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剑大唐
字体: 16 + -

第38章 知兵

    突厥一族在隋唐时活跃于蒙古高原及中亚地区,系草原游牧民族。虽起源众说纷纭,但剽悍骁勇,善战诡谲却是定论。

    隋末朝廷昏聩,吏治腐朽,上下离心失德,那突厥一族却日益势大,早对中原虎视眈眈,觊觎垂涎。

    两国多有交战,却往往以突厥胜多败少而告终,最终都免不了一番掳掠。隋民百姓提之突厥,都是咬牙切齿,敌忾万千。却苦于隋朝势危,只能任凭那突厥骑兵在自家地界儿之中想来就来,想去就去。

    山西位处要地,兵家必争,与突厥老巢离得最近。常年与突厥对抗中,李渊深知突厥一族的战力,不仅兵强马壮,骁勇诡谲,更兼骑兵善于突袭奔走,机动性极强,不似隋朝的步兵列阵。往往自家还未摆好阵势,却被对方杀的措手不及!

    这也与两国的文明生活有关,突厥是游牧民族,而汉人是农耕。一个养马,一个养牛耕田,自然会在军事上也有这番差别。

    马扈是山西的要冲,原本由太守王仁恭镇守,却在前几日被一名叫刘武周的士官秘密杀害,揽得了那太守的军权,就地在马扈起义造反,暗里对突厥称臣,用掳掠而来的美女财物换取突厥的战马保护,借着其突厥主子的势,越发横行起来。

    得闻报奏,李渊急忙召见众人商议,李世民与觥筹都在召集之列。

    还是太原府那处议事厅,却少了些威严肃静,多了几分焦虑不安。

    原来觥筹虽然未得官职,先前那李渊却见其处事奇断,眼下军情紧急,便与世民一起被召了过来。

    觥筹瞧得明白,知道这次与前番救驾勤王大有不同了。

    救驾勤王贵在保存实力,因为突厥的主要目标毕竟不在自己。

    而这一次,那突厥直奔山西,名为报仇,实则劫掠作乱,乘火打劫。更有深层目的便是扶持那刘武周政权。

    山西是李家唐府经营多年的大本营,如果说上次勤王尚可以是洞若观火,那这次便是火烧眉毛了。

    看来一场硬仗在所难免。只是派谁去解救那马扈之围,倒是一个小小的论点。

    那王威副官见觥筹仍无官职,却出入平常,深得唐府的信任。又见他此时一言不发,不禁傲从心起,心道这回大敌当前,可是他王威显露本事的时候了。

    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王威站起来对李渊说道:大人!属下愿保举一人,敢叫那突厥有来无回!

    李渊问道:不知王将军保举何人?

    王威道:乃参将高君雅!

    李渊一思,却不露声色地说道:将军保荐之人,我亦是满意。却不知高将军意下如何?

    这时,一位身材高大的军官站出来说道:末将高君雅,愿领兵而往,解那马扈之围。

    眼下迫在眉睫,李渊虽然知道那高君雅是王威的妹丈,却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商议之下李渊与了那高将军一万兵马,命其火速赶往马扈增援……

    众人散尽后,李渊却独独留下了世民与觥筹二人。

    李渊将二人叫到近前,说道:我亦听说你俩结拜之事,我儿世民虽年纪轻轻,却从军多年,颇有将帅之才。

    说罢对觥筹又开口道:你虽是布衣,却与我家同姓,又聪敏练达,日后若能好好效力我唐府,自然不会委屈与你。

    觥筹道:世民乃我结拜兄弟,大人又如此抬举,小人觥筹敢不效命!

    说着目光坚定如炬,言简而意赅。

    李渊点点头,说道:既然你俩已经结拜,从此就是一家人了。我见你敏达干练,为人醇厚,很是喜爱。从此亦将你看做是我嫡出,你可愿意!

    这分明是想收觥筹为干儿子哩!不过这干儿子却在古代叫做义子。

    觥筹本求富贵,虽然不屑于做什么干儿子,但无奈自己已与李世民结拜,若不将李渊视为义父,那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

    大人如此抬爱,小人岂能不识抬举!只要大人愿意,觥筹便是高攀义父了!李觥筹尽量谦虚委婉地答道。

    好!李渊乐道:从此你我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唐府又添后得力生了!

    说着哈哈大笑起来,马扈的危机似乎也暂时被忘却在了脑后。

    李世民见状也在一旁乘机说到:恭喜父亲又得虎子!

    又?觥筹心中有点不解。

    原来李世民在觥筹前还有一个义子,名智云,自小也是聪明异常,善骑射,懂棋弈,深得李渊喜爱,现在老家,与李渊家眷同住……

    适才,见你俩于会议中一言不发,却不知你们的心思。如今突厥来犯,武周起兵,这山西已沦为是非之地。为父心中焦急,但不知你们此次能为我排忧解难吗?李渊叹道,同时首先望向了觥筹。

    觥筹想了想,随即说道:马扈之争,我看胜算不大。而且不仅不大,甚至觉着此次那高君雅必败无疑……

    哦?李渊听后有些忧忿起来,问道:何以见得?

    觥筹望了望李世民,见李世民也暗示自己说下去,便继续讲道:大人细思,第一这突厥向来骁勇,每每来我国土,都是长驱直入,背水一战,兵法云,置于死地而后生,这是其一,我们先输了决心。其二马扈已被那造反的刘武周弄得人心背离,军民离心,毫无斗志,这是其二,我们输了援兵。其三,山西军马虽多与突厥交战,但因各种原因,败多胜少,这是其三,我们失了锐气。其四,我观见那高君雅立功心切,心浮气躁,这是我们输了将领。有这四点,我们岂能不败!

    上兵攻心,下兵攻城,这觥筹虽未亲自带兵,却已然算到了结局,这不得不归功于这些时日在唐府对兵法造册的研读习究。

    那李渊听罢觥筹的分析,进而沉思良久,最后只喃喃道:如此看来,我们必输了!可却没什么良策挽回吗?

    正在这时,李世民站了出来,高声说道:父亲!依儿臣看,输与不输,败与不败,却都是一样的!

    李渊听罢诧异万分,问道:我儿何出此言?败与不败岂能一样?

    李世民道:父亲仔细回想勤王之事便知儿所言不虚了!

    李渊愈发不解,依旧满头雾水。

    觥筹却心领神会,只看着李世民如何借题发挥,默默地立在一旁,再不言语。

    李渊有点光火,见李世民卖了个关子,不禁有点羞恼,道:我儿不要作弄父亲,有什么话直说便了!

    见家父埋怨,世民才正色道:儿却不敢作弄大人,只是希望大人能明察醒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