听说张叔去省城了?”



    “嗯,前天走的,听说是他儿子在省城做生意,发了点小财,就把他们全家都接了过去。”拴福爹语气有些酸酸的道:“士农工商,商人下九流的东西,有什么好得意的,我儿子将来可是要当官的。”



    拴福闷声应了句,然后低下头继续扒拉着饭,耳根子有些发红,良久,小声问道:“那他家里的书,他们都带走了么?”



    “本来是要带的,后来他儿子觉得累赘,就都给了私塾,说是捐给赵家村的,可我却听说,他从宿老那儿拿了好几两银子呢。”拴福爹语气讥讽道。



    “哦。”拴福应了句。



    就在这时忽然听到门口传来敲门的声音,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赵铁匠,在么?”



    拴福惊叫一声,赶忙跑到门口,把门推开,就见一个儒雅的老人手中夹着本书,驮着腰站在外边。



    “王先生。”拴福给老人躬身执弟子礼。



    王先生慈祥的看着他,摸了摸拴福的头:“好孩子,吃过饭了么?”



    “正在吃呢,先生快请进吧。”拴福搀扶着王先生进门。



    “呦,王先生,您怎么来了?”拴福爹娘看到是王先生,惊了一下,然后赶忙上去搀扶着他,嗔怪道:“您这么大年纪了,有什么事儿,找个人,给我传个话不就行了么,何必要跑这一趟。”



    “不来不行啊,我这儿有些要紧事儿,需要亲自和你们说,太多人知道不好。”王先生摆摆手,然后就要坐在木墩上。



    “等等。”拴福娘忽然道:“这天凉了,我把这个给您铺在上边,别着凉。”



    说着拿出一个厚布垫子铺到木墩上。



    “有劳了。”王先生也没拒绝,铺好垫子,坐了上去,然后盯着拴福,良久,就在拴福全家紧张不安的时候。



    王先生开口道:“呵呵,我来这里,是有些事情想询问一下你们的意见。”



    “您尽管开口便是。”拴福爹连忙道。



    王先生沉吟少许,面色肃穆,看着拴福爹,问道:“我记得,阿福今年十三了吧。”



    拴福爹看了眼拴福点点头,感慨道:“是啊,过了年就十四了,到了娶媳妇的年纪了,唉,这一晃啊,就是十几年,过得真快啊。”



    “是啊,岁月如梭,人一辈子,匆匆百年,能有几个十年呢?”王先生看着自己干枯、布满斑点的手,眼中流露出悲伤之色,好像在感慨,又像在回忆。



    拴福一家人对视一眼,然后奇怪的看着王先生,没有开口打扰。



    少顷,王先生呵呵一笑,看着眼巴巴看着他的三人,道:“这人老了啊,就喜欢往来时的路看,有时候想着想着,这一辈子就过去了。”



    转头看着拴福,慈爱的摸了摸他的头,道:“阿福,要记着,人一辈子这条路,走下去就好,千万别回头看,这一看,说不好就是陷进去了。”



    拴福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王先生看他的样子,知道他没懂,却也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看向拴福爹娘,道:“我在赵家村教书半辈子,膝下无子,唯有一条黄狗,一个养女,一直将阿福当做自己的亲孙儿。”



    拴福爹和拴福娘诧异的看着王先生,虽然他说的都是事实,可是为什么要说这些呢?忽然一个念头划过拴福娘的心头。



    “难道是要给阿福说亲?!”



    王先生看到拴福娘的样子,摇摇头笑道:“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子,我这里有个机会,想问问你们的意见。”



    “机会?”拴福爹问道:“什么机会?”



    “成为仙人的机会。”王先生郑重的低声说道。



    拴福爹娘和拴福一怔,继而三人失声道:“仙人?!”



    王先生一笑,点头说道:“没错,仙人!我的家族在省城也算是一方豪强望族,一月之前,三个道人打扮的人出现在我的家族,说是水行门大开山门,招收十二至十五岁的弟子,给了家族五个名额,我是家中嫡子,所以得到一个,可是我自己并无子嗣,唯一养女心性从良,只想照顾我这把老骨头,不愿去,这不是,我就想到了拴福么。”



    “而且,明天我就要回去族里了,所以今晚才会冒昧过来打扰你们。”



    拴福爹娘震惊的看着王先生,这个消息对他们而言太过震撼。他们没有怀疑王先生的话,因为王先生没有必要欺骗他们。



    可是,仙啊!那是什么?那是可以呼风唤雨、翻江倒海、移山镇土的人物,或许他们已经超脱于人的范畴了吧?!



    看着拴福一家人滑稽的表情,王先生笑了笑,也没有嘲讽,而是端起水杯,耐心的等着他们的答复。



    “那……科举,考试……这个……”拴福爹结结巴巴的说道。



    “科考的时间和仙宗选人的时间有冲突。”王先生答道。



    “这……”听了王先生的话,拴福父母脸色难看起来。



    “爹、娘,我想当仙人。”



    就在拴福父母为难的时候,拴福忽然开口道。



    拴福爹一听拴福的话,脸色就变了,心狠狠的挑动了一下,就要发脾气训斥,可是转头一看,发现拴福正定定的看着自己。



    眼神中带着激动、渴望、向往或许还有一些畏惧吧。



    是啊,孩子该娶婆姨,阿福长大了。



    长长的叹了口气,没有开口阻止。



    拴福娘本来还想阻止的,可是看到丈夫这个样子,也把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为什么?阿福,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要当仙人么?”王先生温和的看着拴福,问道。



    “我要长生,我要我父母长生,我要爹娘永远陪着我,我不要他们走!”



    拴福爹娘呆住了。



    “一个月前,二柱子父亲去世,二柱子哭的死去活来的,每天坐在村口的柳树下,呆愣愣的盯着村口,我问他看什么,他说他在等他爹回家,然后一起去找他娘亲。”



    二柱子是村里的一个孩子,和拴福同年,可是几天前走了,村里人都说是跟着他娘一起去别处投亲去了。



    “我告诉他,你爹回不来了,他死了。他说我骗他,还打了我一拳。”拴福下意识的揉了揉胸口。



    “我又问他,你娘亲呢?他说,他娘亲下地去了。”



    “我当时很奇怪,问他,既然你知道你娘亲下地去了,为什么还要找她呢,晚上会回去的啊。他告诉我说,他娘亲也有好几天没去了。”



    “他娘跑了,我知道的,肯定是跑了!”拴福眼中带着泪光,语气肯定的说道:“二柱子家本就贫寒,一家人全靠他父亲种的那两亩地养活,现在他父亲走了,他娘一个人养不活他和三个弟弟妹妹,所以就跑了,而且还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带走了。”



    王先生一惊,连忙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二柱子和我说的,他说,他和弟弟妹妹已经两天没吃饭了。”拴福抹了眼角的泪,继续开口道:“后来有一天,他和我说,他要去找他大伯,然后我就再没见过他。”



    “他应该是走了,可是他一个半大的孩子,还带着三个比他还小的弟弟妹妹,怎么活啊?”拴福抹干眼泪,坚定的看着王先生,继续开口道:“书中有言,得本元气,故曰炼形为气,正性无伪,故曰真仙。真仙者,登高不,入水不,入火不热,莫生莫死,莫虚莫盈,八邪之疫,不能危害。”



    “仙人既然有这么大的能耐,我如果成为仙人,就可以保护我爹娘无病无灾,一生富贵无忧,还可以帮他们延年益寿。”



    说到这里,拴福看到老态龙钟的王先生又加了一句:“当然也会帮王先生的。”



    本来伤感的氛围,却是因为拴福这一句话给毁了,拴福爹欣慰的摸着儿子的头,拴福娘也同样慈爱的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