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嘎嘎嘎
字体: 16 + -

第14章 可怜的太子

    武三思哈哈笑着,示意武邪坐在他的身边。

    众人心里虽是不喜,但脸上的表情,却是平淡无波:

    都是武家的门下走狗,只要你梁王爷开心就好,爱咋咋地!

    惟有太子,脸色铁青,跪坐着。

    武邪有些尴尬,说道:

    “王爷,这不合适吧?应该请太子上座,才好!”

    他的声音不大,但此时,大厅中的众人皆是屏气静声,总归有些人听到了这话,最起码,太子必定是听到的。

    因而,太子转了头,看了一眼武邪,但并没有什么表示,只是将一双锐目,投向武三思。

    武三思的眼神,有些凌厉,更有些不屑,他看了看太子,陡然,拔高了语气,说道:

    “大郎不必顾虑!

    汝乃皇后娘娘榻上之宠,是夫,而太子,认娘娘为母后,是子。

    那么,推而言之,汝,便是太子之父,试想,天下之大,哪有儿子坐在父亲上头的?

    何况,今日之宴,本就是为大郎贺。

    因而,大郎请宽坐。”

    说完,哈哈大笑。

    一双眼睛,如同鹰隼一般,在大厅里缓缓扫过。

    众人会意,向太子投去同情的一瞥,纷纷拱手,乱糟糟的说道:

    “请将仕郎宽坐!”

    “请大郎宽坐!”

    面对这一幕,武三思仰天长笑,得意之情,毫不掩饰的溢于言表。

    武邪叹息一声,向众人拱了拱手,撩起袍服,慢慢的跪坐了下去,同时,将目光看向太子。

    太子的脸,早已不是铁青。

    而由青至白,化为血红。

    他的双手,缩在袍袖之中,就算捏成了拳头,依然在微微的颤动。

    然而,他只是无比愤怒的向众人看了看,便垂下了头,并没有想像中的雷霆之怒,或者,拂袖而去。

    这个太子,真是可怜!

    武邪怜悯的想道:

    李重俊是中宗李显第三子,但却不是韦皇后所生,因此根本得不到韦后的欢心。

    而武三思,自从勾上韦后重掌大权后,内心的想法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时时想着什么时候恢复武则天时代的风光。

    毕竟,武周时期,武则天是很有些想法,欲将武三思立为太子,从而将皇位传于他的。

    当然,此事由于受到太多心系李唐的朝中重臣的阻挠,最终并没有如愿达成。

    一个人,不管是出于主动,抑或是被动,只要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往,甚至,还有称帝的希望,那么,只要时机成熟,他那颗蛰伏的雄心,便会蠢蠢欲动。

    武三思,自然不例外。

    他认为,李显昏庸,不足为虑。

    韦后有些手段,但毕竟一介女流,何况,是他的情妇,可以控制。

    惟有太子,最是棘手。

    国人重礼,讲究名正言顺。

    当年,武则天以皇后,皇太后如此高贵正统的身份,垂帘听政,直至夺唐建立大周,依然要起用酷吏来俊臣,高举屠刀大开杀界,消灭了大批的反对力量,才坐稳了江山。

    所以,武三思私下认为,自己想要夺唐,太子这个东西,是绝对不能存在于宫中的。

    他在韦后的面前,大进谗言,说李重俊非皇后亲生,日后继位,恐对韦后不利,建议韦后尽早准备。

    同时,他令儿子武崇训,指使安乐公主,经常跑去东宫,恶心太子,称太子为“奴”,希望太子盛怒之下,利令智昏,能干出点伤天害理的事情。

    有着大唐第一美人之称的安乐公主,长相自然是极美的,并且,在性格上,也很好的传承了奶奶武则天的雄心壮志。

    她极是仰慕自己的奶奶,盼望着,也有那么一天,自己会如同武则天一样,以女流之身,登基称皇,御极天下。

    因而,对于武三思的重托,她是极为欣喜的,除了时时羞辱太子之外,还动辄跑到李显那里,叫父皇废了太子,立她为皇太女。

    李重俊身处这种内外交困的逆境之中,委实是日日如履薄冰。

    今日的饮宴,武三思下贴请他之时,他原本是一意推辞的,但身为太子宾客的武崇训,却仗着职务的便利,硬生生的将他从东宫弄了过来。

    来之前,他倒是有些不好的预计,却万万没想到,武三思竟会如此羞辱于他。

    娘娘为母,武邪为父?

    这种话,也能说?

    最起码,你不能公开说,对吧?

    这已然不是打脸,而是诛心!

    堂堂太子,大唐的合法储君,就这样,无助的跪坐着,身体气的......发抖,眼神里,充斥着愤怒,以及无奈。

    他极想,一脚踹翻案桌,在武三思的脸上,狠狠的扇上几个巴掌,然后,昂首而去。

    但是,他不敢!

    宣城郡公,太子詹事,左庶子姚珽数次劝谏,希望太子要忍字为上,伺机而动,不可率性而为,反误了自己的卿卿性命。

    武邪终是在武三思的身边,踏踏实实的跪坐了下来。

    事实上,他并没有要欺凌太子的意思,但经过此事,估计,在太子的心中,自己也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此时,看着武三思的跋扈,他哪里还会不明白,历史上的李重俊为什么会在条件完全不允许的情况下,矫诏调动羽林军,仓促起兵,反动政变,诛杀武氏一族。

    最终,武三思,武崇训俩父子是如愿被他杀了,但他自己,却也落了个身死名裂的下场。

    叔可忍,婶不可忍啊!

    武邪暗叹一声,随着武三思的吩咐,端起了酒杯。

    .......

    .......

    西域来的葡萄酿,极好。

    暗紫色的浆液,荡漾在琥珀色的琉璃杯里。

    如血!

    如死人的.....血!

    李重俊双眼迷离,一杯一杯,大口的喝着,血红的脸,渐渐的转紫,如墨,直至酩酊......大醉。

    ........

    ........

    这一夜,梁王府美酒笙箫,彻夜狂欢。

    武邪,在此起彼伏的“饮胜”声中,不知不觉间,竟有些喝高的感觉。

    次日,直到日上三竿,才幽幽的醒来。

    穿了衣,出了卧房。

    那个新收的亲随,武福器,早已候在了院子里。

    武邪依稀记得,昨日的酒宴上,武三思曾经吩咐他,今日去太医署走走。

    新官上任,三把火自然不一定要点,但衙门,总是要去认认的。

    求收藏!求推荐!

    (本章完)