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乱我为帝
字体: 16 + -

第2章 皮卡车

    这是一辆与倭国合资的自动挡顶配皮卡车,虽然掉下了悬崖,不过却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应该是穿越了时空。

    上面的食物与菜品、调味品很多:大米、面条、面粉、土豆;排骨、猪腿、猪肉各有好几十斤不等;

    若干的菠菜、白菜、苞米、豇豆和四季豆等各式生青菜十余种;若干葱姜蒜、花椒与花椒面、干辣椒、青辣椒、精盐、味精……等等,厨房常见的东西应有尽有。

    吴广看完之后,心想,这里面也就是辣椒、苞米、土豆有一些大用处,其他的东西对于自己来说,也就是普通食物和调味品而已。

    再看看车后排还有什么东西!

    由于正在建设的煤矿地理位置偏远,项目部的买菜车出去一趟不容易,通常还会采购一些物资回来。

    他又对这些物资进行了认真检查,这次却有更大的惊喜,他发现零零碎碎的东西真不少:

    一套电钳工组合工具;一套厨房用组合刀具;二十个锂电防爆矿灯(煤矿用)和五个充电器;一套测量用全站仪以及配套的望远镜、通话机;卷尺、皮尺各五只;两只红外线测温仪(煤矿井下用);

    剩下的就是一些帮工人带的牙膏、牙刷、卫生纸、拖鞋什么的,还有办公室需要用的一些纸张、订书针等等办公用品。

    嗯,那一套电线工组合工具用处很大,还有那个全站仪和望远镜。对了矿灯也很有用,当然,如果电用完了肯定不行。

    咦?这汽车的钥匙在上面,应该可以充电才对!不知能否打燃?

    想到这里,他就开始给汽车点火……

    ……

    在车上又折腾了一会儿,他忽然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这令他高兴万分:导航显示,自己现在处于一条省道公路旁边,如果走到公路上,车居然可以导航开动!

    这可太好了,如果这样的话,自己沿着公路,不是直接可以开到咸阳、邯郸?

    正在他高兴万分之时,忽然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这问题如同凉水浇到他头上:

    怕是不行!因为,这车油箱中的柴油有限,从仪表上看,只能够再开五百一十二公里!

    不过他转念又一想,这辆皮卡车竟然穿越过来,而且人家又看不见,会不会出现另外一种极端情况:油料不会减少?

    嗯,应该存在这种可能性!试一试再说吧!

    于是他把发动机打开,准备等一会儿再进来看看汽车剩余的公里数有没有减少!

    他看完所有东西以后,就把猪肉、猪腿、排骨等等搬出了皮卡车。

    四周没有人!

    刚转过房角,吴充迎面而来。

    “四弟,那边有百余斤猪肉,你速找几人来搬过去!”

    “三兄,何处来的这许多猪肉呀?”他一边说着话,一边跟着吴广来查看。

    “刚才有人送来犒劳我军的,你拿去让他们现在煮了,中午饭开晚一点就是,每人都尝一点!”

    “三兄,这是何人所送?居然如此大方!”吴充看到猪肉,脸色十分惊喜。

    “问如此多干啥?找人来抬过去就是!”

    “唯!”

    见吴广神态有些不悦,他不敢再问。

    ……

    过了大约十来分钟,吴广就进到皮卡车里面看了看,这一看令他狂喜不已:汽车剩余里程数并未减少!

    这下好了,看来,今后自己开着这辆皮卡车可以满华夏跑,也许关键的时候有大用处!

    ……

    吃过午饭之后,他让高殷带着一百人把所有物资运回去,自己带着其余四百人又去附近另外一个驿站找马。

    当然,结果也是一样,除了几个老弱病残者在驿站留守之外,其余的人都已跑光。

    他在这驿站又弄到二十多匹马,然后带着这些马匹返回了大泽乡驻地。

    回到驻地以后,他和陈胜交换了一些意见,决定明日继续召集和整训军队,后日后一早进攻蕲县。二人各带一部,从城南和城北同时进攻。

    “希望攻城的第一战不要遇到太大麻烦,能很快顺利进城!”陈胜略微有一丝担忧。

    “将军,我担保明日一定成功,毕竟蕲县只有一百更卒,另外只有临时组织的百姓两三百人,根本无法抵挡我义军!”

    “但愿如此,走,看看葛婴整训军队如何,听说附近参军之人非常踊跃,已有将近三千人,只是兵器严重不足!”

    “唯!”

    ……

    陈胜与吴广二人虽然也都是农民,不过从前都当过戍卒,还立过好几次战功,都有第四级“不更”爵位。

    所以二人这次才被任命为屯长,协助县尉带领九百余名戍卒到渔阳戍边,二人自然也懂得很多军事知识。

    秦代,成年的农民都必须接受军事训练,然后每年服一定期限的兵役和徭役,担任更卒、正卒、戍卒。其中以担任戍卒最为劳苦,因为是守卫边疆。

    因此一般的成年男子,大多接受过军事训练,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如此一来整训工作也就简单得多,无非是宣传一些造反的理由和成功以后的美好前景,再强调一些起义军的规矩。

    就造反的理由来说,对先前的那九百人戍卒,二人说的是“违期当斩,不如反之尚有一条活路”。

    对于新加入义军的人,讲的理由有两条:一,朝廷即将大规模征讨匈奴和修复长城,服役者怕是九死一生;

    二,秦法苛严,对于被征服的六国,赋役、兵役比老秦国沉重若干倍,只有推翻暴秦,才能减轻负担,民有活路。”

    当然,这里面真真假假,老百姓没几个分得清。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的目标是吃饱饭,活下去。秦始皇的修长城、修驰道等等大工程,的确死了不少人,老百姓自然不满意。

    再加上当时秦国灭六国后,原六国贵族煽风点火,以图东山再起,经常散布一些谣言,让老百姓信以为真。

    而且恰好秦始皇去年刚死亡,所以造成原六国的贵族与老百姓蠢蠢欲动,这也是陈胜、吴广二人敢于在大泽乡发动造反的原因之一。

    ……

    吴广也跟着几位中高级军官一起,做了半天“发动群众、激励士气”的工作。

    就与士卒的关系而言,吴广比陈胜要好得多,一点架子都没有,士卒们更喜欢他。

    他讲完后,突然想起,自己还得找一名读过书的从事在身边才行,那政府公文用的小篆文,自己可是认不得几个字!

    (本章完)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