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盛唐
字体: 16 + -

第26章 分兵长安

    世间的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世间的人也就学会了变通。变通者,变则通达者。

    公元617年九月七日,张纶率精兵悍卒强行攻下了龙泉、文成二郡,俘获了文成太守郑之寿,彻彻底底的消灭了太原以西的隋军残余势力,和李渊大军成功兵合一处。

    近在河东的屈突通也听说了张纶攻下了文成、龙泉二郡,已经和李渊的大军兵合一处了,他和自己的副将商议说“如今李渊势大,关中地区太原以西部分皆为他所攻克,如今的长安已经是四面楚歌了。”说到这都是一脸愁容。

    副将思索了一下说到“如今李渊接连取胜,防守必定会比较松懈,不如派一直精兵去偷袭李渊的义军,或许能够成功,也能够为我军鼓舞鼓舞士气,将军以为如何?”说完就侧立一旁,不再言语。

    屈突通闻言,略做思考,说到“如今也只有死马当作活马医了,权且按照你所说的试上一试吧。”说完就让人传令桑显和前来帅帐。

    “属下桑显和拜见将军,不知将军有何吩咐。”桑显和此时肚子里也是一肚子的纳闷,都这个时候了,你还要抽调我,不知道如今李渊大军就要到了,得加紧防守呀。

    屈突通拉起桑显和说到“如今李渊大军大势已成,下一个进攻的必定是我河东呀,如今李渊士气正盛,而我军士气败落,如果一直如此的话,此战不打已败呀。今日请你来,是为了让将军带军出击偷袭王长谐的大营,如今敌军刚打了胜战,防守必定松懈。”说完就看着桑显和。

    桑显和心中了就腻歪了,如今李渊大军大胜,防守有些松懈肯定是真的,但是这也不是我一个人带一支军队就能偷袭的呀,你这不是把我往绝路推吗?于是说到“将军呀,”后面的话还没说出来,就听见屈突通说到“这是军令,你想违抗吗?你可知道军中违抗军令的下场。”说完又笑眯眯的说道“你放心,我又怎么会让你去送死呢,你只需要进攻大营,并且一击而退,到时候我会率军接应你,等你功成归来,我一定为你请功。”

    桑显和知晓自己是逃不过一劫了,也只能期待敌人的防守确实薄弱吧,否则自己真的可能把命交代在这里了。

    虎牙郎将桑显和奉屈突通命令率数千兵卒渡河于午夜时分偷袭王长谐的大营。王长谐因为猝不及防,没有想到都到了这个时候,隋军居然还敢出来偷袭自己,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小败了一阵。孙华、史大奈正在率骑兵巡防全营的时候,忽然听见军营厮杀声,知道事情不妙了,这可是自己巡防不利呀,连忙率军赶到,从敌人的尾部攻击击桑显和。王长谐看见孙华的援军到来,心中大定,随即与孙华等前后夹击。桑显和腹背受敌,终是不敌,大败,留下了几千具大隋将士的尸体后,率领残余部队逃回了河东城。路上为防止义军追上,桑显和就毁掉了身后的蒲津桥。回到河东城后,屈突通听了桑显和的汇报后,说到“你辛苦了,下去休息吧。”第二日,军中就有军士传扬说“李渊大军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昨夜桑显和将军率军出击,打了李渊军队一个措手不及。”

    桑显和在军营疗伤时听到了这些话,知道昨天跟随自己身死的哪些兄弟算是白死了,心中莫名的觉得一种悲哀,可是,他自己也没什么法子,再说,如今大隋朝自身都难保了,还说什么军功,不过都是些口头支票吧。

    公元617年九月八日,冯翊太守萧造知晓自己孤木难支,如果强行迎战,只会使全城百姓遭受刀兵之灾,于是献城投降李渊大军。屈突通听说后,自是大骂“这些人,生食国家俸禄,却不为国家拼命,此等贪生之人,败坏我大隋根基呀。”

    公元617年九月十日,李渊亲率手下各路军围攻河东郡城,屈突通自知不能力敌,乃坚守河东郡城不出。

    这一日,李世民,刘文静上书到,“大将军于危难之中救扶大隋王朝,各路义士闻听您的号召皆前来助阵,您的功劳宏大,还要大将军于战时不拘泥于俗礼,就任太尉之职。”剩下众人皆下跪到,请大将军领太尉之职,救扶大隋。李渊想了一想,也就遵从了大家意愿,自领太尉之职,对属下也是高官封赏。

    屈突通终日据守不出,不论如何叫阵,都是紧闭城门,概不出城迎战,河东城一时僵持不下,谁也奈何不了谁。关中豪杰闻听李渊大势已成,自是前来来投奔义军,每天都有数以千计人士加入,而且都诚心诚意的邀请义军入关,恭请大将军李渊坐镇长安。

    时间一久,李渊也就有了想要先取长安的想法了,只是李渊知晓,如今想要拿下长安,必定还会有一战,因此召集了部下前来商议。

    裴寂进言道:“当下时局,屈突通率领精锐之师坚守城池,如果我们不能够攻克它就向西进发,到时候,如果不能够攻不下长安城,想要退兵的话就必定会被河东所阻拦,那时候,腹背受敌。危险异常呀。所以属下认为应先攻克河东,待得河东局势稳定之后再西进图谋长安。且长安如今能够依凭的也就只有屈突通援守了。屈突通一旦战败,长安城便没有了守望相助之地,到时候围攻长安城,指日可破。”

    李世民上前进言道:“裴公所说固然有理,然则,屈突通一直居守不出,我军一时也攻不下河东,时间一久,必然影响士气,且还需考虑大军的粮秣供应!而且兵法有云,兵贵神速,我军凭着接连取胜的煌煌兵威,携带着前来投靠的能人异士,一鼓作气,直下长安。长安城的守军,看见我军如此气势,必然惊惧,那时候谋士也还来不及出谋划策,兵将也还未准备好出城迎战,我大军趁势攻城,必定能够拿下长安,倘若在此停留,久攻不下,必定被其拖累,到时候长安有了准备的时间,再想要拿下长安可就不容易了。并且关中各路诸侯,早已心属我义军,到时候,大军军旗一挥,望风而投者不计其数,到时候招安为我们所用,必定兵力大涨。待得兵力充足,回军直攻河东,那时候,屈突通只不过是一介作茧自守的俘虏,根本就不足为虑啦!”

    李渊听了听分为两派的意见,暗中思索了一下得失,就劝解道:“你二人说的都很有道理呀,就不要再争了。听了你二人的话,我已经有了主张了。”

    于是下令道“众将听令:我自己率部先行渡河西进,攻打长安,其余诸将继续围攻河东。”

    大势所趋,长安败落只是时间的问题,天下风云,天下格局,将有新的变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