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盛唐
字体: 16 + -

第37章 杨广死

    天下风云诡谲,世事变化无常。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云雾稍霁,天光乍开,从太和殿中传来悠扬的一嗓子,似晨起鸡鸣般的打退了大臣们的睡意。

    今日的朝堂似乎充满了别样的气息,一时之间都无人说话,十三岁的杨侑端坐在帝位之上,小小的身躯略微有些佝偻,似乎是被头上的珠帘压的有些挺不起头来,一双略显清秀的双眸中显露出略超常人的睿智。一双小小的眼镜不断观望着这些自称是大隋朝的臣子,突然他把眼睛放在了丞相李渊的头上,李渊也望着这个自己提拔起来的幼帝,心中不由想到,若是再给这孩子十年,或许这大隋朝也就不至于成如此状态了。

    “丞相大人,今日可有需要禀报的事务,朕见这朝堂之间无一人有所言,想来丞相已经将一切都处置妥当了,丞相大人辛苦了。”说完就正襟危坐的看着满朝文武。

    李渊闻言自是不怵,随即说到“禀报皇上,如今天下闻听皇上继承大位,自是承平。”

    杨侑闻言“既然天下承平,众卿家事情上奏,那就退朝吧,朕也乏了。”

    “退朝。”朝中之人都知晓,如今的上朝不过是一个形式,真正的掌权者乃是此时走在前面的丞相大人李渊。

    都城长安,风起云涌,民间有言,“杨广无道,气数已尽,唐王仁德,天下归心。”一时间气氛萧瑟,寂静无声,就连擅长观风望水之人都不敢多言。

    长安宫内,唯恐多言一句,而使得新主震怒。“要你们又何用,今朕大权全都落于李渊这贼子之手,说是天下共主,实则是他李家培养的傀儡,何况,文帝在扬州被宇文化及软禁而不自知,整日骄奢淫逸,可能连自己会何时身死都不知晓吧,现如今,杨家无一可用之人。而你们这些仗势的狗奴才,又有多少是唐王安排在我身边监视我的,又有几人是真心拥护我杨家的。尔等狼子野心之辈,终会天理不容。后辈不孝,外有东西突厥虎视眈眈,内有李渊把持朝政,父皇又被宇文化及所囚,天不佑我大隋,只愿早日结束这傀儡般的日子,还可以于祖先面前躬身尽孝。”唐王府内,二公子李世民,求见李渊。“父亲,幼帝年幼,受人蛊惑,对我李家已生间隙,恐应早做打算,否则一旦幼帝年岁渐长,势力渐成,我李家怕是会头一个遭殃。”李建成施施然说到“二弟所言极是,今日宫中传来消息说,幼帝大发雷霆,对我李家已甚是不满,父亲,隋朝大势已去,如今天下权势大部分已归于我李家,宇文化及在扬州杀了杨广,然其手下已无良将精兵,待父继位,可发兵图之。”

    李渊道“杨广尚在,时机未熟,尔等先行退下吧。”

    而此时的江都,杨广正望着铜镜中的自己的面容,不知不觉中脑袋上已经出现皱纹了。望着身后的妇人说到“爱妃呀,为什么你就是不老呢?”哪妇人给杨广一边梳着头发,一边说着“我还没有陪够皇上呢,怎么舍得老呀?”

    “如今天下人都想着我死呢,周围的人也都走的走,逃的谈了。你为何还不走,我这项上人头,不知道多少人想要取呢。”杨广说着,摸了摸自己的头颈,忽的一歪脖子,接着说到“图我项上人头者多矣,何人执斧钺呀?”

    宇文化及父子也正在谋划着,如今的杨广在他们手中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如今的长安已经被李渊占据了,虽说他尊代王杨侑为帝,但是谁都知道他只是个傀儡。

    厅堂之中火烛摇曳,将宇文化及父子的脸色照耀的时明时暗,宇文成都看着自己的父亲说到“父亲,如今我们还养着杨广干嘛?禁卫军如今都归我所管,杨广如今就是拔了牙的老虎,我们不如杀了,然后自立大旗,招纳天下贤士唯我们所用。”

    宇文化及闻言说到“如今天下时局变化太大了呀,不能轻举妄动呀!我也早想自立了,只是如今自立必定会受到天下的攻伐呀。走,我们先去见见杨广吧,他虽然昏庸,却也不是一无是处之人,他早已经预料到自己的命运了,我们去见见吧,说来我们也好久没见过他了。”舟船之上依旧灯火通明,只是以往的奢靡之音已经不在了,如今的舟船之上只剩下了死一般的沉寂,没了往日的烟火气。

    “臣宇文化及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宇文化及一脸恭敬的跪拜着这个皇帝,或许自此以后,他再也不会跪拜在人前了。

    “宇文卿家来了呀,我刚还在和爱妃说呢,取我项上人头者回是谁呢,想不到爱卿就来了呀!你是来送我最后一程的吗?”杨广将目光转向宇文化及说到。

    宇文化及也不退让,直视着这位自己辅佐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说到“皇上,老臣辅佐了您这么多年,如今大隋天下已去,老臣来送您最后一程,还望您走好。”

    杨广望着宇文化及说到“爱卿有心了,可否让我自己来?”

    宇文化及接过宇文成都手中的六尺白绫,恭恭敬敬的递到了杨广的手中“请皇上上路。”

    一旁的美妇人大呼唉声说到“臣妾恭送皇上。”

    杨广将白绫悬挂在横梁之上,哪位美妇人将一个小凳放在了他的脚下,扶着他站在了上面,最后看了一样这大隋的天空,看了看远方,随即双脚一登。

    内侍太监见状,大呼“皇上殡天了,皇上殡天了。”不久直见禁卫军齐齐跪立于地“恭送皇上。”

    哪美妇人对着下首的宇文化及说到“可否好好安葬皇上,若能如此,则一切随你吧!”

    宇文化及闻言“臣谨遵贵妃令。”说完就留下这美妇人收敛杨广的尸身。

    美妇人望着杨广的尸首说到“臣妾无法送您回故土,只得以薄柳之姿换去您一个安稳的归处,望您走好。”说完将杨广放好,俯身一拜。

    公元618年,杨广卒于江都。

    时局动荡,风起云涌,百姓劳苦,天下盼明主。

    李渊大势已成,只需时机一到,便可登临大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